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999年我师从李文中教授读硕士,开始接触语料库,2002年又有幸拜入杨惠中先生门下攻读博士,此生注定与语料库语言学结下不解之缘。二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我在探索语料库语言学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所幸,求索之路不孤单,始终有良师益友相随相伴。回头看,这二十年努力做好两件事,一件是学习者语言研究,另一件是语料库短语学研究,两件事又密切关联。这期间,我主持过国家社科项目的建设,出版过2本专著,发表过一些文章,但收获更多的来自于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疑惑与感悟。现在,我从中梳理出三个问题,付诸于文字,就教于方家,并借此激励自己,怀揣感恩,奋斗岁月不蹉跎,继续在探索语料库语言学的道路上前行。

一、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三问

1. 是坚守阵地还是另辟战场?

20世纪下半叶,形式主义语言学盛行,乔姆斯基学说风靡世界,吸引了众多追随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建设大型电子语料库成为可能,并由此引发了语言学研究领域具有革命意义的改变——语言研究开始重视对大量真实语言数据的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异军突起。历经四十年风雨,研究队伍逐渐壮大,语料库的价值日益彰显。但针对语料库语言学的质疑声也是屡见不鲜,例如,最早乔姆斯基(Chomsky,1962:159)曾批判语料库语言学描写真实语言是一种扭曲,2008年在“训练营论战”(bootcamp debate)(梁茂成,2012;甄凤超,2018)中,许多学者组团向语料库语言学发出诘难,语料库纯属一种方法的言论铺天盖地。一时间,语料库语言学仿佛面临“变则兴,不变则衰”的抉择。

在语料库语言学发展历程中,有两所大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是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另一个是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它们所开展的语料库研究既关联,又风格迥异。我们往往会狭隘地将语料库语言学划分成两个派别——伯明翰学派和兰卡斯特学派,前者致力于语料库语言学本体研究,后者则在语料库应用研究上开疆拓土,且各自都拥有一批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学者。但是,作为现代语料库语言学的奠基人,辛克莱(John Sinclair)教授曾表示反对这种所谓的学派标签,其言外之意是不必过分强调本体与应用的区分。但似乎总有人不愿接受这种观点,固执地坚持语料库只是方法的思想,“只有将语料库的方法应用到语料库语言学之外的研究中,语料库语言学才能获益,也惟有如此,才能提升语料库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领域中的能见度”(Gries,2010:328)。

我们在反复推敲辛克莱的用意之后豁然开朗:语料库语言学本体研究是内核,应用研究是外延,没有内核的支撑,外延的拓展会受限,而没了外延,内核会变成孤岛,失去成长所需的养分。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要坚信内核研究的重要性,要坚守这个研究阵地,把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同时要胸襟宽阔,在跨学科的应用中不断开拓。语料库语言学本体与应用研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方能行稳致远。

2. 如何在前人研究的缝隙中寻找突破?

做学术研究,贵在创新,难亦在创新,尤其是理论创新。几乎每一位年轻学者在科研之路上都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经过“慎重”思考,选择了一个研究话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已经有许多人做过类似研究,于是对课题的价值产生了怀疑,甚至放弃,重现开始寻找新的课题,如此这般,在不断选择与放弃中走了许多弯路。那么问题来了,所谓创新是否一定要有全新的研究课题?研究一些所谓的老话题还能否做出新意?

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人员似乎也有这样的困惑。语料库语言学归属于描写语言学的范畴,弗斯(J. R. Firth)曾旗帜鲜明地指出,描写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分析意义。语料库语言学继承并发展了弗斯思想,将意义描写聚焦在短语单位上,于是衍生出语料库短语学,这是现代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贡献之一。相关研究颇丰,包括搭配、搭配框架、词束、扩展意义单位、语块、语义序列、同现词列、意义移变单位等,仅术语就多达五十几个(Wray,2002),更不用说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了。我们不禁会问,短语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是否已被研究透彻?语料库短语学研究还有多大的创新空间?

要创新,就要学会在前人研究的缝隙中寻找突破点。其实,短语也不是语料库语言学的新发现,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语言学家关注了短语,但语料库语言学赋予短语研究新的生命力,短语成为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是,该研究领域仍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其中不乏一些基础问题。例如,什么是意义单位?意义单位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什么?意义单位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各种类型的短语研究之间有何关联?如何用局部语法的概念来描写意义单位?类似问题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这些问题共同说明了一点,前人的研究,只要不盖棺定论,就必然存在缝隙,并且能够从缝隙中找到新的发展,乃至突破。

为了实现突破与创新,首先要认真研读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掌握研究的来龙去脉;其次,要学会为他人研究把脉,不仅了解业已解决了的问题,而且要清楚尚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再次,要树立学术自信,不盲目跟风,有胆有识,敢于挑战学术权威。若具备这些条件,创新则会水到渠成。

3. 短语分析理论是否具有普适性?

辛克莱的学术思想之所以迷人,在于他从一开始就设计了短语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并一以贯之。他的思想几乎没有任何前后矛盾之处,从搭配开始,经过词项、扩展意义单位、意义移变单位,到局部语法,在探索意义单位的道路上,像是剥开洋葱的皮,层层深入,又一脉相承,这在语言学界还是极为罕见的。每每研读辛克莱的文献,无不为其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严谨的论述所折服,但同时也会不揣浅陋,就其提出的观点做深入思考,以获取一些学术研究的灵感。

辛克莱毕其一生的努力都在探索短语单位,最后他振臂高呼:“短语,全部是短语,除了短语没有别的”(Sinclair,2008b),话语中流露出欣喜与豪情。感动之余,我们也会产生疑问,毕竟辛克莱的研究发现主要是基于英语,而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其他语言是否与英语一样,都具有短语的重要特性?辛克莱描写短语意义单位的理论框架和方法途径是否也适用于分析其他语言呢?

弗斯(Firth,1957:190)曾经指出:“描写语法之目的,在于描绘一个通用的语法理论框架,适用于对个别语言的描写,而非创建所谓的普遍语法,通用于对所有语言的解释。”言外之意,实则不存在所谓普遍语法。语料库语言学继承弗斯思想,基于对大量英语语料的描写分析,描绘出短语分析理论,但是该理论框架是否如弗斯所言,可适用于对其他语言的描写,尚待考证。就目前出现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短语分析理论大有可为。

二、内容简介

2010年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访学期间,结识了托伊伯特(Wolfgang Teubert)教授,之后他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一次交谈中,他提出可以尝试把配价语法(valency grammar)应用到短语分析理论,能够适当解决目前短语结构分析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告知他的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英德配价句型结构的对比分析。之后,我开始考虑这个研究课题,查阅文献后发现,配价语法在法语、德语、汉语语言研究中颇受关注,但英语的配价语法研究却很少,用于短语分析更是廖如晨星。把配价语法的部分内容应用于短语分析,并开展跨语言的对比研究,应该是个不错的选题。这些年我的学术研究工作始终围绕该选题展开,期间也曾有过困惑和彷徨,所幸,撰写的几篇有关配价的拙文在国内外语类重要刊物上发表,这鼓励我继续前行,最终完成了这部拙作。

书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重点探讨了我对语料库语言学的“根基”的认识。第二、三章是文献回顾部分,分别对语料库短语学以及配价语法进行述评。从第四章开始,以不同角度阐释短语的配价型式。第四章基于对短语分析路径中几个有待商榷的问题的思考,建构了短语的配价型式的描写框架,并以英语动词和名词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探讨了短语的配价型式与意义以及功能的关系。第六章把短语配价型式与扩展意义单位分析结合,探讨配价型式对意义单位分析的价值,尤其是能够帮助明确意义单位的边界。第七章从翻译单位角度切入,重点开展英汉短语配价型式的对比分析,目的是验证短语配价型式分析理论是否具有普适性。第八章探讨了学习者英语中的配价型式,采取的研究范式是多维度中介语对比分析,包括两种不同水平、十个不同母语背景以及目的语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的广泛对比。第九章在短语配价型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搭配配价的概念与算法,并进行实证分析。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可以继续拓展,又彼此关联,逐渐深入。

古人云,“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又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完成这部拙作,只是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尚有更广的研究空间。另外,书中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难免偏颇和不周全,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斧正。但如果从事相关研究者能从书中得到一丝启发,那当是意外收获。

三、致谢

由衷感谢导师杨惠中先生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在做博士论文期间,先生就启发我开展语块研究,一直以来,他的鼓励是我坚持的动力。由衷感谢导师李文中教授,他是我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由衷感谢卫乃兴教授,在我攻读博士期间以及之后的科研工作中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他的严格的学术训练使我受益终身。此外,还要感谢《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教授给予我的信任与支持。

在这些年的科研工作中,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事朋友们都给予我支持与帮助,此处表示衷心感谢。另外,还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部的老师们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的支持。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默默付出和全力支持,才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顺利完成这项研究。

甄凤超
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 8WadvB1l+1CNt0EC0aXV7XmcQF8g5LgM7eAMsPHnVUZa8N2XLm7nR0aCkLkNaT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