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秦 统一的专制国家的形成

一 秦始皇建立专制统治和巩固统一的活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

统一战争结束以后,秦王政立即着手进行集中权力的活动。他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统一的专制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他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显示统一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周代以来封国建藩的制度,与专制皇权和统一国家是不相容的,所以必须加以改变。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全面地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完全听命于中央和皇帝,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就确立了。

秦始皇把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由皇帝裁决。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监御史) [1] 。郡监直属中央的御史大夫。副贰郡守的是郡尉而非郡监。县按大小设令或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和调动。县下有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赋税诉讼,游徼掌治安。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称里正、里魁,以乡人强有力者为之。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有长。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

战国后期,秦国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 [2] ,以图加强统治。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 [3] 。这样,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不但便于国家的政治统治,而且也便于征发租赋兵徭。户籍制度从此成为国家把农民牢牢地固着在土地上进行统治和剥削的依据,成为国家“庶事之所自出” [4] 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的秦简,有《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和《封诊式》等法律文书,保存了秦孝公至秦王政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 [5] 。从中我们看到,秦律已具备了刑法、诉讼法、民法、军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方面的内容,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粮食贮存和发放、货币流通、市场交易、徭役征发、工程兴建、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物资账目、军队训练、战场纪律、后勤供应、战后奖惩等,都有具体规定。秦律处刑较重,体现了“重刑轻罪”的原则。对官吏的管理很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通行全境的法律 [6] ,并大力推行,使注重法治成为秦政的特色。

统治一个大国,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重点。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这是保证兵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在秦始皇陵侧发现的兵马俑坑,有武士俑数千件,还有战车战骑。兵马俑所反映的军阵规模之大,军容之盛,是秦军强大的表征。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这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而且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来辩护秦朝的法统。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依土、木、金、火、水这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色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宽六尺;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力求严酷,无“仁恩和义”;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即十月为岁首,等等。秦始皇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复杂的祭典以及封禅大典,不许臣民僭越。秦始皇在咸阳附近仿照关东诸国宫殿式样营建了许多宫殿,并修造富丽宏伟的阿房宫。在他看来,这些宫殿建筑不但是天下一统的象征,而且“端门四达,以制紫宫” [7] ,俨然是人间上帝的居处。他还在骊山预建陵寝,“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些措施除为了满足奢欲以外,还和他采用皇帝的名号一样,是要表示他在人间的权力无所不包,与上帝在天上的权力相当,从而向臣民灌输皇权神秘的观念。神秘的皇权观念,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

皇权的加强和神秘化,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体现专制皇权的官僚机构的建立,大大地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维持国家统一所不可少的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防止封建割据的措施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了防止割据势力的复辟,做了许多事情。他把缴获的六国武器和没收的民间武器加以销毁,在咸阳铸成12个各重千石的钟镰铜人。销兵器的事件发生在铜兵器转换为铁兵器的历史过程中,在客观上对这个过程起了促进作用 [8]

秦始皇把六国富豪和强宗12万户迁到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等地,使他们脱离乡土,以便监视。他又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尽可能消灭封建贵族依以割据的手段。为了控制广阔的国土,秦始皇还修建由首都咸阳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他自己多次顺着驰道巡游郡县,在很多地方刻石“纪功”,以示威强。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修筑由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堑山堙谷以通之。在西南地区,还修筑了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设官进行统治。

秦始皇对分裂割据的思想和政治倾向,也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当时的一些儒生、游士,希望割据局面复辟,他们“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引证《诗》、《书》、百家语,以古非今。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请求焚毁《诗》、《书》,消灭私学。秦始皇接受李斯如下的建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这样就发生了焚书事件。第二年,为秦始皇求仙药的方士有诽谤之言,又相邀逃亡,于是秦始皇派御史侦察咸阳的儒生方士,把其中被认为犯禁者四百六十多人坑死。焚书坑儒是野蛮残暴的事,对于古文献的保存和学术的传授,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在当时统一与分裂激烈斗争的年代里,秦始皇用这种手段来打击复活割据局面的思想,是他维护统治的有力措施。

整齐制度 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于国家的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却有差异。李斯受命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

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秦始皇又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9] 。他还规定六尺为步,240步为亩。

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在秦以后的社会中,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统一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割据的状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分裂还可能再现。虽然如此,秦始皇在历史条件所允许的限度内,开创了统一局面,并力图加以巩固,这就大大减少了割据战争,增强了抗拒外来侵略和周边各族统治者骚扰的力量,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秦始皇的统一事业,对中国历史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对匈奴和对越人的战争 匈奴人分布在蒙古高原上,战国末年以来,常向南方侵犯。全国统一以后,秦始皇派蒙恬率领秦军30万抗击匈奴。蒙恬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收河套以南地,以为44县,城河上为塞。秦朝军民还把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修复并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迄辽东的古代世界伟大工程之一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免遭游牧的匈奴人的侵袭。接着,秦又徙民几万家于河套。这对于边地的开垦和边防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境内的越人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分为闽越、南越、西瓯三个部分。闽越在今浙江、福建一带,南越在今广东,西瓯在今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以至于云南东南部。越人“断发文身,错臂左衽 [10] ”,依山傍海,从事渔猎和农业。西瓯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11]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率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越人一部分土地,置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二十六年,秦始皇“使尉屠睢发卒50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今湖南靖州境)之岭,一军守九嶷(今湖南江华境)之塞,一军处番禺(今广州)之都,一军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之界,一军结余干(今江西余干境)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 [12] 。秦军击败了闽越的抵抗,以其地置闽中郡(治今福建福州)。攻南越的秦军,也占领了番禺。只有西线的秦军遇到西瓯人顽强的抵抗。为了解决秦军转饷的困难,监禄率卒在湘水、漓水间开凿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的交通。在秦军和西瓯人的战斗中,西瓯君译吁宋和秦军统帅尉屠睢相继战死。三十三年,秦始皇又谪发内郡“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增援,征服了西瓯,在南越、西瓯故地及其相邻地区建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并继续征发人民前往戍守。这样,几十万北方农民就留在那里与越人杂居,共同开发珠江流域。

二 推翻秦朝的农民战争

秦代的急政 秦始皇的事业,是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完成的,这使秦的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色。

在秦统一以后的十几年中,秦始皇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完成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为了动员人力和筹集费用,秦始皇大大增加了租赋力役的征发,达到“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13] 的程度。据估计,当时当兵服役的人远远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1/3以上 [14] 。当兵服役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靠农民养活,这就出现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 [15] 的严重局面,大大动摇了秦的统治基础。为了强化专制国家的统治,秦朝又推行严刑峻法以镇压农民,并且把数十万农民变为官府的囚徒。

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也意味着把旧秦的土地私有制推行到东方六国旧境,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土地私有制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制度比较,是进步的。但地主凭借这个命令,不仅得以合法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用各种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农民却没有办法保障自己免于被剥夺。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农民出卖土地,成为无地或少地的人,不得不以“见税什五”的苛刻条件耕种豪民之田。农民的生活非常悲惨,他们经常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在地主剥削和暴吏酷刑的逼迫下,他们纷纷逃亡山林,举行暴动。

这种种情况说明,由于专制制度内在的矛盾,由于急政暴虐,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的同时,也造成了秦王朝倾覆的条件。所以西汉时的贾山谈到秦代“群盗满山”的情况时说:“秦皇帝身在之时,天下已坏矣,而弗自知也” [16]

公元前210年,二世皇帝即位。他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税民深者为明吏”,以“杀人众者为忠臣” [17] 。他令农民增交菽粟刍稾,自备粮食,转输至咸阳,供官吏、军队以至于狗马禽兽的需要。他继续修建阿房宫,继续发民远戍。徭役征发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困苦达于极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达到极其严重的程度,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一触即发的地步了。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一队开赴渔阳(今北京密云)的闾左戍卒900人,遇雨停留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境),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秦法“失期当斩”,这900戍卒面临着死刑的威胁。为了死里求生,他们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陈胜,阳城(今河南境)人,雇农出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农民。他们都是戍卒的屯长 [18] 。为了举行暴动,他们在帛上书写“陈胜王”三字,置鱼腹中,戍卒买鱼得书,传为怪异。为了提高陈胜在戍卒中的威望,吴广又在驻地旁丛祠中篝火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接着,陈胜、吴广率领戍卒,杀掉押送他们的将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公子扶苏和已故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农民反秦。附近农民纷纷斩木揭竿,投入暴动的队伍。农民军分兵东进,主力则向西进攻,连下今豫东、皖北的铚、酂、苦、柘、谯诸县。当他们推进到陈(今河南淮阳)的时候,已是一支数万人的声势浩大的队伍了。

在这支农民军的影响下,许多郡县的农民杀掉守令,响应陈胜;特别是在旧楚国境中,“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19] 。一些六国的旧贵族、游士、儒生,也都乘机来归,想利用农民的力量,达到旧贵族复辟的目的。游士张耳、陈余甚至劝陈胜派人“立六国后”,被陈胜断然拒绝了。陈胜自立为“张楚王”,分兵三路攻秦。吴广为“假王”,西击荥阳;武臣北进赵地;魏人周市攻魏地。吴广军在荥阳被阻,陈胜加派周文西击秦。

周文军很快发展到车千乘,卒数十万人,进抵关中的戏(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秦二世慌忙发修骊山陵墓的刑徒为兵,以少府章邯率兵应战,把周文军打败。

武臣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张耳、陈余怂恿下自立为赵王。陈胜为了顾全大局,勉强予以承认,并命他率兵西上,支援周文。武臣抗命不救周文,却派韩广略取燕地。韩广在燕地贵族的怂恿下,也自立为燕王。

周市进到旧魏南部和旧齐境内。齐旧贵族田儋自立为齐王,反击周市。周市在魏地立魏旧贵族魏咎为魏王,自为魏丞相,并派人到陈胜那里迎接魏咎。

旧贵族的势力很活跃,陈胜缺乏经验,决心不够,眼看着分裂局面形成了。陈胜周围也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

秦将章邯军连败周文,周文自杀。章邯又东逼荥阳,吴广部将田臧杀吴广,迎击章邯,一战败死。章邯进到陈,陈胜败退到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被叛徒庄贾杀死,陈县失守。陈胜部将吕臣率领一支“苍头军”英勇接战,收复陈县,处决了庄贾。陈胜作为反秦的先驱者,只有半年就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却被他激起,继续不断地冲击秦的统治。

楚汉之战 陈胜起兵后,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梁侄项羽在吴(今江苏苏州),杀掉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8000子弟渡江北上,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连战获胜。闽越贵族无诸和摇也率领族人,跟着秦番阳令吴芮反秦。原沛县亭长刘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泽,这时也袭击沛令起事,后归入项梁军中。项梁立楚怀王之孙为楚王,继续与秦军战斗。以后,项梁在定陶败死,秦章邯军转戈北上,渡河击赵。这时,代替蒙恬戍守朔方边塞的王离,也率大军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东出,包围了张耳和赵王歇驻守的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境)。楚王派宋义、项羽救赵,派刘邦西入关中。

宋义北至安阳,逗留不进。项羽杀宋义,引兵渡河,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天的食粮,表示决死。项羽军在赵地经过激战,当着畏懦的燕、齐等诸侯军的面解了巨鹿之围,威名大振,被推为诸侯上将军。以后,秦将章邯也率20万人向他投降了。

乘虚西进的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的灞水。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在公元前207年十月 [20] 向刘邦投降。刘邦废除秦的苛法,只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秦人拥护。

项羽听说刘邦已入咸阳,也立即率军入关,进驻鸿门。他依靠强大的军力,暂时压服了刘邦,进入咸阳,大肆烧杀掠夺。他在诸王并立的既成局面下,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他调整诸王土地,徙置诸故王于其原据地的边缘,而把自己的亲信封于各王国的善地为王。这样就并立着18个王国,受制于西楚霸王。项羽的这一措施不但不能收拾割据局面,反而加剧了分裂割据。不久齐国首先发难,诸侯混战再次爆发。

被项羽逼处巴蜀汉中一隅为汉王的刘邦,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乘机进入关中,陆续消灭了项羽用来阻塞他扩展势力的关中三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接着他领军东出,远袭彭城,但为项羽所败,退守于荥阳、成皋之间,与项羽相持。后来,刘邦巩固了关中后方,又联络反对项羽的力量,在一再失败之后,逐渐转为优势。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会攻项羽,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境),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同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

楚汉之战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王朝,但曾经是农民军领袖的刘邦和项羽,逐步转变为国家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的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 5KOm9itR/UmJNFsEcwjlUL2Jsmg97RPLBTGo8X4ZABET4Utjvm965roIXXgFskN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