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春秋

一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

周东迁和诸侯的强大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放弃镐京而迁都洛邑。从这年到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史上的春秋时代。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几国 [18] 。其中重要的是齐、晋、楚、秦、鲁、郑、宋、卫、陈、蔡、吴、越等国。

西周末年,关中因为受战争和灾荒的破坏而残破不堪,周统治者的实力也大为削弱,平王依仗晋、郑等诸侯的力量而东迁。

东迁后的周,起初尚占有今陕西东部到豫中一带的地方,后来有些土地被秦、虢等国割去,周的领土仅局限于洛阳周围几百里的范围之内。过去以封建从属关系而形成的统一纽带逐渐废弛,中原各诸侯国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纳贡。周王室由于贫弱而不得不放弃天子的尊严,向诸侯伸手去“求赙”、“求金”、“求车”。周实际上已和一个小国差不多,它不能对各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必须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东迁之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时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遂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取代。各个强国为了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争作霸主,故而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

齐桓公的霸业 齐在经济、文化上都较为先进,春秋时号称泱泱大国。公元前685年,齐襄公死,桓公继位,他任用管仲为辅佐。管仲整顿了齐国的内政,经济获得了发展,齐的国力大为充实。桓公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之后,便积极开展对外活动。首先是拉拢宋、鲁两国,接着把郑也争取到自己这边。这时戎狄势力很盛,对华夏的一些小国有极大的威胁。公元前661年,狄伐邢(今河北邢台)。公元前660年,狄又破卫(今河南淇县),卫只剩下遗民5000人。齐于是出兵救邢存卫,迁邢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迁卫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史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由于齐联合了华夏各国,击退了戎狄的进攻,把一些小国从戎狄的蹂躏下拯救出来,从而提高了齐在中原的威信。

南方的楚国,从武王到文王,不断向北发展,灭掉了邓、申、息等国。到成王时,楚的势力已逼近中原。这时由于齐开始称霸,故一向服属于楚的江、黄等小国转向于齐。楚当然不会甘休,于是连年伐郑,以此来对齐施加压力。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陈、卫诸国之师,讨伐追随于楚的蔡国,蔡溃败,齐于是伐楚。当时楚也很强,而且也不肯向齐示弱。最后双方结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齐这次虽然未能把楚压服,但楚北进的锋芒却受到了挫折。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又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参加盟会者有鲁、宋、郑、卫等国的代表,周天子也派人前往。这次盟会规定,凡同盟之国,互不侵伐,必须共同对付外敌。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遂成为中原的霸主。桓公死,诸子争立,齐国从此之后就失去了霸主的地位。齐称霸时间虽不长,但对于阻止戎狄和楚人的入侵中原还是起了一些作用。

晋文公的霸业 晋在春秋初年是很小的。晋建都于翼(今山西翼城),它的疆域包括今晋南和汾、浍流域一带。《国语》说晋国是“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晋西面有吕梁山,东面、南面有太行山和中条山,《左传》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于邻。”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晋和中原的交往是大有妨碍的。

晋在春秋初期的几十年间,内乱一直未停息。到公元前678年,武公才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而把晋统一起来。到献公时,他把原来晋国的一军改为二军以扩大兵力。随后灭掉了耿(今山西河津)、霍(今山西霍州)、魏(今山西芮城)三个小国,接着又灭虢(今河南陕县)、虞(今山西平陆)两国,晋的疆土开始从黄河北岸伸展到南岸。另外又占领了黄河以西的一些地方。晋开始强大起来。

献公死,诸子因争位而酿成内乱,相继在位的是碌碌无能的惠公和怀公,晋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在秦的援助下回国继位,他就是有名的晋文公。《左传》说他备尝“险阻艰难”,所以即位后能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并注意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经过文公的整顿,晋政权得到了巩固,并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

公元前635年,周王室发生了王子带之乱,周襄王出居郑以避难。晋文公出兵杀王子带,护送襄王回国。襄王为了酬谢文公的功劳,把阳樊、温、原和 茅之田(今河南济源、武陟一带)赐给晋国。文公兴兵勤王,不仅获得了土地,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晋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

自从齐霸中衰以后,楚又成为中原局势的支配力量,不仅鲁、郑等国都屈服于楚,甚至像齐这样的大国也受到楚的威胁。野心勃勃的晋文公,为了要称霸于中原,就必须先对付楚。

公元前633年,楚围宋,宋告急于晋。晋人先去侵伐楚的与国曹和卫,并将侵占到的曹、卫之田送给宋。楚遣使至晋,表示愿释宋围,但交换条件是晋也必须从曹、卫撤兵。而晋人私许曹、卫撤兵,使曹、卫背楚而从晋,晋又拘楚使以激怒楚。公元前632年,晋联合了秦、齐、宋,出兵车七百乘,与楚大战于城濮(今河南范县),楚人战败。晋文公和齐、鲁、宋、卫等七国之君盟于践土(在今河南原阳县境),并得到周王的策命。这年冬天,晋又会诸侯于温(今河南温县),周王也被召赴会,晋由于胜楚而跃升为中原的霸主。

文公死,襄公立。襄公依靠的是文公手下的一批老臣,晋并没有因为文公死而中断其霸业。

秦霸西戎 在晋称霸之时,秦也很想向东扩展自己的势力。晋文公刚死,秦穆公即乘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但在行经殽地时(河南渑池、洛宁一带),遭到晋伏兵的狙击,秦师全军覆灭,三帅都被晋俘获。公元前625年,秦伐晋,战于彭衙(今陕西白水),秦又战败。过了一年,秦穆公亲自率兵伐晋,渡过黄河后烧毁乘舟,晋人见秦有决一死战之心,不敢应战。这次秦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秦的国力终究不如晋,特别是秦东进的道路被晋牢牢地扼住,所以秦无法向东迈出一步。出于这种原因,秦只能转而致力于征服邻近的戎人,史称穆公“益国十二,遂霸西戎”。

楚庄王的霸业 在晋文、襄称霸期间,楚不敢与晋争锋,所以只能向邻近小国去寻衅。楚穆王时期,楚先后灭掉了江(今河南正阳)、六(今安徽六安)、蓼(今河南固始)等小国。晋襄公死后,晋国大权旁落于赵盾之手,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势力,在贵族中展开了兼并斗争,使得晋放松了它的争霸活动。楚穆王末年,范山向穆王说:“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晋的无暇外顾,给楚提供了到中原夺取霸权的机会。

穆王死,庄王立。庄王初年,楚国发生好几起贵族暴乱,与楚邻近的群蛮、百濮也都乘机进行骚扰,但不久都被庄王平息。庄王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左传》说他在内政方面作过一些改革,因而减少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摩擦。另外,在生产方面也有所发展,所谓“商农工贾,不败其业”,楚的国势为之一振。

公元前606年,庄王伐陆浑之戎,观兵于周郊,并派人向周王去问九鼎之轻重,以表示有吞周的意图。公元前598年,楚又攻破陈的国都。次年又兴兵围郑,郑被困三月才被楚攻破,郑降于楚。晋闻讯后,派大兵救郑。晋楚两军大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北),这时晋国政令不行,将帅不和,晋军为楚所败而狼狈逃归。公元前594年,楚又围宋达九月之久,宋向晋告急,晋畏楚而不敢出兵。这时宋、郑等国都屈服于楚,庄王便成为中原的霸主。

鞍之战和鄢陵之战 随着晋霸的中衰,和晋一向站在一边的齐,渐渐对晋产生藐视的态度。齐顷公时,齐一面和楚联结,一面不断对鲁、卫两国用兵。公元前589年,鲁、卫两国因不堪齐的侵伐而向晋乞师,晋派大军到靡笄山下(今山东长清),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师战败。齐和晋结盟,并答应归还所占鲁、卫的土地。这次战役的结局表明,晋仍是强大的,齐企图代替晋的霸主地位是难以实现的。

晋战胜齐,又引起了楚的不满,是年冬,楚以救齐为名而大兴兵。楚又举行盟会于蜀(今山东泰安),参与者有齐、秦、鲁、卫等十国,声势很盛。这时期晋不敢与楚争,楚也不敢攻晋,晋、楚基本上处于相持阶段。

公元前580年,晋厉公立,厉公很有重整晋国的意愿。他即位之初就打败了狄人和秦人。晋人一向称齐、秦、狄、楚为“四强”,而这时除楚之外,都为晋所制服。

公元前579年,晋、楚两国在华元的调停下议和,但两国都无诚意,只是矛盾的暂时缓和。到公元前576年,楚就首先不遵守盟约而向郑、卫进兵。次年,晋因为郑服于楚而伐郑,郑求救于楚,楚恭王亲率大军救郑。晋、楚两军大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楚战败而退兵。

晋的战胜,助长了厉公的骄傲情绪。他于公元前574年,“欲去群大夫”,杀掉了郤至、郤锜、郤犨,想以此来加强君权。但晋公室弱而卿大夫强的趋势已难以扭转,所以次年厉公又被栾书、中行偃所杀。

晋悼公复霸 晋厉公被杀之后,晋卿大夫之间的斗争渐渐缓和,故在悼公统治期间,晋势稍振。

悼公在对付戎人方面采纳魏绛和戎的策略,即用财物去骗取戎人的大片土地,以代替过去的军事杀伐。这样便可把兵力抽出来以加强对中原的争霸活动。

公元前571年,晋在虎牢(今河南汜水)筑城以逼郑。鄢陵之战以来,郑一直服从于楚。这时,郑经不住晋的压力而又倒向于晋。《左传》说悼公时“晋三驾而楚不敢与争”。这时晋、楚俱弱,但比较起来,晋略占优势,楚不敢与晋对抗,故而悼公能复霸。不过,晋的霸业,至此也接近于尾声了。

向戌弭兵 公元前546年,宋向戌继华元而提出弭兵之议,当时像晋、楚、齐、秦等大国都表示同意。是年六七月间,晋、楚、齐、秦、宋、卫、郑、鲁等十四国在宋都开弭兵之会。齐、秦是大国,邾、滕是齐、宋的属国,这四国不参与盟约。会上规定,晋、楚之从国必须交相见。就是说两国的仆从国必须既朝晋又朝楚,承认晋、楚为共同的霸主。霸业由两强来平分,这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不是两强势均力敌,这一现象是不会出现的。

弭兵之会以后的几十年中,由于两强力量接近于均衡,战争比以前减少了。

吴的强大和攻陷楚之郢都 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春秋前期和中原各国没什么来往,所以史书上缺乏有关吴的事迹。

公元前583年,晋采纳从楚逃亡到晋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植吴国以制楚。晋派巫臣到吴,把中原的乘车、射御、战阵教授给吴人,又“教之叛楚”。吴果然开始扰楚,属于楚的一些蛮夷,也渐被吴吞并。

公元前515年,吴公子光杀王僚而自立,即吴王阖闾。《左传》称阖闾与民“辛苦同之”,吴日益强盛。公元前512年,吴灭徐(今安徽泗县北),楚的卿大夫这时已感到吴将是楚不易对付的劲敌。

逃亡于吴的楚臣伍员受到阖闾的重用。他认为“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他建议吴王把吴军分成三部分,每次出一师以击楚,如此轮番的去扰楚,便可削弱楚人,而后以三军攻之,一定能把楚打败。吴王接受了这一计谋,果然,从楚昭王即位之后,“无岁不有吴师”,使楚疲于奔命。

公元前506年,吴大举攻楚,吴军溯淮而上,转战于小别山、大别山一带。吴与楚战于柏举(今湖北麻城),楚军失利。从攻楚以来吴五战皆捷,吴军遂攻入郢都(今湖北荆州),昭王奔于随(今湖北随州)。楚申包胥入秦乞师,秦襄公派兵车500乘以救楚。楚人在秦的援助下,把吴军逐出楚境。楚由于这次失败而失去了它强大的霸国地位。

吴伐越和越灭吴 与吴相毗邻的越国,乘吴忙于攻楚之际而经常去袭击吴。公元前496年,吴伐越,战于槜李(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负伤而卒。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败越于夫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而攻入越都。越王勾践率领5000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伍员要求夫差灭越以除心腹之患,但夫差因胜越而骄傲自满,不听伍员建议而许越议和。

吴胜越以后,自以为从此可无后顾之忧,故一心想到中原和齐、晋试比高下。公元前486年,吴人在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又开凿河道将长江、淮水连接起来,辟出一条通向宋、鲁的水道。

随着吴的强大,中原的鲁、邾等国都屈服于它。吴为了压服齐人,于公元前485年,派舟师从海上去伐齐。次年,吴又兴兵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齐军主帅国书被杀,吴俘获齐兵车达八百乘。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等国会于黄池(今河南封丘)。在会上吴与晋都争作霸主,晋由于国内内乱未止,故不敢与吴力争,吴夺得了霸主的位置。

《左传》说夫差时,“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他不恤民力,“视民如雠”。吴在争霸方面虽有所得逞,但连年劳师动众,造成了国内的空虚。

越王勾践战败以后,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越的国力渐渐恢复起来。而吴对此毫不警惕,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竟率精锐而出,使太子和老弱留守。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并杀死吴太子。夫差闻讯,匆匆赶回,与越议和。由于吴的长期穷兵黩武,民力凋敝不堪,难以和越对抗。公元前473年,越灭掉了吴。

勾践灭吴后,也步吴之后尘,以兵北渡淮,会齐、晋诸侯于徐州,越兵横行于江淮以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关系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春秋时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和他们相毗邻的或是错杂居住的则被称为戎狄蛮夷。

戎和狄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其北面。北戎、山戎在今河北或辽宁一带。姜戎、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境内,后来被迁徙到今河南中部。狄分为白狄、赤狄。白狄在今陕西境,白狄别种的鲜虞、肥、鼓三国在今河北西部。赤狄有潞氏、留吁、铎辰、东山皋落氏、廧咎如,大约都在今晋东南。夷分布于今江淮流域或沿海等地,如齐的东面有莱夷,淮、泗流域有淮夷。楚的南面有群蛮、百濮。

据古文献记载,不少戎狄的生活方式以至语言、礼俗都和华夏人不同,如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被发左衽”似是戎狄人普遍的习俗。有些戎狄和华夏并无种族上的差异,如姬姓、姜姓之戎,他们和周人本是同族之人。他们之所以被周人看作戎人,原因就是他们文化上落后于周人。

春秋早期,戎狄势力颇盛,华夏各小国固然受到较大威胁,就连晋、齐等大国同样也遭到戎狄人的侵伐。春秋中期后,华夏各国日益强大,许多戎狄蛮夷被他们征服和吞并。在今陕西境内的许多西戎被秦所灭,赤狄、白狄大多被晋所灭。齐灭莱夷,大部分淮夷小国被楚、鲁所灭。楚还吞并了南方蛮族所建立的小国或部落。军事上的征服,使一些戎狄蛮夷被强制接受较为先进的华夏文化。到春秋末,大多数居住在中原或靠近中原的各族逐渐地融合于华夏族,华夷之间的差别、界限也就渐渐地泯灭了。

二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贵族与庶人 春秋时各国都按宗法关系而进行分封,故而受封地者多为公族出身的卿大夫。受田的多少依封建等级的高低而定,如晋国之制,卿受“一旅之田”,一旅之田为500顷。上大夫受“一卒之田” [19] ,一卒之田为100顷。卫国的制度是卿可得百邑之封 [20] 。卿大夫除受封地之外,还可因功而得到赏田。《左传》有关这方面的记载较多,如郑君因子展、子产破陈有功而赏赐他们几个邑。宋君赏向戌60邑。当时国君也可从卿大夫手中把土地收回,另外,卿大夫抢夺别人田地之事也很多,如鲁闵公之傅“夺卜 田”,晋国“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 [21] 。当时土地还没有成为商品,所以买卖田地的情形还未出现。

卿大夫在自己采邑内,具有生杀予夺之权。他们任命家臣为邑宰去治理采邑,可以派宰去杀死有罪的家族成员。采邑内设有武装组织,任命司马或马正去管理。晋国的韩氏、羊舌氏两家的封地达九县之多,每县都可以出100辆兵车。

采邑内也有手工业和商业。鲁国叔孙氏的郈邑中有管理手工业、商业的工师和贾正 [22] 。卿大夫从国君那里获得土地,因此他们也必须为国君尽一定的义务,除了要向国君交纳贡税之外,还得为国君提供军队和粮草。

在采邑中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是庶人或小人。他们要为“君子”去耕种公田以提供徭役租。《国语》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正反映出当时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庶人除了种公田之外,还有许多沉重的徭役负担。各国国君为了筑城和修建宫室台榭,都要征调大量的庶人去服劳役,为此而“妨于农收”的事,当时是经常有的。农人有不堪压迫而沦为盗贼的,也有被迫而组织武装暴动的。

田制和税制的变化 春秋时期,田亩制度基本上沿袭自西周。《左传》说楚国是“井衍沃”,即在平原地区划成许多的井田。经济上先进的齐、郑等中原国家,也同样保存着井田制。《国语·齐语》说:“陵阜陆瑾,井田畴均,则民不憾。”子产治郑,实行“田有封洫,庐井有伍”。这些例子表明,管理好井田,成为施政内容的不可缺少部分。可见,这种田制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春秋时期土地利用率方面较过去有了提高。西周时耕地连种几年就要弃置不用而另换新地。春秋中叶开始,实行自辕其处的辕田制,即农民无须换土易居,而仅在自己小片田地上分区休耕即可。

春秋早期,还是“藉田以力而砥其远迩”。所谓“藉田以力”,就是指农人在种私田之外,还须共耕公田,提供力役地租。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种公田一事愈来愈行不通了。《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甫田即公田。公田中长满了野草,说明由于农人的消极怠工,公田荒芜的现象日趋严重。

随着农民种私田积极性的提高,共耕公田的做法逐渐被废弃了,而是按农民实际的耕地面积来收取实物税。如齐桓公时,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把私田分成等级以征税。公元前594年,鲁国宣布“初税亩”,即履亩而税,取代传统的“藉田以力”的徭役租。过去农民除耕作公田外,很少与国家发生关系。现在随着国、野的逐渐泯灭,国家除了要对农民履亩征税,还要农民承担兵役。国家对人口、土地的控制逐渐加强了。

工商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对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独立富商的出现,是春秋时期工商业较过去有了进步的重要标志。春秋晚期,晋国都城绛的富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23] 。特别到春秋末年,民间的富商日益增多,如越大夫范蠡弃官后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孔子弟子子贡经商于曹、鲁之间,“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24] 。由于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流人市场增多。旧的“工商食官”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故而民间独立的商人应运而生。

与商人阶层出现的同时,是金属铸币的开始铸造、使用。春秋晚期,周景王嫌钱轻而铸大钱。在山西侯马春秋末晋的遗址中,发现有铸作钱币的作坊。早先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海贝、计量铜块,到春秋末不得不让位于金属钱币。

三 西周、春秋的文化

孔子及儒家学派 春秋末期,宗法制度已走向崩溃,世秉国政的公族已越来越腐朽和无能。出身于较低层贵族的士,开始在政治、文化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礼坏乐崩,一些能顺应当时需要的学说思想产生出来。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早期社会中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是信神和畏天命的,表明他未能摆脱西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天命鬼神又持怀疑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并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的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一贯传统。

孔子对周礼很重视,把西周看做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而不是全部照搬,但他对古代仍是比较向往的。

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仁的思想是其重要的核心部分。仁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所谓仁就是“爱人”,他认为仁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

在政治观点方面,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杀的手段统治人民。他提倡“为政以德”,即试图用德化的方法来使人民在统治者面前能够俯首听命。

孔子一生中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自己是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而且是“学而不厌”,对学生是“诲人不倦”。他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作风。他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使得许多出身非高贵的人也可获得文化知识。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尚书》《春秋》《诗经》 今文《尚书》28篇,其中有少数成书于战国,其余的均为西周和春秋时的作品。《尚书》是周王及诸侯的命令、文告一类的文书,是铜器铭文以外的最古老的散文,其中保存着不少古史材料。

春秋时鲁国官修的《春秋》,是流传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它通过极为简练的文字,概括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并表示出作者对这些事件的褒贬。《春秋》对于后世历史编写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诗经》是一部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总集,里面共收诗305篇。《周颂》、《鲁颂》、《商颂》为庙堂诗歌,《小雅》、《大雅》多出于贵族、官吏之手。15国风中有贵族的作品,但以民歌为多。《周颂》和《小雅》、《大雅》产生于西周,其余的多为春秋时作品。《诗经》内容包罗甚广,从祭祀、征伐到民间的恋爱、劳动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成为它所选择的题材。《诗经》是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文学作品。 1RdD2luoSMkoYZtFG+6BBvVh3nn4Zwgxav+kmiluadFEJLrmdjEnKKZPqUDfyVa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