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回
|
|
贾政生日那天,宁、荣二府的人都来庆贺。正热闹时,门吏来报:“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传旨。”
夏老爷走进大厅,宣示口谕:“奉特旨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贾政连忙换了朝服进宫。足有两个时辰,赖大等三四个管家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咱们家大小姐被晋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老爷速请老太太、太太们去谢恩。”
皇上还降旨,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准许妃嫔回家省亲,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贾赦、贾政从此日夜不闲,察看地形,画出省亲殿宇图,齐集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拆了宁国府会芳园的墙垣阁楼,接入荣国府的东院。
元妃省亲别院轰轰烈烈地开工了。
贾府天天忙乱,直到十月才准备完毕。
贾政上朝奏本。皇上下旨:明年正月十五日贵妃省亲。
正月十五,这天五更光景,贾母等有爵位的一千人都按品级穿戴整齐,贾赦等男亲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女亲在荣国府大门外迎候。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位太监来报,说是元妃到天黑后才能来。
晚上,外面响起马蹄声,十多个太监赶来,拍手传信:贵妃就要到了。
不久,一对对龙锦凤旗、雉羽宫扇,又有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是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相继过来,随后是一队队手捧贵妃专用品的执事太监走来,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金顶金黄绣凤銮轿,缓缓而来。
贾母等慌忙跪迎銮轿,进了大门,在东面的一座院落前停下,太监跪请元妃下轿更衣,抬轿入门。太监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元春下轿。
园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灯光相映,乐细声喧。
元妃下轿,见两岸彩灯都是水晶玻璃的,树枝上扎满了绫罗绸缎做的花,船上有各种盆景灯。
船人一石港,上有一灯匾,现出“蓼汀花溆”四字。元春说:…花溆’就好,何必‘蓼汀’。”太监报与贾政,立即撤下“蓼汀”二字。
船到岸边,元春下船上轿,见前面石牌坊上写着“天仙宝境”,忙命人换上“省亲别墅”四字。
一行人来到行官,献过三次茶,元春更衣,乘了省亲车驾,去贾母上房行家礼,贾母等忙跪下止住。
元春泪流满面,一手搀着王夫人,一手搀着贾母,三人相对而泣,一时说不出话来。
站在周围的人也都忍不住热泪滚滚。元春又传谕,请薛姨妈、宝钗来见,她原来的丫头们也来拜见。
母女姐妹叙些久别情景、家务私事。
贾政在帘外问安,元春在内答礼。贾政说:“园中所有亭台轩馆,都是宝玉题名,如有一二处可取的,请即赐名。”
元春传宝玉来见。
宝玉行了国礼。
元春把他揽在怀里,抚摩着他的头,说:“比以前长高了好些……”一语未完,泪如雨下。
尤氏、凤姐等来报:“请贵妃游幸。”
元春起身,命宝玉领路,大家步至园内,游览了“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她称赞后说:“以后不可太奢华过分。”
元春题园总名为“大观园”;又将“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等等。
元春题完名后.还特地吩咐将这些地方分给姐妹居住。
接着众姐妹又分别题诗作匾。元春题了一首七言绝句,让众姐妹也一人题一诗一匾。又命探春把刚才所有的诗用彩笺誊录。贾政等看了,称赞不已。
女戏子在楼下等候,一个太监来拿戏单与十二人的花名册,一会儿点了《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四出戏。
太监跪启:“赏赐物品备齐。”呈上单子。
元春看了,命从贾母起,宁、荣二府的亲人依辈分赏赐各种物品,又赏了各人的奶娘、丫鬟及掌灯、厨役、优伶百戏与各项人役。
大家谢了恩。
太监说:“已到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元春热泪滚滚,依依不舍地告别亲人,上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