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现在我和我都过得很好

网络上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精神分裂症治好了,现在我和我都过得很好。”这句话乍一看有些荒唐,可实际上却透露出了人的一种孤独的状态。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表达的是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忧愁。人是群居动物,在心理上有被他人认同和理解的需求。普通人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尚且郁愤难平,更不用说精神分裂者在不被人们理解和认同时所感受到的孤独了。

电影《美丽心灵》讲述的就是一个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与病魔做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电影的主人翁约翰·纳什在1948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数学,在竞争激烈的数学系中,这个来自西弗吉尼亚的神秘天才无疑是特别的,他获得了普林斯顿的奖学金,即便没有家人的资助,他依然能够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拥有一席之地。但使他焦虑不安的事实却同样无法忽视:他对人际关系极不擅长,同窗的妒忌和刁难令他十分紧张和焦虑;他没有丰厚的资产作为后盾,迫切地需要加入惠勒研究室来维持生计,并且他有着伟大的理想。

但现实往往不能够令人完全称心如意,在其他同窗纷纷提交了自己的论文时,约翰·纳什却在自己的理论研究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对此,他非常焦虑,以至于认为上课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他不再按时上课,将自己困在屋子里,面对密密麻麻的公式,完全理不清头绪。最抓狂的时刻,他甚至拿头撞向玻璃,撞得头破血流,他在脑中幻想出一个叫查尔斯的“室友”帮自己把桌子从高高的窗台上推了下去。

这个幻想出的“室友”在约翰·纳什焦虑万分的时候为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但这也是他精神分裂的开端,查尔斯的性格与约翰·纳什的性格相差极大,却能够帮助他平息焦躁的内心。在约翰·纳什无意识的自我治疗之下,他的焦虑情绪获得了缓解。

直到约翰·纳什在酒吧中遇到了一个金发女郎,他的灵感在同窗们对这位金发女郎的追求中迸发。他几乎是一刻不停地撰写出了论文——“竞争中的数学”,他的研究理论大胆地推翻了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一百五十年来牢不可破的理论。在他的理论获得认可时,纳什在人前不动声色地压制着内心的喜悦,而屋外喜不自胜、手舞足蹈的查尔斯才是他内心最真实状态的表现。

然而,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教学工作的约翰·纳什对现状并不满足。在冷战时期,他渴望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为国家提供帮助。精神幻想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优势的途径,在约翰·纳什的幻觉世界中,他因为过人的天赋被神秘的国防部官员“威廉·帕彻”招入麾下,帮对方破解敌人的密码。这项危险性十足的秘密任务要求约翰·纳什对别人绝对保密,约翰·纳什深深沉迷于此。

与此同时,约翰·纳什遇见了物理系的学生——美丽的艾丽西亚,两人迅速坠入了爱河,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约翰·纳什不得不对艾丽西亚隐瞒自己的幻想,并且小心行事。由于年轻时就患有精神分裂症,接受“威廉·帕彻”提供的工作之后,他极度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彻底迷失在无法抵御的幻觉之中。

在一个传送密码的夜晚,他对自己的病症有了初步的认识:一闪而过的奔跑的双脚、对面楼上窗边清晰的人影、风吹动着巨兽一样的大树、街边奔驰而过的汽车,周围的一切都让他的精神恍惚不定。

不久,他的“室友”查尔斯携带着一个名叫玛茜的女性人格重新回到了他的内心世界,此时这个孤单、无助的女性人格正是约翰·纳什的内心写照。在查尔斯、玛茜、威廉·帕彻三种人格不断地纠缠下,约翰·纳什的精神分裂达到了极端状态,他迷失在幻觉世界中无法自拔。

经过诊断,约翰·纳什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他沉浸幻想之中,区分不了现实和幻觉,更分不清真假,被幻觉牢牢控制的约翰·纳什吓坏了艾丽西亚。约翰·纳什给艾丽西亚带来的惊惧与伤害让她的内心开始了剧烈的挣扎,幸运的是,艾丽西亚仍然选择留在约翰·纳什身边,因为她觉得离开患病的约翰·纳什会让她产生罪恶感,她忍受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坚持爱着约翰·纳什。正是这份真挚的爱情照亮了约翰·纳什的幻想世界,让约翰·纳什在幻觉与假象的徘徊中看到了康复的希望,成功从崩溃的边缘挣扎了出来,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之中。

电影的结局是完美的,主人翁约翰·纳什荣获诺贝尔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并拥有了美好的爱情。艺术源自生活,著名的博弈论大师约翰·福布斯·纳什正是电影主角的原型。这个二十岁就声名远播的天才被上天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病情最严重时,他拿着一份《纽约时报》走进麻省理工学院一间坐满教授的办公室里,对人们宣布他的研究结果:他通过手里的报纸可以收到一些可能来自宇宙的神秘信息,只有他一个人能够解读这些外星人的密码。他还曾蓬头垢面地行走在夏日的街头,人们对他唯恐避之不及。后来,他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经过了漫长的治疗,他的病情不断反复。他的妻子也因无法忍受而与他离婚,不过她始终没有放弃照料纳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纳什渐渐康复,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无论是电影的结局还是纳什的现实生活都令人感到欣慰。但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患病的约翰·纳什在校友的帮助下回到了校园,他脑中幻想中的特工不断地对其进行嘲讽和刺激,处于崩溃边缘的约翰·纳什对着那位特工大喊大叫,纳什非常痛苦,可他无法摆脱困境。然而周围的人却感受不到约翰·纳什的痛苦,只是被他突然地大吼大叫吓得四散开来,冷眼看着这个精神病对着空气大嚷大叫。约翰·纳什看着周围冷漠的人们,他们的目光就如同锋利的刀片,狠狠地割向他疲惫的灵魂。这时的约翰·纳什是最孤独的,没有人能够帮他,没有人能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孤独的,因为他所见到的东西是别人不曾见过的,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是别人感受不到的。别人或是冷眼旁观,或是窃窃私语,抑或是毫不留情地嘲笑,都只会加深他的痛苦。

精神分裂症给人造成的痛苦是难以言说的,它的病因不明,却能够将患者的生活搞得乱七八糟,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rD4KR8dLYtdz4CD8l46NeWQlhur0RevT0bS49UMJV+ObUdpZAbiL0QvHKStBop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