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是出了名的吝啬,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饭,荷兰人总是各付各的钱。因此,才有人用“让我们做荷兰人”这样的俗语,来形容他们的吝啬。关于荷兰人,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荷兰人和一个比利时人一起驾车去郊区旅游。路途中,荷兰人对比利时人说:“我送你一样东西吧!”
比利时人很是吃惊,荷兰人向来吝啬,今天怎么舍得破费了,所以赶忙答道:“好呀,那太感谢您了!”
这时,荷兰人轻轻地把车窗摇下,用手扇了扇空气,然后对比利时人说:“送给你,这空气真新鲜呀!”
荷兰人的吝啬还真是夸张,就连送朋友礼物也是送免费的东西。在经济学上,所有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类,即免费品和经济品。所谓的免费品是指那些不需要付出费用就可以得到的商品。比如,我们身边的阳光、空气等,这些东西不需要给需求者进行配给,就可以得到,因此,他们在市场中的价格为零,每个人不需要花钱就可以享用到。而经济品是指数量稀缺,必须通过收取一个适合的价格才会配给的商品。在这个社会上,除了免费品以外,都属于需要收费的经济品,要想获得它们就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
我们常常用吝啬来形容一个人小气,甚至把那些不舍得花钱的人称之为“吝啬鬼”。其实吝啬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在面对一种自己需求而又稀缺的东西时,每一个人都是吝啬的,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我们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天生都是利己的,只不过每一个人利己的程度不同,有些人是损人利己;有些人是利己而不损人;还有一些思想高尚的人,他们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作出“损己而利人”的行为。
总之,吝啬是因为某种物质稀缺而造成的,是资源稀缺下形成的产物。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乌托邦”的社会中,所有的东西都像空气和阳光一样,不需要你花一分钱就可以尽情地享用,就算世界上最吝啬的人,也会变成一位慷慨、大方的天使。
假如社会上所有物品的价格都是零,市场和交易也就不存在了,我们所谓的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毫无意义的学科。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伊甸园的天使,我们也没有生活在“乌托邦”那种按需分配的国度,我们需要的很多物品都必须用货币来换取,所以我们用到的很多物品,都存在着经济价值。
一个人拥有货币的数量,决定着他占有经济产品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的大方和吝啬,所以说,在人类的社会中,货币是经济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