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余任天(1908—1984)

余任天,生于1908年11月9日(农历戊申年十月初五),浙江诸暨人。曾用名栎年,字天庐,居室名任自然室、归汉室、嘉砖砚斋。余任天11岁开始作画、刻印,17岁即能作诗填词,其自言“无论业余、专业,未曾间断”,终其一生。1924年春赴杭州,先后入浙江美术专门学校和浙江艺术专门学校学习西画,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此后在诸暨崇实小学及萧山、嵊县(今嵊州市)、杭州的中小学担任美术教师,其间也曾在诸暨、草塔和杭州鬻画。尽管命运坎坷,颠沛流离,但他从未放弃心爱的艺术。抗战中,时在枫桥大东小学任教的余任天,怀着满腔激情,以画笔和刻刀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在学校两旁墙上绘制大幅抗日壁画。1945年3月,余任天与金维坚等人发起创办印学团体“龙渊印社”。抗战胜利后,余任天定居杭州,供职于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博物馆)、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并结识黄宾虹、潘天寿、张宗祥等,书画艺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50年代初,在杭州自设“金石书画工作室”,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1956年,参加浙江省文联美术组,探索现代中国画艺术的新路,创作了一批充满时代精神的作品。1959年,余任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国画研究室第一位专业画家。1962年,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创作了巨幅山水画《富春江严陵濑钓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他经济拮据,生活困顿,双目患疾,病情严重。虽然打击、折磨接踵而至,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丝毫未动摇,他兀兀穷年,殚精竭虑,勤奋创作,耕耘不辍。十年动乱结束时,余任天已几近失明,但他手中的画笔却未曾停下。晚年的他超越了自我,进入了一个艺术人生的新境界。故乡的山水和雁荡、西湖、富春江是他此期画得最多的题材,秉承为“山河写照”、为时代传神的理念,他创造出了精彩绝伦的“余氏山水”。

余任天是当代公认的新浙派绘画的重要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是浙江现代美术史上诗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大家,其成就是卓著的、多方面的,博得刘海粟、潘天寿、沙孟海等艺术大师的激赏。他的山水笔墨酣畅、意态鸿蒙;花鸟人物生机盎然、格高意雅;书法四体咸备、以隶草见长,气清神旺,笔力遒劲;篆刻气概纵横、雄健苍润,别具气象;诗词不刻意求工,却清新自然、通达晓畅,尽显郁勃之气,故有“四绝压群伦”和“艺术全才”之誉。同时,他在文物鉴赏和书画理论诸方面都有卓见与著述,撰有《天庐画谈》《历代书画家补遗》《陈老莲年谱》等。生前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杭州逸仙书画社社长。1984年3月2日溘然长逝,享年76岁。他一生艺术创作精湛,身后诗稿两千余首,画作近万件,书法作品更是不计其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艺术遗产。尽管余任天生前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却以自身特有的人品艺德和艺术成就赢得了人们对他的仰慕和敬佩。 1yzQFALQbWnwqxXBcHWV0CQQ88TiGor64svZCNRQvRtEgtYwkYvIb1hYNoyOdB0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