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万安镇石牌坊|

万安镇是洪洞县西部最大的镇子,明清时期曾经繁华富庶堪比县城,当年镇子筑有夯土城墙,开有五座城门,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只剩下了回忆。好在曾经的辉煌并没有被彻底抹尽,从幸存的少量古建筑上仍可依稀追忆。镇子东部已经荒废的古道上静静地矗立着一座残破而精美的石牌坊,因为公路改道,这座原本曾经建在万安镇东门大道上的牌坊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了。不过也好,若是公路仍旧从这里穿过,牌坊很可能早就被拆除了。

|山西省洪洞县万安镇东石牌坊

清晨我踏着夜雨留下的泥泞,一路打听着,好容易才找到了这座牌坊。老远就能够感受到它体量的巨大,12米的高度好像一座四层楼房一样出现在了地平线上。石料青灰的颜色在背后一片新绿麦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凝重。这是一座三间四柱五楼的石牌坊,明间宽大,次间较窄,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仅在两次间设歇山顶,明间高于两次间,架设一根粗壮的额枋式过梁;上部在过梁上呈品字形排布有三座歇山顶,这样牌坊的两个次间就有了两层檐效果,共同簇拥和托举着明间的檐顶愈显堂皇高耸。每层檐下都仿木结构雕砌出垂花遮罩的样子,明间东面檐下嵌匾额“四世崇封”,西侧为“累代恩荣”,两侧檐下正中原本都悬挂有精美的盘龙斗匾,现均已被盗。东侧明间上的楹联为“虎节金章门荣棨戟,鸾书玉轴世宠丝纶”,次间楹联为“九天雨露留青简,五色云霞映紫泥”。西侧明间楹联曰“日诏宠临宏恩锡类,云衔光贲大府策勋”,次间为“组绶一堂联凤诰,簪缨奕世荷龙光”。明间下部镶嵌有四条长字牌,双面镌刻着这座牌坊的建造者刘家几代人所受的封赏官职。整座牌坊的各个部分都精雕细琢,极尽装饰之美,但也被损坏严重,五个歇山顶都被砸得残缺不全,无一处完好,次间的石狮也早已被盗,仅明间下部两对石狮子尚存。

说起来建造牌坊的刘家,堪称一部励志的家族奋斗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1661~1722)陕西米脂县的刘天增带着三个儿子逃荒到了万安镇,当时只能栖身于土地庙中。长子刘富后来外出经商,从事盐业生意而致富,花钱捐了朝廷诰赠的资政大夫、朝议大夫。到了清代中后期,刘家的盐业生意已经遍及河北、浙江、福建等地,真正成了富商巨贾。刘家在万安镇大兴田宅之余,还修桥补路、免费办学惠及乡里,人望极佳。乾隆六十年(1795)刘家第四代刘克昌被邀请去北京参加了千叟宴,可谓富甲一方风光无限。到嘉庆年间(1796~1820)在万安镇东建起了这座牌坊,把第二代刘富、第三代刘积庆、刘积玉,第四代刘克昌、刘克敏,第五代刘杰龙、刘汉疆、刘杰凤所受诰赠官爵镌刻于金石之上,为刘氏一族五代人的成功树立起一座丰碑。虽然所有的产业与爵禄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可我们仍能从残破的牌坊上依稀感受到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的兴旺与荣耀。几代人的拼搏奋斗终究归于沉寂,倒是冰冷的石牌坊更久远也更倔强地挺立着,继续讲述昔日主人家那堪称传奇的往事。

我在小雨中蜷缩到牌坊旁边一户人家的屋檐下默默地作画,将牌坊东南方造型简单的清代文峰塔也纳入了画中。正低头奋笔时,身旁窗户上出现了一张娃娃可爱的圆脸静静地注视着我,心中不禁大为感慨,仿佛沧海桑田的变换只在须臾之间! iJ3CxsdSuywFELBHUXSZ3vh9ABJVAhpHcJ7CshaF1GFjPaZl83JAnzCIdlEKLo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