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GDP与两坨狗屎

两位兄弟相称的经济学家去公园散步,在路上发现一坨狗屎。师兄对师弟说:“你如果把这坨狗屎吃了,我就给你5000万。”师弟一听这么容易就可以赚到5000万,在心里安慰自己说:“屎是臭了点,但是我可以轻松挣到5000万,大不了拿到钱后去医院洗胃了。”于是就真的把狗屎吃了。

两个人继续向前走,但他们的心里都有些不平衡,师兄想:“我白白损失了5000万,什么都没有捞到。”师弟虽说赚到了5000万,但是吃屎的滋味确实不好,再说了,如果这件事传了出去,自己在面子上也挂不住。这时,刚好又发现了一坨屎,还冒着热气,师弟发现寻找心里平衡的机会到了,于是就对师兄说:“如果你把这坨屎吃了,我也给你5000万。”师兄正在心疼自己损失的5000万,一听说有机会把自己损失的5000万挣回来,就对自己说:“吃一坨狗屎有什么难的,师弟不也吃了吗?”于是也吃掉了那坨狗屎。

顷刻,两个人抱头痛哭道:“我们一人吃了一坨狗屎,却一分钱没有挣到。”于是就向自己的教授寻求安慰,教授听到后激动地说:“应该高兴才对,你们仅仅吃了两坨狗屎,却为咱们国家创造了1亿的GDP。”

GDP究竟是什么玩意儿?GDP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中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GDP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值。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我们把这个笑话和经济学联系到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对这个笑话有着不同的解读。

解读一:

在这笑话中,两个经济学家的吃屎行为给国家创造了1个亿的GDP,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却不知道政府会不会进行统计;其次,如果说这两个人每人吃一坨屎的开价不是5000万,而是一个亿,那为国家创造的就不是1个亿的GDP,而是2个亿的GDP。在这次交易中,吃屎这一行为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因为狗屎还是原来的狗屎,人还是那两个人,只不过在价格上发生了变化而已。

结论:1、GDP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具有商品交换的过程,二是政府愿意把它统计进来;2、GDP的大小只与商品的交换有关,而与财富的创造无关,财富创造只是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性。就像一种产品,首先要有人把它生产出来,然后还需要把它用于交换,只有这两样种行为都发生,才能使产品称之为商品。比如,农民自给自足,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就没有进行商品交换,所以农民自己吃掉的粮食就不能称之为商品,也没有为国家创造GDP。3、GDP与社会财富以及人民福利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GDP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可以举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在一个城市,公共厕所是不收费的,上公共厕所就没有发生商品交换行为,所以它就不存在价格,也就不会计入GDP。一旦公共厕所开始收费,如果你要上厕所,就需要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就产生了GDP,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公共厕所由免费变成收费,GDP增加了,而是你所得的福利增加了吗?没有。在这里我们可以顺便说一句,很多国家是通过公共产品的私有化加来加速GDP的快速增长,比如医疗、教育、公路等公有化产品转化为私有产品,虽然社会的财富总额没有增加,却实现了GDP的大幅度增加。

解读二:

在这个笑话中,第一个人吃了一坨屎,得到了5000万,如果这个人只想出2000万的价格让对方也是一坨狗屎,刚好对方也接受了,这就产生了一种不平等的交换,这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也就是说,这一行为产生了7000万的GDP,3000万的差额就成了先吃屎那个人所获得的利润。

结论:1、利润是由不平等交换产生的,而形成不平等交换的原因是因为交换地位的不对等;2、产品交换所产生利润的多少与价值的创造无关,跟商品本身的成本也无关。再生品交换的过程中,成本代表过去,价格代表现在,利润代表未来。3、商品的不平等交换造成了社会福利的不平均分配,这是系统(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解读三:

第一个人吃了一坨狗屎,得到了5000万。他们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又发现了一坨狗屎。已经吃过狗屎的这个人想:“反正我已经吃过一次狗屎了,再多吃一次也无所谓了。”于是就对另一个人说:“如果你再给我5000万,我把这坨狗屎也吃掉。”对方考虑到吃屎的表演自己已经看过了,再出5000万看第二次表演有些不值得,只肯出1000万的价格,最后以1000万的价格成交。

在交易的过程中,产生了6000万的GDP。同样吃了两坨屎,屎是和原来一样的屎,吃的人还是原来的人,看的人也是原来的人,为什么第一次是5000万的交易,第二次却成了1000万。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要想真正明白“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意思,我们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卖馒头和买馒头的交易过程中,对于卖馒头的人来说,每一个馒头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价格是一样的。而对于买馒头的人来说,每一个馒头都是主观存在的,在填饱肚子的过程中,第一个馒头的效用最大,最后一个馒头的效用最小。对于这些馒头来说,哪一个馒头是第一个,哪一个馒头是最后一个,这要靠吃馒头人的主观来决定的,这就是劳动价值理论和效用价值理论的不同点。在封闭的体系中,比如只有一个卖馒头的人和一个买馒头的人,最后的一个馒头就是最后的一个,但如果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那最后的馒头对于另一个人可能是第一个。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存在是合理的,但未必是真理。” AJ4UXXo2ihD5YlVQ10NCF5lV5WlRejkRoSafoyUZ72aI6Zrws6wnkp6mZYNHB/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