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绩效考核中定性指标该如何科学设计、评价?

我们公司属于服务行业,主要从事展会业务,目前在职员工100人左右。绩效考核在我们公司推行已经有1年多了。我们绩效中采用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是有一些岗位工作很难量化,例如说市场分析这个岗位,主要就是做市场分析报告,工作不容易量化,所以考核指标以定性指标居多。个别部门领导对定性指标的评价非常主观,仅凭个人喜好或感觉打分,缺乏说服力,有时下属会感觉不公平。作为人资,我们又很难复核其科学性。请问一下,绩效考核中定性指标该如何设计、评价才科学?

【解答】

建议如下:

1.尽力量化。绝对不能定量的所谓定性考核指标,是没有的,如果通过一次二次甚至更多次的转化,定性指标都可以进行量化。

你说的展会业务各岗位定性指标,由于对展会行业及具体什么岗位职责不太了解,所以不清楚到底有些什么定性指标,更不能猜测。但为了尽量避免一些领导定性评价凭主观、个人喜欢或感觉打分,难以服众,体现不出公平性,人资无从复核等,人资部门有必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来讨论研究,如何将定性指标尽量转化成定量指标,能少一个是一个。

举例来说:“团队意识”这个指标如何量化考核?反弹琵琶,非团队意识有哪些行为,不服从合理的工作安排/不参加团队活动/对同事的求助不理不睬/同事关系紧张等等,如果再发散思维,还可以举出更多的行为,那么,考核团队意识,为什么不可以对存在这些行为进行每次如何扣分处理,当然,同事的投诉/举报/领导亲自发现/客户或其他部门投诉/培训或活动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考核参照的依据,相反,如果不存在这些行为且同事/上下级/客户等反映协作团结的事实和行为的,可以每次给予相应分数的奖励。这样,有事实才扣奖分,没事实就不扣不奖,对自己对他人都有说服力,也不存在领导的个人偏见评分。

2.框定领导。一定还有同行会说,有的指标确实无法量化,或者说量化后显得考核更为复杂或不好操作,甚至有点故顾玄虚、多此一举的感觉,那么,只好定性评价了。

但是,即使要定性评价,也不能由评分者自由发挥,因为张三如此评、李四那样说,各部门的标准就掌握在部门负责人脑里,各有一个标准、各拉一个山头,公司没有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怎么行?如此乱象,只能让领导/员工都感觉“烦”,还不如不考核。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岗位的定性指标,人资部一定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出台相应的评价标准,可以列ABCDE/12345五级评价标准,评价者只能依标准打分,不得有其他情况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定性指标要“框定领导”。

举例来说:“学习力”这个指标如何定性评价,假如权重为5%,可以有如下五级评价标准:A.学习力很差得1分。培训经常缺席,全月无主动自学现象,新东西不愿意或不容易学会。B.学习力差得2分。培训经常缺席,全月无主动自学现象,愿意学习新东西而且多次辅导后能够掌握。C.学习力一般得3分。培训偶有缺席,全月偶有自学现象,愿意学习新东西而且学习一二次后就能够掌握。D.学习力强得4分。培训很少缺席,全月自学现象较多,主动学习新东西并用到实际工作中。E.学习力很强得5分。培训基本无缺席,全月经常自学,主动学习新东西能灵活运用,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然,以上定性举例,仅代表个人意见,不同企业/领导/习惯/目标会有所差异,这样框定,目的在于控制评分领导的任意行为,而且只是要在选项中选择评分,没有用语言来描述的权限,还可以保证各部门评分标准基本一致。

3.申诉完善。公司标准经过讨论、批准后,就是全公司范围内的唯一标准,需要保持一段时间(通常至少是一年)的稳定性,不能轻易修改。

当员工认为上级领导评分有误时,可以有事实有证据地向绩效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经查属实的,可以给予更正。每年底,需对评分标准进行完善,也就是召集各部门负责人收集信息、修改完善的过程。

4.企业标准。不少管理者羡慕行业标杆企业的先进做法,希望能够拿来为我所用,给自己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稳定的员工、高昂的士气,殊不知,别人用如此绩效管理方案,是与其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目标要求、员工期望是匹配的,其他企业即使是同行,也不可能在这些方面与标杆企业完全一样,所以,即使要借鉴,也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实际需要进行全面修改,需要与企业其他系统进行匹配,通过修改、实践、再修改、完善的流程,逐年形成自己企业的标准。

其实,不只是绩效考核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需要形成企业自己的标准,在研发、制造、质控、营销、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才是从企业最真实最底层生根发芽成长成熟起来的,才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最无可模仿性。 6SiRljYWCpOhtuLSBfrY0l4x2c9DThSchPFKYckXJeCHvMLqDK1IKNt6FD5lnk5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