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生与存在

从我们降生到人世间,甚至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人性化的过程便开始了。推动这一过程的要素有两个。其中一个要素,很显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或者是与一个担任母亲角色的人的关系。她与我们说话、注视我们、怀抱我们、喂养我们、抚摸我们、爱我们。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史毕兹(René Spitz)通过一个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二战期间,伦敦的一些婴儿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被安排离开城市,被迫与母亲分离,而这些婴儿随后全部死去。

另一个推动孩子人性化过程的要素也非常重要,即群体接纳。首个群体是家族,孩子被家族接纳并认可。要知道,第一眼看孩子的目光是非常重要的。“她长得像她的姑姑。”“他和他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的鼻子像爷爷。”这些话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它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孩子被纳入群体的一个仪式。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会在这个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家族对孩子的存在负有责任。

另一个关键的仪式是给孩子取名字:家人给孩子取一个名字,有时还会取两个。现在父母通常会给孩子取一个心仪的名字,用作日常称呼,同时还会取一个小名,这个名字大多是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爱称。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到市政府办理新生儿登记手续,如此一来,孩子就拥有了市民身份和国籍。另外,还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也可以作为存在的补充证明。

所有这些仪式都是为了让我们从出生起就与一些群体联系起来,而这些群体会赋予我们一个身份。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鲍里斯·西瑞尼克(Boris Cyrulnik)通过观察证实了这一阶段的重要性。鲍里斯发现,在罗马尼亚的几所孤儿院中,一些孩子虽然有固定的人照看,被给予关怀和温暖,但他们没有被群体接纳。人类化的过程中缺少这一环节,这些孩子在精神上也就无法健康成长。

因此,孩子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得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孩子与他人建立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与身边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与家族或社会群体建立的关系,等等。在父母的目光下,在社会的支持下,我们得以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学着存在。 /B/9HryMR5oJcG62ZFzSi81NioRK+7dqQWBEby9FOitB/VFCfBmnu3Kk0SIG4D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