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东羊村后土庙|

魏村镇南边是土门镇,东南方有一个东羊村,村子中部尚存一座面积可观的后土庙。这座庙坐北朝南,现存山门、戏台、仪门、后殿等建筑。其实这里原本是供奉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的一座东岳庙,创建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与魏村镇牛王庙的建造时间接近,但遭遇大德七年(1303)地震后,塌毁殆尽,自此一蹶不振。直到42年之后的至正五年(1345),村人才再次捐资对庙宇进行了重修,也足见这次大地震的惨烈程度和对当时村庄摧残之深,人力物力几十年才得以恢复。

重建后的东岳庙依旧气派非常,重门叠户,巍峨堂皇,恢复了往昔的繁华景象,以正殿里东岳大帝和后殿里后土圣母为核心,东西两厢配殿遍祀玄天诸神,成为平阳府的一方胜景。每年都举办东岳和后土庙会,周围各县民众纷至沓来,酬神献戏,焚香祷告,往来商贸,声势之盛,冠绝一时。可惜到了建国后,这一切宗教和民俗活动都被终止,庙宇被改建为学校,各殿之内的神像统统被砸掉变成教室。日久年深,房屋失修,高居于庙宇核心的正殿以及两厢的配殿逐渐被拆掉。终于熬到了学校迁走,庙宇恢复的年月,东岳大帝早已无迹可寻,倒是后殿里的后土圣母娘娘还侥幸残存,于是庙宇就改称后土庙。

现在前院里的戏台是庙宇中的精华建筑,为元代地震之后重建,坐南朝北修筑在近2米高的方形砖石平台上,为单开间十字歇山顶结构,下部三面筑墙,正面开敞,前檐下的两根八棱石柱也浮雕着化生童子的纹饰,与魏村镇牛王庙戏台风格相似。此台通高约13米,在并不很宽敞的第一进院中显得体量特别庞大。宽大的飞檐好像雄鹰张开的双翼,充满了磅礴的气势,戏台下部方正规矩,严谨内敛的气质和歇山顶张扬狂放的造型又达到了恰到好处的优美比例,堪称现存所有元代戏台中最独特也最雅致的。

|山西省临汾市土门镇东羊村后土庙戏台

现在前后两院间的仪门是明清所建,中央为单开间两重檐的木牌楼门,左右各建有下辟砖拱门洞的钟鼓楼,等于是三座门一字排开。空荡的后院里,东岳殿的台基尚存,后土殿孤零零地矗立在院子的尽头,好像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身形都已经有点倾斜了。这座殿造型较为简单,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明间置隔扇门,两次间为隔扇窗,正中檐下悬挂匾额“后土圣母”,时间为“大明天启贰年(1622)岁次壬戌孟秋”。殿门旁有一块《后土神宫碣记》石碑,年号为“大顺国永昌元年(1644)岁在甲申中秋望日”,正是李自成称帝的那一年,短命的大顺很快被历史所遗忘,这少量的遗迹倒是颇耐人寻味。殿内还保存着明代的塑像,虽断臂残肢,布满尘埃,但仍能感受到殿堂里曾经刻意营造的华贵祥和气息,不由得更加遐想和惋惜已经不复存在的那些殿堂和塑像,想来也一定是极其美好和珍贵的啊! dLBP4+zSg0Y0+TjIjavcsKJeefgt0RjkKRsYktKjRJ2BxdQrbg+dSnIBqZCin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