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妄想型人格障碍
——人贵有自知之明

小唐和男友小周相恋两年了,小唐至今记得和小周初见的画面: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正好,穿着格子衬衫的小周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等她,被人搭讪时笑容腼腆地摆手拒绝,举手投足间彬彬有礼。他做事情很有分寸,照顾小唐也十分周到,就连小唐想要喝水,小周都会帮忙把盖子拧开再递过去;小唐的鞋带开了,他也会毫不迟疑地蹲下来帮忙系上。微小的细节最能打动人心,小周的细致打动了小唐,两个人很快就确定了情侣关系。然而交往没多久,小唐便发现了小周的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小周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小唐以为频繁的电话只是小周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因而每次小周问她在做什么、去了哪里、和谁在一起的时候,小唐都会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状况汇报一遍。可慢慢地小周开始寻求更多的人证,不再相信小唐的“一面之词”,如果小唐说自己和同事在一起,小周就会要求小唐把电话给同事听一下以求证真假。

小唐对小周这样的行为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正处于热恋期的她也没有想太多,每次都将电话递给身边的同事,反复几次之后,公司里的同事几乎都知道了小唐有个像管家一样的男朋友。这让小唐觉得非常尴尬,虽然同事嘴里说着“你男朋友对你可真关心啊”,但背后却都在讨论小唐的男朋友控制欲太强了。和小唐关系较好的同事甚至委婉地问她:“你男朋友是不是特没安全感啊?”小唐只能笑着说:“没那回事儿。”

可仔细想了想之后,小唐确实有些生气了,小周屡屡找同事证明自己的行踪只有一个原因:不信任她。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小唐并没有责问小周。

不过,两个人很快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在一次部门紧急会议中,小唐的手机调成了静音,没有接到小周的电话。会议结束后看到手机上四十多个未接来电和三十多条信息,小唐立刻知道不妙了,连忙把电话打了过去。电话刚接通,那端传来的便是小周劈头盖脸的责骂声,说小唐背着他找了第三者之类的话,而且说得非常难听。小唐本来满腹歉意,被小周骂了一通后,内心积压的不满也爆发了,两个人吵得一发不可收拾。

冷战了很久之后,小周主动讲和,两个人的关系才慢慢缓和。可小唐没接电话一定是在跟别的男人约会的想法却深深根植在小周心里,他对小唐行踪的掌握越来越紧了,甚至在小唐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地在她手机上装了一个GPS跟踪定位系统,以便随时掌握小唐的行踪。

小唐发现之后,自然又跟他吵了起来。但是争吵除了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加恶化之外,没有任何益处。小唐觉得很疲惫,也许是小周给小唐的第一印象太好了,让小唐不忍心放弃这段感情,她做出了让步,每天乖乖接电话,汇报自己的行踪,也不和其他异性交往,甚至是同事也尽量避免交流。

然而,这并没有使小周放下心来,他的疑心病越来越重,看到小唐的同事和她一起走,都会对小唐进行反复盘问,不论小唐怎么解释也不听,只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小唐脚踩两只船,甚至殴打了小唐。身心俱疲的小唐再也无法忍受小周的这种行为,便提出了分手,而小周此时全然不复当初的体贴和温柔,恶狠狠地威胁小唐,敢提分手就杀光小唐全家。

上述案例中的小周其实就是典型的妄想型人格障碍。他固执己见,不能对恋人小唐做到最起码的信任,使得一段本该人人称羡的感情岌岌可危。

妄想型人格障碍又叫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多见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格敏感,对于曾经遭受的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即便他人道歉也不能宽容,总想着进行报复;过度猜疑,将他人的善意或无意的行为解释为阴谋,甚至对他人善意的举动都不能单纯地看待;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好,容易产生病态的嫉妒心理,不能忍受别人比他优秀,一旦别人做出优异的成绩就会紧张不安、妒火中烧,往往通过说风凉话、恶意毁谤他人的行为来宣泄自身的不满情绪,更有甚者会寻衅,与优秀者争吵;对于其他人抱着敌视态度,总是认为别人有利用自己来达到其目的的念头,质疑恋人或配偶的忠诚度,很难全心地信任他人;性格过分自负,刚愎自用,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在遭遇挫折和磨难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推脱责任,习惯性地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他人,过分苛责他人,认为自己之所以会失败全是因为别人刁难和不配合。

患有妄想型人格障碍的人内心是自卑的,为了补偿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会通过妄想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对他人要求过多或过高,而对自己的评价高得离谱,考虑问题缺乏客观性,容易感情用事。

患有妄想型人格障碍的人不仅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融洽相处,连在内与自己的家人、配偶都不能和睦相处。很多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于自己的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少有自知之明,不承认自己存在人格障碍,更不会向心理医生求助。当家人和配偶带他们去接受心理咨询时,他们甚至会通过伪装、撒谎或否认来逃避。个人的妄想和偏执行为会由于遭受重大挫折加重,甚至有发展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可能。

根据心理学的临床研究结果,妄想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有以下四点:

早期失爱

当个体年幼时,长期生活在缺乏信任和爱的家庭环境之中,经常被身边的人拒绝、指责、否定时,容易造成个人性格的偏激、极端。

后天受挫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的性格、世界观也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当个体经常遭遇打击时,容易产生自卑感,为了掩饰自卑感,往往会产生偏执的行为。

自我苛求

对自己的认识缺乏客观理性,不能接受自身的弱点,做不到扬长避短,反而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处境异常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一个人到了不适合自己的群体之中时,内心容易失衡。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个子矮的人更喜欢跟身高相等的人交往,避讳别人对其身高的议论;一个爱好美食的胖子在一群怎么吃都吃不胖的窈窕淑女中,内心就容易失衡;赚钱辛苦的人到了挥金如土的群体之中,内心也会感到不平衡。不适宜的环境对个人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往往会造成个人的偏执。

妄想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治疗,心理治疗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认知提高法

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于自我能力与性格特征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偏执行为也常常不自知。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首先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人格缺陷,自觉自愿地进行改变,遭受挫折时理智客观地思考和分析,尝试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推诿和指责他人。

交友训练法

不信任他人是妄想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之一,改掉爱猜疑的坏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患有妄想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内心是不安的,才会抱着敌视和警惕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尝试着信任他人,坦诚地和他人交流沟通,平时为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信任他人。

敌意纠正法

如何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首先要改正自己的敌视态度和对抗心理。可以在纸上写一些提醒自己的话,比如“他们是我的朋友,没有理由伤害我,我不应该敌视他们”“以和为贵,我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善意”。然后用和平、宽容、友善的态度来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尊重他人,适当地忍耐和包容。 Rg7lV3tqZSgSZqdqdh+eWwQmMc6XGL18jz7fxQtujMEu6k/ewMaVoq7+g/BsMk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