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效率来自合理的社会分工

一天,秀才、木匠和农夫三个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木匠认为自己是手艺人,秀才认为自己是读书人,他们都瞧不起靠种田为生的“泥腿子”。

木匠对秀才客气道:“我斧来砍,刨来盖,做的桌椅人人爱,先生你请菜快请菜!”

秀才听了木匠的话非常高兴,马上回敬说:“我笔来写,纸来盖,做的文章人人爱,师傅你请莱快请菜!”

木匠和秀才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恭维,把农夫冷落在一旁不理不睬。农夫越想越气,就大声地说道:“我犁来翻,耙来盖,种出的五谷人人爱,你敢不吃我的饭,我就敢不吃你的菜!”

听了农夫的这番话,秀才和木匠感到自己失礼,赶紧向他道歉,并请他同桌吃菜。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进行分工合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分工有所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

经济学中所谓的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经济商品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而且社会分工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社会进行分工之后,一个人从事某一种劳动的时间就会比较长,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就会有所提高,使劳动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益也有所提高。所以,社会分工使社会经济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方面是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各个部门的经济规模化,并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社会分工使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依赖,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

社会分工出现之后,便出现了个人产品供给单一化和产品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此时在不同的分工者之间形成了互为供给者和需求者的经济关系,所以说社会分工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商品交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物物交换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

1、物物交换阶段,即商品——商品(W——W)。物品和物品之间的交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这种交换方式很难对商品的价值进行充分、准确的衡量,所以,也就很难进行等价交换;另外,交换双方必须同时需要对方的产品,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比如,你需要一个鸡腿,而拥有鸡腿的人向你提出,交换鸡腿的条件是你必须给他一本早已失传的武功秘籍,除非你刚好也有那本武功秘籍,否则你就不可能从他手中拿到鸡腿。这种交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即商品——货币——商品(W——G——W)。

这一商品交换形式的出现,使商品交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突破了商品交换的时空限制,使商品交换的双方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交换活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促进了经济的横向联系,使商品交换的范围扩大化,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孕育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G——W——G)。商人的出现,使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空间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从而节约了生产者用于交换的时间和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所以说,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只有进行合理的分工,才能够提高劳动的效率,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ki+oaVKQu7Kc16KuhY8keXXfK2TtiXRKR93hEva7+xTwBYbyf/mRbfhEJXDDp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