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让孩子们与“钱”好好相处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村上世彰。

我是一名“投资者”。所谓“投资者”,就是以金钱增值为职业的人。这种职业要比普通人更了解如何做到投资收益最大化,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必须在金钱方面有着充分的、专业性的、超乎常人的自信。

基于上述考虑,我才不揣冒昧来写此书。

有很多大人认为,“小孩不了解金钱也没关系”,其证据就是在日本,学校几乎不开设相关此类课程。学校里语文、数学,理科类、社会类等各类教学计划无不齐备,但就是没有关于教授金钱的课程。

在我看来,孩子们学一些关于金钱的知识是有所裨益的。长大之后,每个人都需要和金钱打交道,因此这并不存在拔苗助长之嫌,尽早养成管理金钱的习惯,还会减少“手足无措的麻烦”。

关于金钱,是父亲最早引领我登堂入室。父亲有句口头禅常挂在嘴边,那就是“钱不喜欢寂寞”。如今作为专业人士,我虽然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但每每想起他的话,依旧觉得是至理名言。

父亲的意思是,钱不能总孤零零地放在一个人手里,它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流动。这样一来,由一人到两人,由两人到三人乃至无穷,人气增加了,它就会汇聚过来。

从小开始,父亲就以十分开明的态度和言简意赅的话语,告诉我关于金钱的奥秘。

自我晓事起便耳濡目染,以至于对金钱逐渐从了解走向熟悉。10岁的时候,父亲将我读到大学毕业的零花钱一次性给了我,而我就是用这些钱,第一次买了股票。之后,我每天都读报纸,或认真研读载有所投公司信息的四季报,这样的积累,使我对金钱及其流动规律有了较为充分的把握。后来,我对金钱有了新的认知,对金钱与社会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思考,如此种种,都令我乐在其中。大学毕业前,我对“钱”已经可以驾轻就熟,加之恰逢经济飞速增长的时代,所以从10岁开始到大学毕业,持续投资使得我自己资产已经增值了100倍。也正是因为自己学习、思考后再投资并获得资金的增值,让我体味到如同猜中谜语一般的快乐。

由于父亲的影响,我很早就学到了如何与金钱“交往”。我觉得,凭一己之力得以掌握驾驭金钱的奥秘,才使我至今仍能与之和谐相处。

我很爱钱。钱能带来自由,能让人实现梦想。如果使用得当,它还能成为幸福的源泉,甚至可以助人为乐,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因为爱花钱,所以我一直专注于投资。具体来说,就是有人或社会团体想做一些事情却面临资金不足时,我便可以为其提供资金。除了我之外,世界上有很多投资者,他们或者帮人圆梦,或者助力企业持续发展。投资虽然未必带给世界的全是积极结果,但投资者总会强烈地感受到金钱具有影响周围、丰富社会的功效。

为了让社会富足,金钱的循环流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更不能阻止“资金流”。具体来说,就是我想要告诉大家要学会“赚钱存钱,循环增值”的方法,然后将增值后的钱再循环起来。所谓“循环”,就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花钱,为了让钱增值而投资,也就是让钱姑且离手。如果将自己所挣的钱都存起来,“资金流”就断了。

也许有人会对大声说“我很爱钱”的行为心有不快,但是当这些人收到压岁钱、拿到零花钱的时候,难道不会感到异常高兴吗?思索着用手里的钱买点儿什么,还应该留下多少存起来,这些往往令人心情激动。在我看来,对待金钱的这种心情十分重要。

无论是谁,活着就需要钱,没有钱也就无法活下去。毋庸多说,金钱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善用这一工具,就有可能使包括自己在内的人幸福快乐。

既然钱是生活中无法离开的工具,好好与之相处自然就是题中之义。如若可能,那就以欢乐且激动的心情,思考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其充分理解,并尽早地接触它,习惯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在进入相关话题之前,有些事情必须先作出声明,那就是切忌金钱变凶器。因为金钱是工具,使用方式出现问题,它就可能成为害人害己的凶器。

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钱,很容易变成凶器,这一点请大家牢记。

我非常反对借钱给人,理由十分简单,因为无论如何,有借必有还。将可能还不了的钱借出去,然后一直想着对方必须还回来,着实痛苦至极。万一出乎你的意料,该还的钱没还回来,那么不但受伤的是自己,甚至还牵连周围的人不如意。这时候,金钱就成了凶器。

我知道很多人因为钱而获得幸福,但也听说有的人因钱而癫狂,有的人因钱的使用方式不当而使自己和周围的人遍体鳞伤,有的人遭受打击后一蹶不振。

种种见闻,让我感到,尽早学习、了解金钱的人,才能和金钱相处时游刃有余,或者不管怎么说,他不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因此,本书从“何谓金钱”开始,介绍如何赚钱、用钱、与钱相处之道以及拥有金钱的能力。其中,关于如何用钱,分为“为了自己的幸福”和“为了别人和社会”两种。“为了别人和社会”并不容易,因为这是满足自我之后的第二层级。约从40岁起,我开始意识到为了别人和社会而积极地使用金钱,不但悦己,而且颇有意义。不过,也总想着如果早点遇到开窍的契机,那该多好。所以,我希望大家早点了解金钱的使用方法,才想借本书将自己的经验和感触写下。

如前所述,遗憾的是,日本基本上没有孩提时代就开始的“金钱教育”。我之所以能够在这方面有些发言权,就是得益于小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放心大胆地谈钱的话题,并不断思考学习。纵观当前的日本,我深感一种危机:如果大家不善于处理金钱,这个国家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我愿将父亲的教导和自己的专业所学传递给孩子们,衷心地期待孩子们与“金钱”好好相处。我相信,每一个人意识的转变,就能促使整个世界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本书,凝聚了至今以来我在许多学校讲授“金钱”的肺腑之言,如果本书能为大家的幸福人生或和谐社会提供点滴参考,我将不胜欣喜。

编者注:为便于直观理解,文中部分内容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修改。 VpVgYXqgTuq0S/8wnyGgmMWWhjwIu2JM+xOSBTCf3aVO5XtX5m3QlLyTfxzJ4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