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秦汉史(精品公版)
作者:翦伯赞
本书由天津掌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公版书”即公共版权书籍。1992年10月15日,中国成为《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该公约规定,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期限定在作者有生之年与作者死后50年内。50年后,文学艺术作品的财产权不再归个人所有,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产。
前言 |
精品公版 |
公版书是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世界优秀文化的承载和积淀,出版市场也呈现出繁花盛开的景象,各国文化得以广泛多样地传承和弘扬。
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诸多的公版图书,但不乏有读者因价格望而却步。“让阅读无处不在”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初衷,让每位读者都能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便是我们的使命,这也是我们孵化“公源计划”的初衷。
“公”乃公版、公享之意,“源”乃源头、“原”汁之意,“公源计划”则欲寻求公版书之源头,公享原汁图书之韵味,阅尽经典文学之美意。
“公源计划”欲收录国内外公版名家名作,免费呈递给读者,同时严格把控书籍质量,精品制作。内容上原汁原味还原经典文学,为了方便阅读,我们进行了繁体转简体,竖排转横排的变动,并加以严格的校对,其他内容和文字则遵循最早的版本不做改变,形式上独家设计和排版,欲给予读者极致的阅读体验。
每位读者都可以成为“公源计划”的一员,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实时地进行批注,可以提问、可以释疑、可以注解,你们将不仅是内容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并有机会将自己的姓名留于这独一无二的经典作品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希望我们的工匠之作,可以普及于每位爱书惜书之人,亦可承载大家之智慧,愿每位书友都能有所得,愿优秀文化代代传承,愿阅读无处不在、人人享有。
“公源计划”项目组
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
秦始皇坑儒焚书图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在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 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领主制,在本质上同是封建主义。但从封建领主制走向封建专制主义,则是封建社会向前发展中最大一步的前进。这一步前进的历史实质,是农奴制的被废除。
当然,封建专制主义的创立,不应完全归功于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它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生产力长期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封建领主经济走向崩溃的结果,主要地是中国土地所有权从封建贵族世袭所有制向新兴地主阶级私人所有制的转化在政治上的表现形式。土地所有关系的这一改变,改变了农民和土地所有者的生产关系,它使农奴式、半农奴式的农民变成了小块土地的所有者;它挖空了封建领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剥夺了封建领主借以剥削农民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替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准备了建筑的基地。可以这样说,秦国的统一,不是由于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历史的进程使封建专制主义的原则在当时的中国占了优势。但是这里所说的优势,是指的历史的倾向性,而要使这种历史的倾向性变成现实的历史,还要经过人的努力。秦始皇正是这样一个人,他把这种历史倾向性变成了现实的历史。因此,我们不能说,秦始皇在这一历史的变革中,没有起过任何作用。
提起秦始皇,就会在我们面前出现一个专制皇帝的阴影。的确,秦始皇是一个典型的专制皇帝,他毫不隐讳要把一切的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要把自己变成人间的上帝。但是正像我们不能把封建专制主义的创立,完全说成是他个人的功劳一样,也不能把专制独裁完全说成是他个人的个性。应该说秦始皇的专制独裁,实际上是以他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的阶级专政的表现形式。
任何阶级,当他要夺取政权的时候,都要集中权力。新兴的地主阶级也不例外。史实证明,在战国末叶,以六国国王为首的旧贵族,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作最后的挣扎,企图抵抗历史的新倾向,保护他们垂危的腐朽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兴地主阶级不集中权力,组织并指挥自己的武装去粉碎封建贵族的反抗,旧贵族是不会自动走下历史舞台的。秦始皇执行了这个历史使命。他以秦国为据点,向六国旧贵族进行了毁灭性的讨伐,在秦国军队的面前,六国国王的王冠一齐滚到地下。在覆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又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把旧贵族借以巩固封建割据的物质条件加以彻底的摧毁。他就像一个清道夫,把暴力当作一把扫帚,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中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这件事,是历史向秦始皇提出的新问题,因为在当时,不但中国不曾有过,全世界也不曾有过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秦始皇是在没有任何范本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首创这一制度的。
要建立一个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必须有一套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当然最重要的是经济制度,特别是土地制度。秦始皇首先下令“使黔首自实田”,用命令把土地私人所有制从秦国推广到以前在六国统治下的地区,这就替新兴地主阶级的全国规模的阶级统治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体制方面,他宣布了废封建为郡县,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此外,又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所有这些,都是开创性的历史活动。
仅仅次于消灭封建领主制,秦始皇又第一次在中国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据史籍所载,秦始皇的国家,西至临洮、羌中,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东南到了中国大陆的尽头。此外,秦始皇又开五尺道以通滇黔;凿灵渠,分湘江之源以通岭南。这样就打通了从中原通达西南和岭南等边远地区的道路,突破了这些地区诸民族的原始闭塞性,使得当时的许多落后地区有机会接触中原的文化,并且逐渐加入了封建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体系之中。这对中国历史的全面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统治这样一个从来没有的大国,特别是为了保卫黄河流域的城市和农村免于匈奴人的蹂躏,秦始皇在他的国家的北边连接并延长旧有的燕、赵、秦长城,成为屏障北方的一条围墙,又沿着这条长城建筑了很多亭障。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他又堑山堙谷,修筑了一条从咸阳附近通达九原的直道;同时又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把重要军事据点贯通起来。对于秦始皇所做的这些工作,我以为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
应该受到谴责的是秦始皇大修宫殿和坟墓。据说秦始皇所修的宫殿,关中三百,关外四百余,其中最有名的是阿房宫。又用刑徒七十二万人穿骊山作陵。在宫殿中都有钟鼓美人。但是从秦始皇历年的巡游看来,他并没有躺在他的宫殿里去享受钟鼓美人。他在统一中国以后的十二年中(前221—前210),前后出巡五次,几乎走遍了他的国土。看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途中度过的。
秦始皇把中国的历史从封建领主制推到封建专制主义,应该说有他的功劳。因此封建社会的这一发展,意味着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者的人身隶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或者说是农奴制的废除。但是从封建领主制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道路,是用农民自己的尸骨铺平的。在覆灭六国的残酷战争中,以及在后来无止境的土木徭役中,死亡的农民是不计其数的。农民用自己的鲜血,刷红了阿房宫。但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副新的枷锁、新的剥削制度、新兴地主阶级的赋税与徭役。因此,在农民看来,这不过是以暴易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