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诛杀若敖族

就在郑灵公被杀的同一年,楚国令尹子扬被楚庄王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而诬蔑子扬的人,则是蒍贾。

说蒍贾是楚国第一毒舌真不是吹的,不用打不用杀,仅凭一张嘴,先后弄死了若敖家两任令尹。

子扬这人工作能力差,当年庸国叛乱,七战七败,他下台是迟早的事。子扬死后,由于若敖族势力庞大,楚庄王依然选用若敖家的斗越椒担任令尹。斗越椒,字子越,是老令尹子文的侄子。子越当年曾参加城濮之战,作为神射手的他,一箭射落晋军大帅旗,差点让楚军在城濮之战中翻盘。

新任令尹子越,长得比较砢碜,让人感觉面相不善。

子越刚出生的时候,由于长得太丑,把他大伯子文吓到了。受到惊吓的子文心想,这是何方妖孽,差点吓死老夫!于是赶紧劝子越的父亲把子越杀了,以除后患,免得长大祸害若敖族。

子越的父亲可不傻,哪会听大哥子文一面之词杀了亲儿子呢。再说小孩刚出生时候,脸都没有长开,看上去都像小外星人。

子越小的时候差点被杀,长大之后竟能坐上堂堂令尹之位,本应扬眉吐气的他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莫名紧张。

虽然若敖家始终把令尹的位子攥在手里,但是楚庄王不会善待痴情于令尹之位的若敖族,他只会把若敖族往死里整。若敖家可是有三位令尹被楚庄王和楚成王弄死的,先后是子玉、子上、子扬。

楚成王爱玩阴的,和他接触久了,熟悉了他的套路,也能提防点。然而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却是异类,可能大脑构造异于常人,从不循规蹈矩,做事很随性,很难跟他在同一维度交流。所以子越在楚庄王手下干活,很没有安全感。

担任令尹后的子越,身心极其疲惫。在楚庄王手下干活,那叫一个忐忑不安呀,干活越多越容易出错。鬼知道哪一天自己干得不好,大魔王不高兴一刀把自己砍了。

有一天,楚庄王给子越身边安排了一位副手,子越起初很激动,以为有人帮他干活了。但是听到这人名的时候,真想一头撞死在墙上。

他就是毒舌蒍贾。

蒍贾虽说克若敖族,但是人家是真来帮子越干活的。楚庄王把蒍贾从主管土木建设的工正调任为掌管全国武装力量的司马,分担了子越的军事工作,帮他减轻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

换作一般人,工作变轻松了,职务又不降,工资又不减,应该很高兴。但子越却觉察到,楚庄王已将绞索套在了若敖族的脖子上。

令尹作为楚国二把手,总理全国军政事务,当年城濮之战中,子玉就凭借令尹的身份,率领若敖六卒、县兵、宫甲、诸侯联军与晋国联军交战。

而如今,子越虽是令尹,但是他的兵权已经被蒍贾分走了,除了自家的若敖六卒能统领以外,其他军事力量根本不听他的话。

子越明显感觉到,楚庄王先是夺了他的兵权,下一步就应该是找个理由把他给杀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鱼死网破。

子越先把煞星蒍贾杀了,然后跑回了自己的封地,率领若敖六卒集体造反。

由于若敖族进军迅速,很快挺进到离郢都较近的“野”地,楚庄王手上只有王卒,戍守边境重镇的申息两县的县兵来不及回援。

若敖族毕竟是楚国最大的家族,手下的私人武装若敖六卒百年来都是楚国对外征战的主力,人员众多,装备精良,经验丰富,在城濮之战中,若敖六卒凭借自己的强悍实力就敢与晋国联军开战。

而另一边,楚庄王仅仅凭着手上的王卒就与若敖六卒开战,未必有太大胜算。

为了延迟若敖族的进攻时间,楚庄王想出了缓兵之计,把文王、成王、穆王的子孙们送给若敖当人质,反正王室子孙多,就算被撕票了也无所谓。

子越才不傻,要这么多王室子孙又不能当饭吃,养着还浪费粮食。子越只要楚庄王的人头。

一看缓兵之计不奏效,楚庄王只能亲率王卒出征。两军在皋浒遭遇,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然而这场大战,却更像一场决斗。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会发现,两军交战时敌我双方经常会各派一名将领骑马单挑,如关羽温酒斩杀华雄,都是一对一单挑。很多人认为,这是小说为了剧情更精彩,故意让武力高强的武将单挑,而现实中是很少这样的。

但是在春秋时代,单挑则是司空见惯的,被称为“致师”。由于春秋是车战,车上有三个人,所以出阵单挑是三个人,而不像《三国演义》里是一个人。

两军摆好阵后,子越亲自担任若敖六卒致师人,他站在飞驰的战车上,行驶到两军中央。子越阵前致师,信心十足,作为神箭手的他,可是在城濮之战中一箭射落了晋军大帅旗。更为重要的是,子越要挑战楚庄王,看作为一国之君的熊旅,敢不敢像他一样来玩命。

看到子越致师后,楚庄王对众将领说:“子越代表若敖族来致师,那我作为楚王,也不能示弱,我也要致师!”

楚庄王此话一出,大家都听傻了。春秋时,国君御驾亲征是常事,但是都是作为军队统帅被层层保护起来,从来没有见过哪位国君阵前致师的。万一楚庄王阵前被杀了,这仗打都不用打,毫无悬念地输了。

楚庄王这个大魔王有时候既不在乎别人的生死,也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就在众将领拼死拉住楚庄王,劝他不要干蠢事时,楚庄王大喊道:“有阻拦者,杀无赦!”

众将领听到后,都不再说了,他们了解楚庄王,这位说一不二的君主,从来不允许有人在他面前放肆。

聪明的楚庄王,他并不是一个人致师,战车上有三个人,他挑了一个年轻人来担任车左,此人就是春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人送绰号“养一箭”。

养由基的射箭技术高超到什么地步?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每支箭都能射到柳叶正中心,成语“百步穿杨”说的就是他。

牛人怕神人,自以为很牛的子越,即将被神人养由基吊打。

只见楚庄王的战车驶到两军阵中,王卒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子越与若敖六卒没想到楚庄王会亲自致师,他们被楚庄王的霸气所震撼,内心已胆怯了起来。

楚庄王如雄狮般站立在战车上,傲视着前方的若敖六卒,整个战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

“叛贼子越,你公然率领若敖六卒造反。今日我阵前致师,就是要灭了你这帮乱臣贼子。”

子越听完后,内心既紧张又愤恨。他没有想到楚庄王像一个万众瞩目的天王巨星一样,走到哪里都能调动气氛,如同太阳一般光芒万丈。

不想再让楚庄王嘚瑟的子越,张弓搭箭瞄准了楚庄王。

楚庄王看见子越要射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子越,你有本事尽管朝我这里射!”

这句话看起来像流氓打架时常说的“有本事你打我呀”,看似挑衅,实则是故意激怒对方,让对方失去理智,被自己拽着鼻子走。

也许是子越被楚庄王激怒了,没有正常发挥,他朝楚庄王连射的两箭,第一箭飞过车辕,穿过鼓架,射在铜钲(用来退兵的打击乐器)上,第二箭则射到车上的木毂上。

面对射来的两支箭,楚庄王没有一丝一毫的躲闪与胆怯,一直稳稳地站立在那里。这一幕让两军士兵都看见了。两支箭都绕着楚王走,楚王有如神助,瞬间整个战场天平倒向了楚王这边。

看着车上的两支箭,楚庄王嘴角露出一丝邪笑。

“养由基,该你了!”楚庄王提醒了站在他身旁的神箭手。

子越想马上驾车跑回阵中,他还没来得及握起缰绳,“嗖”的一声,养由基一支箭正中他的咽喉。

若敖六卒全都惊呆了,只见子越一声不吭地从战车上一头栽倒了下来。原本以为子越是个王者,结果瞬间被打成了青铜。

子越死了,若敖六卒群龙无首,军心涣散,军阵混乱,有的人甚至已经驾车跑了,可谓不战自败。

楚庄王瞅准时机,率领王卒,一下就把若敖六卒冲垮了。曾经战斗力彪悍的若敖六卒,转眼就败了,他们在心理上彻彻底底地败给了楚庄王。

战后,在如何对待若敖族战俘与妇孺老幼的问题上,楚庄王选择了斩草除根,一个不留。显赫百年的若敖族,就此烟消云散。

但是仍有两条漏网之鱼,一个是子越的儿子贲皇,他逃到晋国后被晋国国君封为大夫。而另一个却要自投罗网,他就是老令尹子文的孙子斗克黄,楚庄王诛杀若敖族时,斗克黄在齐国访问,听到若敖族被灭族的消息,他仍然坚持要回国。

斗克黄身边的随从拼命劝他不要做傻事,他却说:“君,天也,天可逃乎?”(国君就是天,我能逃脱了天道吗?)斗克黄回国后,主动向楚庄王汇报访问工作,然后向司败(主管司法的官员)自首。

作为大魔王的楚庄王被斗克黄的义举感动了。政治斗争本来就存在嗜血性,许多失败者为了活命选择逃亡,这无可厚非,但是斗克黄始终记得自己是楚王的臣子,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尽自己的本分,他的身上有着王孙满说的“德”。

楚庄王仿佛从斗克黄身上看到了若敖族祖先斗伯比、子文为楚国鞠躬尽瘁,毁家纾难的身影,斗克黄是楚国甚至于世上不可多得的高尚之人!

楚庄王不但没有惩罚斗克黄,还让他官复原职,并赐给他新的名“生”。“生”字包含了楚庄王对他的敬重,敬他是条汉子,是他靠自己的勇气与忠义给了自己再生的机会。

子越死后,一位年轻人被任命为新任令尹,他带着楚庄王与楚国再次走向辉煌。他就是蒍贾的儿子蒍敖。 v9G/tJelt7ZxnPxLarHmm7b0bJtUoeMTK+u7+IiP6XD5HD8/ohxCgwujvNwfxR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