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儒林外史》是我国杰出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清人吴敬梓著。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别署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祖辈在明清之际曾“家门鼎盛”。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幼即颖悟,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精《文选》,诗赋援笔立就。23岁父丧后,遗产多为族人瓜分侵夺。又因不善治生,生性豪迈,常仗义疏财,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雍正十一年(1733)移家南京秦淮河畔,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晚年穷困潦倒,最后客死扬州。

吴敬梓生长在名门望族,然家族日益破落,中年后又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他在家乡全椒县、苏北赣榆县(其父任职之地)、南京都曾久住,到过扬州、安庆、芜湖等城市,广泛接触了士大夫及其他各阶层人物。他看到的各种嘴脸,感受的人情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非常丰富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体察现实的敏锐感觉和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凭借着丰富的生活基础和卓越的艺术认识,他创作出了《儒林外史》这部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

《儒林外史》假托描写明代故事,除了“楔子”是写元明易代时的王冕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末年写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其实,小说所展示的却是清代中叶(18世纪)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儒林外史》通过刻画各种类型封建士人的形象,揭露了他们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精神面貌,暴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与黑暗,并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作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小说语言精练,富有表现力,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蹙而能谐,婉而多讽”(《中国小说史略》),因而成为我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现在,它已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此次点校,以卧闲草堂本为底本,以潘氏抄本、群玉斋本、申报馆两次排印本为主校本,以齐省堂增订本、亚东本为参校本。各本有异于底本处,参酌去取。错讹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NKDZK+v5RIpRyAhwNhIyie0yD7CacmEMtkGKda7p7uvXglTTpVmDLAEzKQ8ZGA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