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不知医的妈妈“为不慈”

古人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诚不我欺也!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曾经在海外生活很多年,刚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些国外的生活习惯,而且她原来并不是中医的粉丝,也没学过中医育儿知识。因为有我这个中医朋友,所以她孩子身体一有不舒服、小毛病什么的,就给我打电话:“孩子又发烧了”“孩子又咳嗽了”……

她孩子发烧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我说:“你怎么不学点中医育儿知识呢?我的书里写得那么清楚,很多家长都受益了,你好好学学,就能少操好多心啦!”她说:“那还要你这个朋友做什么呢?我打电话问你不就行了吗?还学什么啊!”

那么,大家想想,她这样做有没有问题?我有的时候在微博里面讲帮助朋友的事情,大家都很羡慕,都说如果和罗博士做朋友该多好,可以随时解决问题。可是,和我做朋友就能真正解决问题吗?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孩子生病了,已经开始发烧了,变成肺炎了,此时才处理还来得及吗?

答案是:来不及,因为已经错失了最佳的调理时机,所以要用更大的力量才能恢复孩子的健康。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这个看病的医生水平没问题,孩子的病情也很简单,但是因为在孩子发病的最初阶段,家长不懂医学知识,错失了解决疾病的最好时机,小火苗已经变成了熊熊大火。当医生来治疗的时候,孩子已经嗓子红肿化脓、发烧了,甚至已经肺部感染了,此时,无论多么高明的医生,无论中医西医,都会感到棘手,要花更多的心思去治疗。

所以,即使有最高明的医者做你的朋友,你也不可能24小时都依靠他们。如果自己对医学知识毫不了解,在疾病还是小火苗的时候没有扑灭,就会错失很多治病良机。所以,当孩子病得严重的时候,向医生朋友求助和去医院没有什么两样。

而且,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生病之后再处理,这难道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吗?因为在孩子发病的最初阶段,家长如果不懂一些育儿知识,错失了解决疾病的最好时机,等到去找医生治疗的时候,孩子已经病到一定程度了,治疗时往往要费比较大的劲。这对孩子、家长的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再说回到我的那位朋友身上,她因为头疼孩子经常生病,再加上我的劝说,于是开始自学中医育儿知识。慢慢地,她可以处理孩子的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了,比如,一发现孩子嗓子疼,当天处理好,就没事儿了……现在,孩子的体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什么改善呢?在孩子妈妈学习中医育儿知识前,她孩子的个头在幼儿园的女孩里面几乎是最矮的,当时她很焦虑,但却不知道怎么办。

其实是因为这个小朋友的脾胃比较弱,问题出在喂养不当上,也有幼儿园吃得太好的关系,总之孩子的脾胃不好,结果孩子的个子就长不高。

后来,在学习了一些中医育儿知识后,她开始每天认真地给孩子捏脊,再让孩子多运动、多吃补脾的食物,只用了1年的时间,孩子的个子就开始“噌噌”地长,成了幼儿园同龄女孩里较高的。而且,这孩子调理前经常感冒发烧、打针吃药,现在通过妈妈调理后,孩子很长时间都不发烧、不感冒了,几乎不受外感的侵害,开始健康起来了。

现在我朋友很少问我孩子生病的事了,孩子过得更加健康、快乐。我还观察到,这个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是带着其他孩子玩的,当别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哭闹的时候,她却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这是很了不起的。

比如我朋友的母亲情绪不好了,这个孩子会和她说:“姥姥你要快乐,要有正能量。”孩子讲这些东西,是为了让姥姥快乐点儿。她说的话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孩子会说的,这就是她有自己的判断力。当家里有什么负面的事情、气氛不好时,她就会很冷静地引导别人走向积极。一个孩子能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这个孩子就被培养得很好。我对朋友讲,你养育孩子的方法是正确的,孩子不仅身体好了,心灵也越来越强大。

我现在越来越真切地看到了实践的结果,这个孩子明显是个快乐的孩子,她的气血通畅,身心都很健康。

大家看一看,这就是家长自己做孩子保护神的重要性。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妈妈学了中医之后,在孩子身体一有点儿风吹草动时,马上就给孩子调理,确实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效果。比如,在当归中医学堂参加学习中医育儿课程的好多妈妈们学完以后,原来她们的孩子在1年中感冒10次,现在只感冒2次,8次都被阻截住了,她们做得非常好!

我比较感动的是,有一次,当归中医学堂举办三周年聚会庆典,来了一个妈妈代表,我和她聊天,问她:“你学得怎么样了?孩子感冒了,自己都能治好吧?”结果她的回答让我特别惊喜:“不是治好了,是现在孩子根本就不感冒了!”我一听太高兴了,她已经把对孩子疾病的提前战打得特别好了,等于做妈妈的根本就不让自家孩子感冒,而不是说怎么治感冒了。

我认为,这就是妈妈们学中医育儿知识的根本目标!

实际上,我与家长分享中医育儿知识的根本目的,是让妈妈学会修心和获得正确养护孩子的智慧。不仅是教大家在疾病来临时怎么去对付,而是让孩子根本不生病,不是疾病来10次,家长打回去8次就行了,如果是这样,就永远没有尽头。只有让孩子一年到头不生病,那才是家长真正的成功。

正如《黄帝内经》讲的,不要等到打仗的时候才去铸造兵器,不要等到渴了才去挖井,那是不行的。

家长靠自己的所学来帮助孩子战胜常见疾病的例子,在我的微博私信或者留言里,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觉得,一个懂中医的妈妈真的是幸福和自豪的,因为她终于有能力真正地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了。 tdaXlIjrCv5nnAc1eYQU/SGBdsqCgkp2D9TE8dzfODemg/+6cMJmj0aP1vRoPI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