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尚书台的组织

跟着尚书的权力日益提高,尚书台的组织也日益扩大。如前所述,尚书的名额自秦迄武帝,都不过四人,其中有令,有仆射,有丞。尚书台的组织之扩大,始于西汉成帝,《通考》谓成帝建始四年,于尚书令之下,“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曹,犹科也,四曹就是四科,从此尚书便分科办事。至于东汉,尚书台便增为六曹,俨然是一个小型的中央政府了。

尚书台的首长为尚书令,尚书令之下有尚书仆射、尚书丞、尚书郎及令史等职,以此而构成尚书台组织。

尚书令就是皇帝私人办公室的主任。这个官名,创于秦代。至武帝时,因用宦者,改名为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武帝以后,或用宦者,或用士人,或宦者与士人并用,故尚书与中书并见。至成帝时,专用士人,故又恢复尚书令之名。自此迄于东汉之末,皆用士人,故皆称尚书令。

即因武帝以后,成帝以前,尚书与中书并见,因而学者遂有疑尚书与中书各为一官者。如《通考》谓武帝后,“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即以中书与尚书各为一官。赵翼因之,他在《陔余丛考·尚书》条说:“武帝用中书谒者令,于是尚书与中书事多相连。”亦以中书与尚书各为一官。但应劭《汉官仪》云:“汉旧置中书官,领尚书事。”则以中书之职,即尚书之职。《续汉书·百官志》亦云:“尚书令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所置,武帝用宦者,更为中书谒者令。’”亦以中书即尚书之称。我以为《汉官仪》与《续汉志》之说是也。按秦、汉称宦官皆曰中官,中官者宫中之官,犹后来宫女之称内人,内人者,内廷之人也。即因宦官称中官,故凡宦官兼任之官,皆冠以中字,如赵高为丞相则曰中丞相,即其一例。因而是宦官任尚书,则曰中书。中书者,中尚书之简称也。

至于昭、宣之世,尚书与中书两名确有同时并见之事。如《汉书·霍光传》云:“后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又同书《京房传》云:“中书令石显、尚书令五鹿君相与合同,巧佞之人也。”因此,《通考》曰:“其时中书、尚书似已分而为二。”实则不然,中书与尚书之同时并见,乃系宦官与士人之同时并用而异其官称,实一官之两称,非分而为二。

尚书令的职掌,最初不过通章奏,已于前述。但至元帝时,石显为令,则“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据此,则知尚书令之职权,自西汉中叶以后,即已扩大。以后遂如《汉官仪》所云:“尚书令,主赞奏,总典纲纪,无所不统。”尚书令的官阶,据同上书云:“秩千石,故公为之,朝会不陛奏事,增秩二千石。”尚书令秩虽不过千石,但地位却甚尊崇。在东汉时,光武特诏尚书令与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于朝会均专席独坐,京师谓之“三独坐”。

尚书令之下有仆射。仆射即副尚书令,其职掌同于尚书令。“令不在,则仆射奏下众事”。仆射“秩六百石,若公为之,加至二千石”。原来只有一人,谓之尚书仆射,至献帝建安四年,始置左右仆射。

仆射以下,有尚书丞。尚书丞,秦置一人。至西汉成帝建始四年,置四人,皆属少府。东汉光武减其二,改为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其职掌系佐令、仆治事。其所治之事,据《续汉志》云:“左丞主吏民章报及驺伯吏,右丞假置印绶,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

令、仆、丞之外,有尚书侍郎。《晋书·职官志》云:“尚书郎,西汉旧置四人,以分掌尚书。其一人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人主夷吏民,一人主户口垦田,一人主财帛委输。及光武分尚书为六曹之后,合置三十四人,秩四百石,并左右丞为三十六人。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五日于建礼门内。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选有吏能者为之。”侍郎一曹有六人。

关于尚书台分曹之事,《续汉志》与《汉官仪》所载颇有出入。《续汉志》云:“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世祖(光武)……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汉官仪》云:“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侍曹尚书,主庶人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四夷事。成帝加公尚书,主断狱事。”按以上二说,一谓成帝时为四曹,一谓为五曹,但我以为五曹之说较为合理,因为在秦代,尚书已分左右曹,以后自武帝历昭、宣之世,尚书台的职务,日益发展,可能已有四曹之设。至成帝时加一为五,非常自然。光武增为六曹,合令、仆各一人,遂有八座之称。

诸曹职务已如上述,但亦有异说。如蔡质《汉仪》谓三公曹“典天下岁尽集课事”;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辞讼、罪眚”;客曹,“天子出猎驾御府曹郎属之”。这与以上所说,又大有差异。大抵两汉尚书的职权日有发展,在发展中常于原的职务之外,处理新的职务,故说者不同。

此外尚书台又有令史。令史之设,始于西汉,至东汉则有十八人,秩皆二百石。每曹三人。以后又增剧曹三人,合为二十一人,皆选兰台令史有吏能者充之。

总之,两汉的尚书台,其职权实至为重要,其规模亦至为宏大,他是天子的喉舌,也是百官的冢宰。在名义上,虽为宫廷的政治机构,实际上就是中央政府。西汉的专制皇帝,就利用这种宫廷政治的组织,把政权由中央政府移到自己的卧室,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大权在握,子孙万年。而不知政权移到宫内以后不久,大权又傍落于近侍。降至东汉末叶,外戚、宦官,迭起窃政,皇帝竟变成了他的亲戚和奴才用以升官发财的傀儡,而卒以灭亡。由此看来,把政权集中到宫廷,又何补于灭亡? v2MmmkwfIFr0Iin481jDqcvdl9XVCzYLoTrTaVNyQMUr9mqNrBgfm6nWF5qpqOS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