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清兵入关及其统一全国

一 清朝迁都北京 汉族人民的抗清斗争

李自成、张献忠的抗清斗争 当明末农民起义军胜利进军之时,崛起于东北的满洲贵族已经在关外建号大清,势力日益强大。满洲贵族看到明朝政府内部的危机日益激化,早就蓄有覆灭明朝的野心。他们一方面招降纳叛,对明朝的官僚尽力收买,另一方面又经常派兵打进长城,在河北、山东等地大肆劫掠。农民军占领西安后,满洲贵族曾经致书李自成,招诱农民军,要和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 [257] 遭到农民军拒绝。李自成进兵北京,推翻了明朝,满洲贵族也大为震动,这时,他们便乘机大举入关。

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北京时投降了清朝。他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共同镇压农民军。同时又发布檄文,号召汉族军民支持满洲贵族对农民军发起反攻。满洲贵族与吴三桂的结合,给农民军造成了不利的形势。

李自成曾派人招降吴三桂,在吴三桂拒绝后,他立即率兵东征。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激战于山海关,由于清军的猝然袭击,农民军失利。山海关败后,北京不能守,四月三十日,农民军放弃北京向陕西撤退。五月一日,清军进占北京。同年九月,清顺治帝从沈阳迁来北京,定北京为清朝的首都。

清朝定鼎北京后,即以全力追击农民军。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拉拢明朝汉族官僚士人,宣称“倡先投顺者”给以高官厚爵,并为崇祯帝发丧,替明朝“报君父之仇”,又宣布废除三饷加派,这对原明朝治下的官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时北方的官僚士绅纷纷迎降,与清朝合作镇压农民军。

同年五月,明朝一部分官僚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弘光政权一方面要抵抗清朝军队南下,同时又要继续剿灭农民军。

这时农民军领导的内部发生了分裂,李岩请分兵河南,为牛金星谮杀。尽管如此,李自成还是拥有几十万军队,仍然在河北真定、山西井陉、河南怀庆、陕西潼关等地继续抗击清兵和明朝残余的军队。清朝统治者在巩固北京统治的同时,对汉族人民施行了圈地、剃发和屠杀等等民族高压的措施。各地人民都起来反抗清统治者。北京近郊的昌平、三河,以及冀中、苏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如山东西部的榆园军,山东东部的青州起义军,山西西部吕梁山区的起义军,河南怀庆、卫辉等地的起义军,在河北各地也有很多小规模的农民武装。在这些起义军中都有被清军打散的李自成旧部参加,他们或是独立作战,或是策应李自成的军队抗击清兵 [258]

清顺治二年(1645年)初,清统治者集中军力分两路攻入陕西,一路由阿济格率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多铎率领,孔有德为前锋。李自成迎击清军于潼关,经过激烈的战斗,农民军放弃西安,东下湖广。这年四月,农民军来到湖北通山县,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死于通山县九宫山。 [259]

李自成死后,除去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继续统率农民军余部之外,另一支由李过、高一功等统率的农民军十余万人也由陕西赶到。他们决定与南明的抗战将领何腾蛟、堵胤锡的军队联合,在湖广抵抗清兵。

同样,清统治者诱降在四川的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也遭到拒绝。李自成败退陕西时,张献忠便和李自成相约共抗清兵。顺治三年(1646年)冬,张献忠迎击清军于川北西充的凤凰山,遇伏而死。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将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等人,也在川南云贵一带与南明桂王政府合作,继续抗清。

江南人民和南明政府的抗清斗争 顺治二年(1645年)春,由多铎率领的另一支清军,开始攻打南京的弘光政府。这时弘光政府内部正在进行激烈的党争和内战,朝政把持在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的手中,这些人只知排斥异己,卖官鬻爵。镇守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在大敌当前之时,互相争权夺利,彼此仇怨极深,都不以国事为重。只有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江北,坚决抗战。但史可法内受朝廷的牵制,江北四镇又不听指挥,处处遭掣肘。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军围扬州,史可法困守孤城,誓死不降。多铎曾先后给史可法五封书信,史可法都不启封。二十五日,清兵攻破扬州,大肆屠杀居民,死者不可胜数,史可法战败被俘,不屈牺牲。

五月二十四日,清军占领南京,朱由崧被俘。接着江南苏松所属的各城镇,也先后被清军占领。

同年六月,清廷下令江南人民剃发。蓄发是汉族人民传统的风俗,要强迫剃发,是汉族人民不能接受的。清军入关时,曾在北方下令剃发,三河县等地的人民就举行过反剃发的斗争。至此,江南各地的人民也纷纷起来反抗,其中以江阴、嘉定两地人民的斗争为最激烈。江阴人民推阎应元、陈明遇为领袖,立下“头可断,发不可剃”的誓言,在24万清军的攻击下,苦战了81天 [260] 。嘉定人民也组织乡兵,据城不降。在江阴、嘉定相继失陷后,两地的人民都遭清军的屠杀。这两次人民的抗清斗争,对后来东南各地人民的坚持抗清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并且牵制了一部分清军的主力,使得在浙江的鲁王政府和在福建的唐王政府得以从容建立起来。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明朝官绅张国维等迎鲁王于绍兴,不久,礼部尚书黄道周和郑芝龙等复立唐王于福州,先后建立了鲁王和唐王两个政府。张国维、黄道周等人都主张坚决抗清,他们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这两个统治集团之间,为了争“正统”,彼此互相水火,各自的内部也纠纷很多,以致不能配合作战。清王朝乘机采取分化离间的策略,先后诱降了鲁王政府拥重兵的方国安和唐王政府的郑芝龙。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两浙失守,张国维自杀,鲁王逃亡海上。鲁王兵败后,清兵又打败黄道周的义兵,并先后占领福建的很多城市,覆灭了唐王政府。这时,除去张名振、张煌言等奉鲁王在浙江沿海一带继续抗清外,守两广的瞿式耜、丁魁楚又在肇庆拥立桂王,成立了桂王政府。

桂王政府成立的时候,清军已控制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军分三路向西南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明朝的残余势力。在这个紧急时期,李自成的部将李过、高必正、郝摇旗等人率领农民军出现在湘鄂战场。他们和驻守湖南的明军将领何腾蛟等合作,联兵抗击清军,挫败了清军的攻势。

顺治四年(1647年),清兵陷广州,攻肇庆,桂王政府辗转奔逃两广间。郝摇旗部护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的清兵。顺治五年(1648年),郝摇旗、李过与何腾蛟、瞿式耜的军队,连续大败清兵于岳州、全州,收复了衡阳、长沙等地。这时,在广东、四川等地的农民军也起来响应。已经投降了清朝的明将领,如江西金声桓和广东李成栋等人又背叛了清朝。在清军的后方,榆园军、吕梁山的起义军和关中农民军都发动广泛的攻势,曾经参加过农民起义的陕甘回民也在米喇印、丁国栋领导下举行了反清起义。于是南北呼应,势相连结,在南明时期出现了第一次抗清的高潮。

桂王政府的当权派并没有利用这种有利的形势举行反攻,而是分党分派,争权夺利。以降将李成栋为首的楚党,和由桂王亲近组成的吴党,彼此攻讦无虚日,都想援引外镇的武力来控制桂王政府。桂王政府内部的不团结,就给清军以喘息的机会,不久清军得以重新占领湖广和广西。顺治六七年间(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在湘潭、桂林的战役中被俘不屈而死。以后李过病亡,他的儿子李来亨和郝摇旗、高必正、刘体纯等被迫率领农民军回到巴东荆襄等地,组成了夔东十三家军,独立抗击清军。反清的斗争又转入低潮。

李定国、李来亨的抗清斗争 在抗清形势再度恶化,桂王政府放弃肇庆、梧州,仓皇西奔无地容身的时候,李定国等领导的农民军又出现在反清斗争的前线。

李定国是陕西榆林县的农民,从十岁就参加了起义,在年青时代即以赛尉迟的绰号闻名于张献忠的农民军中。张献忠死后,他一直坚持抗清的战争 [261] 。顺治九年(1652年)以前,李定国、孙可望等已向桂王表示,愿意同南明政府联合抗清,遭到桂王政府的拒绝。后来南明政府直到走投无路,才接受孙、李的建议,在贵州安隆所投靠了农民军。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他统领西南苗、瑶、壮、彝各族人民所组成的军队东出广西,下桂林,反攻湖南,南入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262] ,前后败敌数十万人,得到桂王政府建立以来空前未有的大捷。同时,刘文秀出兵四川,大败吴三桂,克复了川南各州县,并与夔东十三家军取得了联系。而活动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张煌言、张名振等人率领的抗清队伍在此时也开始反攻,并接受桂王的封号,形成了第二次抗清的高潮。

就在此时,桂王政府中的官僚马吉祥等挑拨李定国和孙可望的关系,顺治十三年(1656年),孙可望发动了进攻李定国的内战,兵败后投降清朝。

清朝政府屡次诱降李定国,均被拒绝 [263] 。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吴三桂攻下云南府城,桂王流奔缅甸,李定国倾其全军设伏于磨盘山,企图一举歼灭吴三桂的追兵,伏兵的全盘计划被内奸泄露,结果失败。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率兵入缅,桂王被俘。次年,李定国在勐腊(今西双版纳东南地区)忧愤而死。李定国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在明末的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夔东十三家农民军的处境在当时也非常艰苦。他们在荆襄、川东的群山中,“屯种山田,岁收麦种草绵,供粮食衣履” [264] 但仍在李来亨、郝摇旗等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抗清的斗争。顺治十六年(1659年),李来亨等曾由水道进攻重庆支援李定国。在李定国败死后,清朝即调动四川、湖广、陕西三省的兵力,围攻这支抗清的队伍。康熙三年(1664年),李来亨在清兵的重围下粮尽援绝,兵败殉国。史称:“来亨败没,中原无寸土一民为明者,唯郑氏(指郑成功)屯海外。” [265]

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及其收复台湾 当农民军在西南进行艰苦抗清斗争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也在郑成功的领导下进行抗清活动。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他们父子都在唐王政府为官,后来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则继续抗清。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据点,曾先后围攻福州,攻克台州。清朝派人招降,遭到他的严词拒绝。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联合浙江张煌言等发动了一次大反攻,从海道溯长江,直达南京近郊,占领了镇江、芜湖等4州3府24县。他们的行动与李定国的起义军遥相呼应,使清廷大为震动。但由于战略上的错误,郑成功在南京被清兵击败。

为了建立根据地,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率大军在台湾登陆,次年,赶走了窃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光复了台湾。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建立行政机构,招徕大陆移民,屯田垦荒,又派遣汉族“农师”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康熙十二、十三年之交(1673—1674年),原已降清的明朝将领吴三桂、耿精忠和尚之信等又先后起兵反清,这就是所谓的“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云南,尚之信起兵广东,耿精忠起兵福建,郑成功子郑经也乘势攻占了泉、漳、温州等地。吴三桂等三人起兵的目的是为了与清朝分割土地,因而他们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三藩的叛乱不久即为清兵所平息,而郑经也退回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政府大举进攻台湾,郑成功孙郑克塽战败投降,坚持了40年的反清武装斗争至此结束。

二 清朝对边疆各地的用兵和疆域的奠定

清统治者在压服了南方的抗清力量之后,便开始向边疆发展,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后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一个空前盛大的王朝。

康熙时清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明清之际,在我国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厄鲁特蒙古内部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图尔伯特四部。蒙古族的经济仍以畜牧业为主,但农业也有了发展。在蒙古族社会的内部,土地和牲畜都集中在贵族和寺院喇嘛的手里,蒙古族牧民则在贵族和上层喇嘛的残酷剥削下从事生产。在明朝,蒙古地区的统一局面是比较短暂的,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还在满族入关以前,漠南蒙古各部早已归附了清朝。清政府赐给蒙古各部首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显贵的封爵,同时又世世代代和他们保持婚姻的关系。在清朝政府的笼络下,漠南的蒙古王公已成为清朝巩固全国统治的最得力的助手,并且倚仗他们进一步向西北发展。当时喀尔喀部和厄鲁特蒙古与清政府也有密切的联系。

康熙时,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鲁特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噶尔丹合并了厄鲁特四部,占据了天山南路的各回城,“威令至于卫藏”,又进兵喀尔喀蒙古。准噶尔是厄鲁特部中比较落后的部落,保存了很浓厚的氏族残余,本身不知务农业,奴役土尔扈特部人为之屯田,以供军粮。准噶尔的骑兵在各处烧杀劫掠,兵锋所至,各部的人民都纷纷迁徙避难。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战败土谢图汗,喀尔喀各部“南徙者蔽地而来,前后相望六十余里”,“遗弃牛马,死者相枕” [266] 。喀尔喀蒙古大喇嘛哲布尊丹巴以各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皆与满洲相同,决定率各部归附清朝 [267] ,康熙即拨以科尔沁牧地为各部牧放。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率兵攻入内蒙古,前军至距古北口九百里的乌珠穆沁(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境内),清廷大为震动。这时,清朝在汉族地区的统治已经比较稳固了,康熙得以三次出兵漠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十四年(1695年)、三十六年(1697年)清兵先后在乌兰布通、昭莫多(今蒙古国宗莫德)等地与噶尔丹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噶尔丹皆大败。最初,噶尔丹想借俄罗斯火枪兵攻打清朝,没有成功。他在蒙古各部中日益陷于孤立,走投无路,终于在清军围困下,仰药自杀。噶尔丹既失败,喀尔喀各部回到了原来的居住地。从此,喀尔喀蒙古各部也接受了清朝的各种封号,清朝政府把蒙古各部分编为旗,又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地派驻将军和参赞大臣,加强了对喀尔喀的统治。

噶尔丹死后不久,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又在北疆纠集准噶尔部继续与清为敌。策妄阿拉布坦不仅控制了天山南、北路地区,而且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率兵攻入西藏。西藏的达赖喇嘛在清朝入关前已与皇太极有书信的往还。顺治九年(1652年),达赖五世到北京参谒顺治帝,清廷赐给他金册金印,又敕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达赖从此时才正式得到“达赖喇嘛”的称号。但是西藏“第巴”(行政官)桑结等人,表面上归附清廷,暗地却与准噶尔部噶尔丹勾结。康熙时,达赖五世在西藏逝世,桑结等秘不发丧,立下仓央嘉错为达赖六世。不久,青海各部又在宗喀巴降生的西宁地区另立了一个达赖六世。同时,青海的和硕特部拉藏汗领兵人藏杀掉桑结,清朝即委任他管理藏务。拉藏汗的入藏对准噶尔是不利的,策妄阿拉布坦即乘此时机派兵入藏,杀拉藏汗,又纵兵在西藏各地大肆骚扰。西藏已完全陷于准噶尔之手。

为了驱逐准噶尔的势力,恢复西藏地方的秩序,清朝政府于康熙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18—1720年)间派兵击败了准噶尔的军队,敕封噶桑嘉错为达赖七世,并护送人藏。达赖七世在拉萨坐床,受到西藏各部僧俗的欢迎,清廷即任命康济鼐和颇罗鼐二人协助达赖、班禅分理前后藏。

雍正、乾隆时西藏局势的稳定 雍正、乾隆间,准噶尔部仍不时在西藏策动叛乱。雍正五年(1727年),康济鼐为叛乱分子所杀,但叛乱不久即被颇罗鼐平定,清朝遂以颇罗鼐统理西藏事务,又在西藏设置了两个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乾隆十五年(1750年),颇罗鼐子朱尔墨特在准噶尔汗策动下又进行了一次叛乱。叛乱平定后,清廷在达赖下面设置了处理地方行政的噶厦,以四噶布伦分理政事,俱统属于达赖喇嘛。这样,达赖喇嘛的权力就提高了,他不仅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首脑,也是西藏地方的政治首脑。清政府也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西藏长期混乱的局面才稳定下来。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军队在西藏大农奴主舍玛尔巴的勾引下侵入后藏,攻日喀则,大掠扎什伦布寺。清朝政府立即发兵人藏,将廓尔喀军队击败,廓尔喀请和。廓尔喀入侵以后,清朝政府再次对西藏的军事、政治等各方面实施了一些重大的改革,重新规定了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职权和地位。在以前,达赖、班禅及各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直接由大农奴主操纵,积弊极深,这时清廷就设立了“金瓶掣签”的制度,到时集诸喇嘛当众抽签听选,而由驻藏大臣亲临监视。此外还整饬藏兵组织,加强防务,并进行了一些减轻赋役、限制农奴主任意滥派乌拉等等措施。清朝政府打败廓尔喀,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对稳定西藏当时的社会秩序,密切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以至粉碎殖民者侵略阴谋都有重大的意义 [268]

雍正、乾隆时清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被准噶尔部逼往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顾实汗子孙,在康熙时接受了清朝政府的封号。雍正元年(1723年),被清朝政府封为亲王的罗卜藏丹津也在策妄阿拉布坦的煽动下,胁从游牧各部发动了叛乱,并屡次派兵大掠西宁等地。清朝政府以岳钟琪率兵迎战。雍正二年(1724年),清兵大败罗卜藏丹津于柴达木,罗卜藏丹津逃往准部,降者数万。清廷分蒙古族为29旗,又在青海设立土司,加强了对青海各族的管理。

准噶尔部长期与清廷为敌,并煽动西北各地反清,因此,战胜准噶尔是清廷是否能进一步完成全国统一的关键。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由其子噶尔丹策零代领其众。雍正七年(1729年),清兵分两路会攻伊犁,北路军失利,准噶尔军追入喀尔喀,蒙古郡王策凌于厄尔德尼昭(光显寺)大败准噶尔军。雍正十年(1732年),噶尔丹策零率军东下,又为策凌所败。清朝政府乃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与噶尔丹策零议和。

乾隆时,准噶尔在西藏、青海、喀尔喀蒙古等地的势力,已相继被清朝政府肃清,而准部统治者之间又长期发生了内乱。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兵在西北各蒙古部落的支持下,攻占了伊犁,但策妄阿拉布坦的外甥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阿睦尔撒纳要清朝允许他一人独领四部,清朝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于是战火又起,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准部才全部被清兵平定。清朝统治者恨准部长期反抗,下令屠杀,统治者挑起的战争,使无辜的准部人民受到迫害。以后清军即在伊犁等地分驻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巩固了对天山北路蒙古等族聚居地区的统治。原隶属于准噶尔的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在这时也并入清王朝的版图之内。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二月,远居俄国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蒙古不堪沙俄政府的压迫,在其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历经千辛万苦,行程万余里,于翌年六月到达伊犁。土尔扈特为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时因不堪准噶尔部奴役西迁俄国。此时他们返回故土,并向乾隆皇帝献上明永乐时敕封瓦剌首领马哈木的印信。乾隆皇帝即予优厚抚恤和妥善安置。这是清朝完成统一大业中的光辉一页。

乾隆时清与“回部”的战争 居住在天山南路的主要民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维族有夙称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园艺业和纺织业。这里的农奴主倚仗政治和宗教的特权,对人民进行着控制。

清朝初年,维族人民在准噶尔部的残酷统治下,生活更加痛苦,他们不仅遭受本族农奴主的剥削,还要向准噶尔提供极繁重的贡赋和徭役。准噶尔部不时在各“回城”“索子女,掠牲畜”,引起维族人民不断起来反抗。在准噶尔统治者的蹂躏下,有些人口繁盛、物产丰盈的城市,几年后就由于户口逃亡死绝,只剩下一片荒土 [269]

乾隆时,清兵平准部,原来被准部俘虏的维族各城的首领大、小和卓木(即布那敦与霍集占)乘机逃返“回疆”。大、小和卓木为了恢复他们过去对回疆的统治,号召各回城举兵反清,一时各部从者数十万。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兵入回疆,大、小和卓木率兵抵抗,在库车、叶尔羌、黑水营等地连败清兵。由于大、小和卓木在各地“虐用其民,厚敛淫刑”,逐渐失掉各回城人民的支持,士卒也日益离散,于是在清军增援后的强大兵力的威胁下,终致败走国外,同行的只有“妻孥旧仆三四百人” [270]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朝政府已平服了天山南路,即在喀什噶尔等地分驻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办事大臣,而皆统属于伊犁将军,至是也巩固了对天山南路的管理。清朝在维族地区规定了较轻的赋役制度,税额仅为原来准部所取的1/20,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维族人民的负担。

清与“苗疆”、大小金川的战争和改土归流 雍正时,清朝政府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在广阔二三千里的“苗疆”(贵州地区),云南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司以及云南西南部与缅甸连界的各边地,大规模施行改土归流。鄂尔泰等对各少数民族的土司采取了招抚和镇压两种办法,先后招降贵州苗、瑶各族二千余寨,又缴纳广西土司的敕印和军器二万余件,并在云南设置了普洱府,以便于对西南各族的管理。

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由于官吏的暴虐和对各族人民的掠夺屠杀,引起了不断的苗民起义。雍正十三年(1735年),台拱苗寨奋勇抗清,一直到乾隆初年才停止,清廷派兵在“苗疆”前后烧毁了苗寨1224座,屠戮苗民达1.7万余人 [271]

乾隆时又有大小金川的战役。大小金川在四川西北部,是藏族定居地区,“万山丛矗,中 汹溪”,土产惟青稞、荞麦,俗信喇嘛教,居民皆住石碉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势力强大,起兵攻击邻近各部落,清朝政府派张广泗率兵镇压,“久而无功”,乾隆杀张广泗。后又改用岳钟琪,莎罗奔出降,但久而复叛。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朝政府又派阿尔泰联合九土司攻大金川,大金川反与小金川等部共抗清兵。三十六年(1771年),清兵为大小金川土司所败,乾隆杀阿尔泰。清朝集中兵力,前后耗饷达7000万,至四十一年(1776年)才把大小金川压服 [272] 。清朝于该地设美诺厅(后改懋功县)、阿尔古厅,直接由四川省统辖,四川西北部诸土司也逐渐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对西南各族人民进行直接的管理,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改善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面貌,有利于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联系,因而也多少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朝的疆域 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内辖地除顺天府和盛京外,还包括称为本部的18行省和称为藩部的内蒙古、青海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新疆等地。清王朝的疆域北至恰克图,南至海南岛、西沙群岛,西至葱岭,东至外兴安岭、库页岛,已经成为一个幅员广阔、国势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国家。清王朝的建立和疆域的巩固,无论是对防止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或促进国内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发展,在客观上都有积极的意义。 5wMW07NzlKCuyfgPL9suFSlpJm0l5kyiYVQH+5v+dyEk9hqGpQ6b3hPvABszpH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