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收拾”的深层原因是顽固的“物质轴”思维

在上一节我们分析了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因导致我们为身边的杂物烦恼。实际上这种烦恼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自诞生之日起,人类依赖物质、重视物质的历史很长,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物质为标准的行为习惯,即“物质轴”的思维方式。

据某位地质学家分析,从住宅、公路到智能手机,人类制造的物质资料竟有30兆吨。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20世纪之后产生出来的。20世纪之前,人类长时间处于严重物资不足的时代。

因此,当我们面对“物质”时, 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 这就是“物质轴”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就导致: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即使不能用),我们就在“暂且”“好不容易”的心理暗示下,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人们对物品也会有同样的定式思维——“(可能) 以后也没有使用的必要,不过还能用,姑且留下来吧”。

人们带着这种“物质轴”思维方式,不知不觉地扎进这个无法想象的物质过剩时代。 可以说,拥有500万年历史的人类被卷入前所未有的物质变化洪流中。比如说,在自己的家里,壁橱里面就藏了很多不用的杂物,像已经变成“化石”的礼品毛巾套、已经抛在脑后的暖炉套装、只在孩子小的时候用过几次的野营工具等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停地埋怨“家太窄了”“找不到东西”,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居所物质过剩的一个缩影。 YopN/AUpPpax//LWKWoatunKeZpr+or1fZKTLTs04hJk2ZI1aKB55kWbDM9LOR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