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家宝“九鼎”

九鼎是周平王来洛邑之前最惦念的宝贝。周平王搬至新都洛邑王宫后,顾不得重新装修、买家具、打扫卫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带着全家老小去太庙,去看传说中的传家宝。

一般老百姓家里的传家宝都是古玩字画、陶器瓷器、珍珠宝玉,要么放在柜子里珍藏,要么佩戴在身上。而周天子家的传家宝,既不能放柜子里,也不能挂脖子上。周天子家的传家宝是“鼎”,而且有九个,一直收藏在洛邑的太庙里。

鼎的样子要么是方的,要么是圆的,方的鼎有四条腿,圆的鼎有三条腿。每个鼎上都会有两个大耳朵。下面我们隆重介绍一下九鼎的主要功能。

原始功能

说白了就是一口超级大锅。可以烹肉、熬汤做美食。君臣一起聚餐时,厨子献上用鼎熬制的美食,这种美食在当时算是高级餐饮——鼎食。旁边再放上打击乐器编钟伴奏,那就是钟鸣鼎食。但周天子家的这九鼎肯定不是平常吃饭用的炊具!

祭祀功能

古人相信先人与神仙也和活人一样是要吃饭的。自古以来,请人吃饭都不是纯粹来吃好吃的,而是求人办事的。祭祀也就是请神吃饭,求神办事。所以祭祀时,请神吃饭的餐具不能差,得精美,得体积大,所以鼎是用于熬制祭祀神灵的食物的。

展示功能

当时是青铜器时代,武器、农具、日用品很多都是青铜铸造的。青铜器的铸造实力代表着国家科技的实力。青铜器越大越重,意味着国家科技实力越强。周王室喜欢赐给诸侯大臣青铜器,西周朝的青铜器文字的铸刻工艺技术一直被周王室垄断。

在祭祀等重大活动时,君王都会展示各种青铜器。过来参加活动的大臣、诸侯、蛮夷,他们一看见君王的青铜器,就发出感慨:“哇,老大的青铜器就是比我们的大,就是比我们的重,就是比我们的精美,就是比我们的金灿灿(青铜器都是金色的,只有多年氧化出土的青铜器才是绿色的),我们造反的心都不敢有了。”因而“鼎”是展示国家科技实力水平的最好方式。

象征功能

为什么平王会对九鼎魂牵梦萦?因为这九鼎是“神器”,象征着“天命”。大禹建立夏朝后,将天下分成九个州,将收集的铜铸成九个鼎,象征“九州”。后来夏朝灭亡,九鼎就被商朝继承了。商朝灭亡后,九鼎又被周朝继承。“九鼎”作为夏、商、周公司的“法人章”,概不外借。只要九鼎在,自己的王朝就是天命所归,合理合法,天子说的话就是“一言九鼎”。

下面,我们也顺带介绍九鼎的副作用。

副作用一:容易被贼惦记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平王东迁一百多年后,楚庄王北伐中原,路过洛邑。周王室怕自己被楚庄王顺道伐了,派王孙满前去慰问。这里补充一下,天子的儿子都称“王子”,孙子称“王孙”;诸侯的儿子都称“公子”,孙子称“公孙”。

楚庄王调戏地问王孙满,九鼎有多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王孙满说重了不好,没准人家回去造个比你还重的,就像现在城市比谁造的摩天大楼更高一样。如果说轻了,楚王一看九鼎还不如自家的重,直接把你灭了。

智商爆表的王孙满直接说,在德不在鼎。周王室虽然现在不行了,但是天命所在。直接把问题提升到道德高度,王孙满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楚庄王想,我如果灭了周王室,抢了九鼎,那我岂不是大流氓了吗?楚庄王就此作罢。“问鼎中原”的成语也就是这么来的。

副作用二:砸死人

平王东迁四百多年后,23岁的秦武王嬴荡,刚打完胜仗杀了6万人,带着杀气腾腾的大部队来到洛邑武装游行。秦武王这个年轻人,爱吹牛出风头,看见九鼎,就举一个鼎玩。结果失手膝盖骨被砸断,流血过多而死。秦武王应该是膝盖骨以下部位被砸成肉酱,并引发大出血而死。

秦武王敢举鼎,能举鼎,又被砸死,这说明九鼎的重量在人体举重的极限之内。举重世界纪录里,挺举最高纪录是263公斤。古代人的训练水平、营养水平是达不到现代人水平的,并且举鼎远不如举重那么好施力,由此可以推测九鼎中的每个鼎的重量,上限是263公斤。

如果九鼎中,每个鼎的重量都接近263公斤的话,而且要造9个,商朝以前是不可能造出这么大的青铜器的,所以这应该是商朝时期铸造的。为了表明九鼎历史久远,商人就会拿大禹这个大招牌来提升九鼎的知名度。

如果九鼎的每个鼎接近263公斤的话,可以拿商朝最大的圆鼎“子龙鼎”作为参照。“子龙鼎”重230公斤,高103厘米,除去鼎上部的两个大耳朵,高度就在80厘米左右,口径80厘米左右。九鼎中面每个鼎的尺寸应该和子龙鼎差不多。

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已经没有实力治理天下了,周平王及他的后世子孙,一直宅在成周,而九鼎就成为宅男周天子手里最珍爱的大宝贝。周平王只想维持天子尊严,好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是天不遂人愿,随后出现的一位诸侯直接把周天子的尊严踩在地上,这个人就是郑庄公。 /UALTDI7Ke6MUQq1SpjeCHh/ujCNhiITt/2qCfA4DorN76p5x9w3iPsTYXaKhi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