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很少有人了解梦的含义。这种现象看上去会令人惊讶,其实梦是人类心灵很正常的活动。人们一直都对梦非常感兴趣,总想知道其中暗含的意义。很多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梦境:他们觉得梦光怪陆离且意义重大。自最古老的年代起,人类就对梦非常感兴趣。然而,整体上来说,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做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梦。据我所知,诸多释梦理论中,只有两种易于理解而且有一定科学道理。这两个声称能理解并解读梦境的学派分别是进行心理分析的弗洛伊德学派和个体心理学学派。二者之中,可能只有个体心理学的学者才敢说自己对梦的解释完全合乎常识。
之前解释梦境的尝试当然是不科学的,但都值得我们注意。至少这些解释能告诉我们人们如何看待梦境,还能告诉我们他们之前对待梦境的态度如何。由于梦境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明白人类期望能从梦中得到什么,那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梦的意义了。研究之初,我们就发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似乎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梦境能预示未来。人们通常认为,梦境中会有精灵、神仙或祖先占据自己的心灵,对人施加影响。遇困难时,人们会期望能从梦境中获得指引。释梦古书中说的都是梦境对做梦的人指明了何种未来运势。原始人会从梦境中寻找吉兆和凶兆,希腊人和埃及人会到寺庙中去,希望能获得神圣的梦境,给自己带来美好的未来。如此看来,梦境曾被当做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免去人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痛苦。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会通过斋戒、沐浴和汗蒸等方式克制自身,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做梦,并把对梦的解释作为未来行动的依据。《旧约》中,梦境的作用是带来有关未来的种种征兆。就算时至今日,仍有人坚持认为自己之前梦中发生的事后来真的变成了事实。他们认为,梦境中的自己是预言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能够进入未来世界,能够预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
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会认为上述观点非常荒唐。从我最开始想尝试解决梦的问题时,我就很清楚:比起神志清醒,能完全运用所有工具创造未来的人,试图通过梦境预测未来的人会遇到更为糟糕的处境。有一点还算明朗:人们总会发现,比起日常思考,梦境更不理智,也没有预测意义,只会更让人迷惑不解。然而,我们必须理解人类这种认为梦境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与未来相联系的传统。也许我们会发现,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完全错误。将梦中的内容放在真实情境中思考,我们可能会发现之前自己忽视的关键之处。我们已经知道,人们认为梦境可以指引自己解决当前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做梦的目的就是寻求未来的指引,寻找解决眼下问题的方法。这与认为梦境能预测未来的观点相去甚远。我们还要考虑一个人寻找的是怎样的解决方案,他希望从哪里获得这个方案。有一点非常明显:因为我们清醒时会全面考虑实际情况,所以梦境给出的解决之道,肯定比不上理智给出的方法。实际上,一个人做梦就是希望在睡梦中解决问题。
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真正从科学角度解释梦的方法。然而,在很多方面,弗洛伊德式的解释已经把梦带出了科学的范围。比如,白天的心灵活动和晚上的心灵活动有一定差别;“意识”和“潜意识”相互对立;梦遵循着其特殊法则,与日常思考的规律也有鲜明对比。无论何时看到这些对立,我们就可以确认,心灵肯定带有不科学的态度。在原始民族和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中,我们总会看到这种把概念放在对立的双方,把它们当做对立事件来处理的情况。这种对立的态度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通常,人们相信左右、男女、冷热、轻重、强弱是对立的。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他们并不是对立的,只是相对而言程度不同。因此,任何让睡梦和清醒、做梦时的思想和清醒时的思想对立的理论都是不科学的。
弗洛伊德学派最初的观点中还有一个问题:梦通常以性为背景。这也是梦与人类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的区别之处。如果这是真的,梦表现出的意义绝对不能代表整个人格,只能代表一部分。弗洛伊德学派自己也已经发现,用性解释梦有一定缺陷,弗洛伊德本人也认为,我们会在梦中看到潜意识里求死的欲望。或许,从某种观点上看,这有一定道理。我们之前已经发现,梦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的方法,说明某个人已经丧失了勇气。然而,弗洛伊德学派使用的术语太过抽象,根本无法说明一个人的整体性格在梦里是如何反映出来的。这再次说明,梦中的生活似乎和日常生活有天壤之别。在弗洛伊德学派的尝试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线索,颇值得研究一番。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尝试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梦本身,而是梦背后潜藏的意义。个体心理学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对人格连贯性以及个人所有表现中一致性的认识,是心理分析学派忽视的方面,可恰好是心理学科学中最重视的。
解析梦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从弗洛伊德学派对这几个关键问题的解答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缺少上述认识。例如,关于“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这两个问题,心理分析学派的回答是:“为了满足个人仍未实现的愿望。”但这一观点根本不能用于解释所有事。可如果一个梦扑朔迷离,或者做梦的人没记住,或者做梦的人没有理解这个梦,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所有人都会做梦,但很少有人能明白自己的梦。做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梦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差距,梦境带来的满足感也可以在现实中出现,那我们也许就可以明白人为什么要做梦了。但如果我们并不了解人格的连贯性,那梦境对于清醒的人来说就毫无意义。从科学的角度看,做梦的人和清醒的人都是同一个人,梦的目的也必须与这种连贯的人格相一致。的确,有一种人很不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在梦境中实现理想的努力和其整个人格联系起来。这种人就是被宠坏的孩子,这种孩子总会问:“我怎样才能被满足?生活能给我什么?”这种孩子可能会在自己的梦境中寻找满足感,而且他在自己所有的举动中都要寻找满足感。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弗洛伊德学派研究的都是被宠爱的孩子。这些被宠坏的孩子认为别人永远不能拒绝自己的一切要求。他们觉得别人根本没必要存在,总是会问:“凭什么我要喜欢邻居?邻居喜欢我吗?”心理分析学派以被宠坏的孩子为研究前提,之后就会将这些前提研究到极其透彻的地步。对优越感的追求有千千万万种,对满足感的追求只是其中一种表现。我们不能把对满足感的追求当做所有人格表现的中心动机。如果我们真的能明白梦境的意义,那我们肯定也能明白,忘记梦境或不理解梦境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
大概二十五年前,我开始尝试分析梦境的意义时,上述问题让我备受困扰。我能看得出,梦境与现实并不是分庭抗礼,相互对立的,梦境必然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表现一致。如果白天我们在忙着追求优越感,晚上必然也会如此。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他在梦中需要完成某项任务,好像他对优越感的追求也存在于自己的梦中一样。梦境一定是生活方式的产物,一定有助于生活方式的构建与巩固。
有一件事能让我们立刻明白梦境的意义。我们夜里会做梦,但早上醒来时,通常都会把梦忘得一干二净,根本不留一丝痕迹。果真如此吗?果真一丝痕迹都没有吗?其实不然,梦境中的有些东西还是留下来了——那就是梦境带给我们的诸多感觉。梦中的情境业已消失,对梦的理解也不复存在,只有做梦时的感觉保留了下来。梦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用于唤醒我们自己的感觉。梦的目的就是把当时的感觉保留下来。
个人创造出的感觉必须一直与其生活方式保持一致。梦中的思维与清醒时的思维之间并没有本质差异,二者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简而言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梦境中,与现实相关的诸多内容都被暂时雪藏了。这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表现,反而说明我们睡觉时,仍与现实相联系。如果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了某些问题,那这些问题也会在梦境中出现。事实上,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仍可以随时调整自己,免得自己掉下床。这也能说明我们睡觉时也是和现实有联系的。母亲可以在最嘈杂的环境中安然入睡,可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醒来。即使在睡梦中,我们和外部世界也有联系和接触。然而,在睡梦中,虽然我们没有完全丧失知觉,但其实知觉已经减弱,所以我们和现实的接触也会减弱。我们睡觉时,实际是个人独处的,因此社会的需要并没有特别紧迫:我们在睡梦中不用时刻提防、时刻注意自己周围的环境。
只有在放松的时候,在所有的问题都已有确定的解决方法时,睡眠才会丝毫不受影响。如果睡眠平稳且安详,那么唯一的打扰就是梦境。我们可以说,只有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只有现实进入到梦境不断压迫我们,不断朝我们抛出难题时,我们才会做梦。梦的意义就是面对我们当前的问题,并找到解决之策。现在,我们不妨开始探讨,心灵会采用何种手段在睡梦中应对问题。由于我们没有考虑整体情况,那么问题看上去就会非常简单,而解决之策也不需要我们本身做出太多调整。梦的目的是支持我们的生活方式,激发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感觉。但是,生活方式为什么需要支持呢?有什么会破坏生活方式?其实,能够破坏生活方式的只有现实和常识。因此,梦的意义是支持生活方式,对抗常识的要求。由此可见,有一点非常值得琢磨:如果一个人面对问题,却不想用常识来解决时,那么梦境引起的感觉刚好可以坚定他的态度。
乍看之下,这似乎和我们清醒时的生活有些冲突,但实际上并没有矛盾存在。我们清醒时,也可以引起完全一样的感觉。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难,但并不想用常识解决问题,只想用他自己旧有的生活方式继续,那么他就会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找无数个借口,好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显得无懈可击。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坐吃享福,如果他想不工作,不努力,不对他人做贡献,就获得大量的金钱,那么在他看来,赌博简直是最好不过的方式。他知道很多人因赌博而倾家荡产,还会遇上很多麻烦,但他仍想不劳而获,想轻松度日。如此,他会怎么做?他脑子里装的都是金钱带来的好处,想象中的画面都是自己投机取巧赚了钱之后,买了豪车,过上了奢华的生活,还会被人奉承讨好。这些画面激发了他的感觉,推着他走向深渊。于是,他撇开常识,走上了赌桌。这种情况可谓司空见惯。我们正在工作时,要是有人过来告诉我们自己刚看了一出特别好看的剧,那我们就会有放下工作去剧院的念头。如果一个人开始恋爱,他就会想象未来的自己如何。若是想象中的未来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他就会认为未来一片光明;如果他觉得悲观,他想象中的未来就会一片黯淡。无论如何,他总能激发自己的感觉,而我们若是注意他引起了何种感情,就能知道他是哪种人了。
但如果做梦之后,除了感觉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么梦对常识又会有怎样的影响?梦是常识的敌人。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人不愿意被感觉所蒙蔽,更喜欢按照科学的方法做事,而这种人很少做梦,或者根本不做梦。可有些人总是偏离常识,不愿意用正常且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常识是合作的一部分,不善于合作的人总会不喜欢常识。这种人会经常做梦。他们太过焦虑,总想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占上风,总想让自己的生活方式一贯正确,希望避开现实带来的诸多挑战。我们可以如此总结,梦境仿佛是一座桥梁,希望在不必另外调整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把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他当下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梦总会引起一个人需要的感觉。我们在梦境中看到的,在一个人其他表现和特征中都可以看到。无论我们是否做梦,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梦总能支持、维护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可以说我们在解析梦的过程中,又迈出了最重要的新一步。睡梦中,我们在蒙蔽自己。每个梦都是自我陶醉、自我催眠。梦的意义就是激发情感,而我们正需要这种情感应对当下的问题。在梦里面看到的人格,应该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毫无二致。此外,我们应该也能看到,一个人酝酿他将在白天用到的感觉时,使用了怎样的方式,这也是心灵在工作的表现。如果这种观点正确无误,那我们就能在梦的形成过程中和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中看到自我欺骗的成分。
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首先,我们发现,梦会选择特定的场景、时间和偶然事件。我们之前提到过一些选择。一个人回首过去,就是整合之前经历过的场景和事件。对场景和事件的整合非常具有倾向性——他只会选择符合自己优越感目标的事件。他的目标支配着他的记忆。同样,梦在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也只会挑选符合自身生活方式的,且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能表达生活方式各种要求的事件。可能这种选择的意义就是表达自身面临困难时,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意义。在梦中,生活方式总是一意孤行。要脚踏实地地面对困难,就肯定需要尝试,但生活方式却绝不肯让步。
梦是如何形成的?古时候,人们便已经发现,梦主要是由隐喻和符号构成的——当代的弗洛伊德也曾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梦里的我们都是诗人。”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梦为何不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反而要用诗和隐喻呢?如果我们不用隐喻或符号,而是把想表达的平铺直叙地说出来,就必须得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尝试。不过,隐喻和符号很可能被滥用。它们结合在一起,能构成不同的含义——二者可以同时表达两种意思,且其中一种很可能是错误的。隐喻和符号的结合也可能会带来不符合逻辑的结论,可以用于激发情感。再重申一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这一点。举例来说,我们想纠正别人的时候会说:“别像个小孩一样!”我们也会这样发问:“你哭什么?难道你是女的吗?”使用隐喻时,一些不相关的东西,一些只是诉诸感情的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来。也许,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对一个身材矮小的人发脾气时会这样说:“你就是这条毛毛虫,就应该被一脚踩死。”通过隐喻,高大的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隐喻是美化语言的有效工具,但它们很可能会让我们深受蒙蔽。荷马表述希腊军队纵横战场时,曾把军人比作雄狮,这样,他就赋予了士兵以威武的形象。难道我们会相信他真的愿意说出那些疲惫肮脏的士兵是怎么在战场上爬行的吗?当然不会。荷马要的就是我们把士兵当做雄狮,但如果诗人描述士兵时用到很多细节,比如描写士兵们呼吸沉重、挥汗如雨,比如描述士兵如何重整士气、躲避危险,比如说明士兵的盔甲如何破旧等等,我们便不会如此深受感动。比喻是为了表现美、想象和憧憬的。然而,我们却必须小心,若干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正确,那他运用的比喻与符号也是非常危险的。
学生即将参加考试。这个问题简单直白,学生必须鼓起勇气,凭借常识,勇往直前。但如果他的生活方式怂恿他临阵脱逃,那他很可能就会梦见自己正在打仗的情景。他会用复杂的隐喻想象这个问题,这样他就完全有理由害怕了。或许,他还会梦见自己身临万丈深渊,必须马上往回跑,否则就会掉下去。他必须创造出某种心境,帮助自己逃避考试。通过这种方式,他把考试比作深渊,蒙蔽自己。同样的例子,有人还会在梦中使用另一种方法——即把问题简单化,提炼缩减,直到问题只剩下之前的一部分。之后,他们会用隐喻表达剩下的这一点问题,将之视为原来的整体问题处理。比如说,要参加考试的另一个学生更有勇气,更有远见,希望完成任务,完成考试。然而,他还是希望能平复自己的心绪——这是他生活方式的需要。考试前夜,这个学生在梦境中站在一座大山的山顶。在他的想象中,自身境遇非常简单,只有很小一部分得以展现。对这个学生眼里,考试也是个大问题,但通过压缩绝大部分问题,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成功的期待上,他激发的情感就会带来帮助。第二天早上,这个学生会觉得精神愉悦、神清气爽,比之前更无所畏惧。如此,他成功地减轻了自己必须面对的困难。不过,尽管他确实平复了自己的心绪,实际上还是欺骗了自己:他并没有用常识面对整个问题,只是让自己更加自信了。
激发情绪是正常现象。如果一个人要跳过小溪,那他可能会先数“一、二、三”。难道数“一、二、三”就如此重要吗?跳过小溪和数“一、二、三”之间真的有必然联系吗?当然不是,二者之间毫无关联。这个人之所以要数“一、二、三”,就是要激发自己的感情,集中自己的力量。在人的心灵中,我们已经有很多种方式方法表现生活方式,并不断对之调整、加强。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激发心境的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进行这种工作,但可能在夜间,激发心境的能力才尤为明显。
我现在举个例子,用以说明梦境是如何欺瞒自己的。战争期间,我曾担任一家医院的院长,负责诊治患有神经症的士兵。每当我看到还未准备好上战场的士兵,总会尽量安抚他们,尽己所能给他们安排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如此,他们的紧张感会明显消失,所以这种治疗方法非常成功。有一天,有个士兵来找我,他体格健壮,是我见过的最魁梧的士兵之一,可他却显得非常沮丧。我为他做检查时,非常不确定自己该使用哪种治疗手段。当然,我希望把每个来寻求我帮助的士兵都送回故乡。但我所有的决定都要经过一位上级的批准,所以我必须限制自己的慈悲之心。这个士兵的情况很难让我决定,但必须决定的时候,我告诉他:“你确实有神经症,但你非常强壮,非常健康。我会给你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这样你就不用上前线了。”
士兵可怜兮兮地告诉我:“我是个穷学生,得靠教书赡养年迈的父母。如果我不教书,他们就没饭吃,我不养他们,他们就会饿死。”当时,我觉得我应该给他一份更轻松的工作——比如送回国,到军事机关工作。但我担心这个建议会让上司生气,一怒之下直接把这个士兵送到前线去。最后,我决定自己尽力就好。我会证明这个士兵只适合做守卫。晚上,我回到家里睡觉的时做了个噩梦。我梦自己是个凶手,一片漆黑中,我独自一人跑在狭窄的街上,想知道自己到底杀了谁。我真的想不来,但我觉得:“因为我犯了谋杀罪,那我算是完了。我这一辈子都完了。一切都完了。”因此,梦中的我呆呆地站着,直冒冷汗。
醒来之后,我第一个想法是:“我到底杀了谁?”之后,我想起来:“如果我没让那个士兵到办公室工作,那他很可能被送到前线,可能也会阵亡。那我就真的成了凶手。”说到这里,你就可以看出来,我是如何激发情感欺骗自己的了。我根本就不是谋杀犯,如果士兵真的不幸阵亡了,也不该我负责。但我的生活方式不允许我这样冒险。我是个医生,职责就是救死扶伤,而不是危害别人的生命。这时,我又想到,如果我给他一份轻松的工作,那军官还是可能会送他到前线去,这样反而会更糟。最终,我终于决定,如果我想帮他,那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遵循常识,不能破坏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出具证明,说他只适合当卫兵。之后,事实证明,遵从常识的判断总是对的。上级看了我的建议后,直接就放在了桌子上。我当时想:“现在那个小伙子肯定得去前线了。我真应该说他只适合办公室的工作。”结果,我的上级写道:“六个月,军事机关服务。”最后,我弄清楚了,士兵贿赂了我的上级,好让自己的工作轻松些。那个士兵一辈子都没教过书,他说的话没一个字是真的。他之所以编故事骗我,是为了让我证明他只能做轻松的工作,这样那位收受贿赂的军官就可以在我的建议书上附议。从那天起,我想还是不要做梦了的好。
梦的目的是蒙蔽自己,让我们自我陶醉,这也就说明了梦的解析为何如此之难。如果我们能明白梦境的含义,那梦也就不能欺骗我们了。梦再也不能激发我们的情感和心绪。我们宁可按照常识来面对问题,拒绝梦中的启示。如果我们能理解梦境,那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梦是把当前的实际问题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桥梁,但生活方式根本无需强化,因为生活方式应该与现实有直接联系。梦有千千万万个,一个人面对某种特别的情况时,生活方式有必要被强化的一面就会在梦中表现出来。因此,每个人都会对梦境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毕竟梦境是生活方式的产物,是一个人根据自己对某种情景的个人解读得来的,因此用公式解释符号和隐喻的做法实在行不通。我会简单描述几种典型的梦境,但我要做的并不是指明解析梦的原则,而是要让这些例子帮助我们理解梦境,明白其中的含义。
很多人都做过飞翔的梦。要做这种梦,关键在于梦境引起的感觉——这和其他的梦一样。飞翔的梦会带给人轻快和勇敢的感觉,把人由地上带到空中。这种梦境是克服困难的表现,说明优越感目标的实现轻而易举。因此,我们从这样的梦境可以推断,做梦的人非常勇敢,颇有远见,且雄心勃勃——哪怕在睡眠中,他也放不下自己的野心。这样的梦境通常会包含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问题是:我应该继续向前吗?而答案则是:我肯定能一往无前。绝大多数人都梦见过从高处掉落的情境,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因为这表示做梦的人内心比较保守,而且非常担心失败,无法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如果我们还记得,传统教育中,我们会时常警告孩子,让他们时刻戒备。如此想来,这种梦也就不足为奇了。大人常常常常警告孩子:“别站在椅子上!别碰剪刀!离火远点儿!”这让孩子们以为,自己周围都是看不见的危险。当然,生活中肯定存在真正的危险,可把孩子吓得胆小懦弱,也不是教给他们应对危险的方法。
人们常常会梦见自己无法动弹,或赶不上火车。这个梦背后的意义通常是:“如果自己什么都不用做,问题就会自然而然消失,那简直再好不过了。我必须采取迂回策略,必须迟到,免得正面应对这种问题,我必须得等火车先开走。”还有很多人会梦见考试的情境。有时,他们很惊讶,竟然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考试,有的还会梦到自己再次通过了之前已经通过了的考试。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梦的意义是:“你还没准备好面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个梦的意义是:“你之前就通过了这个考试,现在也一定能通过。”一个人运用的符号和另一个人运用的肯定不同。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两点:梦境是不是心绪的残留;梦境与整个生活方式的连贯性如何。
有一位三十二岁的神经症患者曾经找我来治疗。这位女士在家中排行第二。和大多数次子一样,她也雄心勃勃,总希望自己能当第一,并希望用无可挑剔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她来找我诊治是因为真的快崩溃了。这位女士爱上了一位已婚男人。这个男人比她大,而且事业上也遇到了挫折。她想跟这位已婚男人结婚,但这个男人却无法和原配离婚。后来,患者晚上梦见,自己住在乡下的时候,有个人租了她的公寓。租客入住她的公寓之后很快就结婚了,只是没法赚钱养家糊口。原来,租她公寓的这个人并不是个老实人,也不会努力工作。由于租客不能交房租,患者只好把他赶走了。乍一看,我们就能发现,这个梦和她当时面临的问题之间有某种联系。患者当时正在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和那个事业上遭受挫折的人结婚。她的情人现在事业不顺,没有办法给她更好的生活。此外,情人带她出去吃晚餐,结果身上带的钱都不够结账的,这更是让她深受刺激。这个梦激发了这位女士不想结婚的心绪。她是个有野心的女人,根本不想和没钱的男人在一起。通过这种隐喻,她问自己:“如果他租了我的公寓,可却付不起房租,我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那他就得收拾走人。”
可这个已婚男人并不是房客,他的身份不能和房客完全对等。不能养家的丈夫和付不起房租的房客还是有所区别的。然而,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更稳妥地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她给了自己这种感觉:“我不能和他结婚。”这样,她就避开了用常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选择问题的一小部分加以解决。同时,她将爱情给予婚姻的问题最小化,缩小到能用这个隐喻表达的程度:“有人租了我的公寓,付不起房租就得走。”
由于一直以来,个体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增加个人面对生活难题的勇气,所以,如果治疗过程中,梦会变化,显示出更为积极自信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一位忧郁症患者,她病愈前的最后一个梦是这样的:“我独自坐在长椅上。突然,猛烈的暴风雨袭来。所幸,我赶紧回屋跑到丈夫身边,躲过了一劫。接着,我就帮他一起在报纸上的招聘栏里找工作。”病人当时已经能自己分析梦境了。这个梦清楚地显示出她与丈夫和好的愿望。开始,她很讨厌自己的丈夫,言辞激烈地抱怨丈夫的种种不是,还说他根本没有提高生活水平的上进心。这个梦的意义是:“危险来临时,比起我一个人独自面对,还是和丈夫同舟共济比较好。”尽管我们也许能认同病人对周围环境的看法,但她对丈夫和婚姻的迁就,仍说明感情不和谐的夫妻之间会习惯用这种方式相处。患者之前夸大了独自生活的风险,没能鼓起勇气,独立地与丈夫合作。
有个十岁的孩子被带到了诊所。老师说他在学校对待别的同学时非常刻薄,很不友善。他在学校里偷了东西,就藏在其他孩子的抽屉里,让别人背黑锅,受惩罚。其实,这种行为只有在孩子觉得自己需要拉低别人,好让别人与自己处于同一水平时才会发生。他想羞辱其他人,证明刻薄卑鄙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如果这是他的手段,我们便可推测,他应该是希望让某个家人有负罪感。他十岁时曾朝着街上的一个孕妇扔石头,惹出来不小的麻烦。既然他当时已经十岁,那很可能就知道怀孕是什么了。这样,我们还可以推测,他不喜欢怀孕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他是否有弟弟妹妹,还有弟弟妹妹的降生是否让他很不高兴。老师的报告中称这个男孩是“害群之马”,总会打扰其他孩子,给他们起外号,还到处传播其他孩子不好的地方。他会追在女孩子们后面,还会攻击她们。现在,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个男孩有个和他竞争的小妹妹。
后来,我们得知,他家里一共有两个孩子,他是哥哥,还有一个四岁的妹妹。据他母亲说,他很喜欢自己的小妹妹,对妹妹一直都很好。我们不能轻易相信这种说法,有这种表现的男孩子不可能会喜欢自己的妹妹。之后,我们可以继续探究这种怀疑是否正确。男孩的母亲说,自己与丈夫的关系非常和谐。对男孩来说,这种说法真的太不公平了。显然,父母正在为孩子的行为推卸责任:孩子表现不好完全是天性使然,是命不好,或者是哪个邪恶的先辈遗传的!我们总会听到有关这种理想婚姻的事:优秀的父母和顽劣的孩子!老师、心理学家、律师和法官都是这种不幸的见证者。实际上,“理想的”婚姻可能会让孩子非常困扰:如果这种孩子看到母亲总是关注父亲,那他很可能会被激怒。因为他想独占母亲的注意力,不喜欢母亲对别人好。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如果幸福的婚姻对孩子没有好处,那不幸的婚姻岂不是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我们必须让孩子从头开始学会合作,必须带他了解婚姻关系。我们不能让他把注意力只放在父亲或母亲身上。我们现在说到的孩子正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他想博得母亲的注意,因此,如果没能得偿所愿,就会到处惹是生非,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很快,我们就找到证据印证之前的判断了。这位母亲从不亲自责罚孩子,而是会等孩子的父亲回家责罚他。可能是因为母亲觉得自己比较柔弱,只有男人才可以发号施令,只有男人才足够强壮惩罚别人;可能母亲希望让孩子依附自己,害怕自己失去孩子。无论如何,母亲的做法就是纵容孩子,让孩子对父亲没有丝毫兴趣,让他不愿意与父亲合作,还会与父亲经常发生冲突。我们听说,父亲为了妻子和家庭任劳任怨,但就因为这个男孩,他下班之后根本不想回家。父亲经常严厉地惩罚男孩,经常狠狠打他。据说,孩子并没有因此怨恨父亲。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智力健全,他只是很聪明,学会了隐藏自己感情的方法技巧。
他喜欢妹妹,但根本不能和妹妹一起好好玩。他经常会扇妹妹耳光,或者踢打妹妹。他睡在餐厅的沙发上,而妹妹则睡在父母房间的一张小床上。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们是这个小男孩,如果我们也像他一样思考,那父母房间的小床就会让我们特别纠结。我们现在尽量按照这个男孩的思维去思考、感受、观察,他需要的是母亲全部的注意力。可晚上睡觉的时候,妹妹离自己的母亲那么近,而他必须费力博得母亲的注意才行。这个男孩非常健康,出生时一切正常,之后母乳哺乳了七个月。第一次用奶瓶给他喂奶的时候,他全吐了。之后,这种呕吐现象一直断断续续发生,三岁左右才好。从某种角度看,男孩的胃也真是奇怪。他饮食很好,营养充足,但他对胃的兴趣依然没有消减,把胃当作自己的弱点。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他为什么朝孕妇扔石头了。男孩非常挑食,如果家里做的饭不能合他的胃口,母亲就会给他钱让他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吃。之后,他还会到处跟邻居们散播谣言,说父母根本不给他吃的。他总是这样,做这种事简直是驾轻就熟,因为他确定优越感的方式就是诋毁别人。
他刚到诊所的时候讲了自己的梦,现在我们可以理解这个梦了。“我在梦里是西部牛仔,”他这样说,“他们把我送到了墨西哥,我必须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回美国。有个墨西哥人追过来,我一脚就揣在他肚子上了。”这个梦带来的感觉是:“我周围全是敌人。我必须得抗争,必须得战斗。”美国牛仔被孩子视为英雄,他觉得追着小女孩跑和踹别人的肚子都是英雄一样的行为。我们已经发现,在他的生活中,胃部非常重要——他把胃部当作最薄弱的地方。他自己的胃就不好,他患有神经性胃病的父亲也总是说自己肠胃不舒服。在男孩的家庭中,胃是非常重要的部位。这个孩子的目的是攻击别人最柔弱的地方,他的梦境和行动都与其生活方式完全一致。这个孩子生活在梦里,要是我们叫不醒他,他就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那时,他不仅会和自己的父亲、妹妹、别的男孩、别的女孩抗争,还会和想让他放下斗争的医生作对。他梦中的冲动会刺激他一直如此,刺激他成为英雄,征服别人——除非他自己明白这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否则一切治疗都没有用。
我们在诊所里给他解释了那个梦。他觉得自己生活在充满敌意的国度,每个人都想惩罚他,每个人都想把他带回墨西哥,因此,每个人都是敌人。他第二次来诊所时,我们问他:“上次我们见过之后发生了什么?”他回答说:“我成了坏孩子。”“你做什么了?”“我还是追着一个女孩子跑。”其实这并不是坦白自己的错误,而是一种炫耀,一种攻击。这个诊所里的所有人都想帮他改变,而他却坚持说自己是个坏孩子。其实,他的意思是:“别指望我会改了。不然我就往你肚子上踹一脚。”那我们该拿他怎么办呢?他还在做梦,还在扮演英雄的角色。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他从这个角色中获得的满足感。于是,我们对他说:“你真的觉得你心中的英雄会追着女孩子到处跑吗?这样的英雄也太差劲了吧?你要是想当英雄,有本事你追着个头大又强壮的人啊。要不然你就别追女孩子。”这是治疗的一方面。我们必须让他睁开双眼认清楚,让他不再想继续这种生活方式。用一个成语说,他这就是自作自受。之后,他就再也不会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鼓励他与别人合作,让他更多地关注生活中某些重要方面的意义。除非一个人害怕如果自己坚持生活的意义就会被打败,否则没有人愿意毫无意义地过日子。
有个女士二十四岁,独居,从事秘书的工作。这个女士总说自己真的忍不了老板那种恃强凌弱的作风。她觉得自己根本没办法和别人做朋友,也根本没办法保持与他人的友谊。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没办法和别人交朋友,很可能是因为他想控制别人,他实际上只对自己感兴趣,他的目标是展示自己的优越感。也许,这位女士的老板也是同一种人,他们两个都想控制别人。这样的两个人遇见后,肯定会产生问题。这个女生是家里七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是家中的宠儿。她的外号是“汤姆”,因为她总想当个男孩。这个事实更让我们怀疑她的优越感目标就是凌驾于他人之上。在这个女生心里,成为男性就意味着主宰别人,掌控别人,而不是被人掌控。她很漂亮,但她觉得别人喜欢自己就是因为自己长得好看,因而她很怕毁容或受伤。当今时代中,漂亮的女孩总是很容易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总能轻易控制别人——这个案例中的这个女士深谙此道。然而,她更想当个男孩,想用男人的方式统治别人,所以,她从来没因为自己的美丽而感到骄傲。
这个女生最早的记忆之一是被一个男人吓到了。她承认,她现在仍非常害怕被强盗或疯子攻击。可能一眼看上去,这种情况非常奇怪,一个想变成男孩的女生怎么会害怕强盗和疯子?但仔细想想,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她深感自己的脆弱,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目标:她想留在自己可以控制、可以操纵的环境中,想避开所有其他不确定的情况。强盗和疯子是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她宁可这些情况彻底消失。她希望能轻而易举变得更男性化,哪怕她做的一切失败了,也能从中顺利脱身。由于对女性这一角色极度不满,所以,在我称之为《男性宣言》的说法中,总有非常明显的火药味——“我是男人,我要打败作为女生的种种限制!”
现在,我们不妨试着走进她的梦中,看看是否也能找到同样的感觉。她经常梦见自己独身一人。既然她是家中的宠儿,那么这个梦就意味着:“必须得有人照顾我。我自己一个人非常危险。其他人可能会攻击我、控制我。”她还会经常做另一个梦,那个梦里,她总会丢钱包,这个梦的意思是:“一定要小心,不然总会丢东西。”她不想丢东西,尤其不想失去控制其他人的力量。为了表达这种含义,她在梦中选择了丢钱包这种方式。现在,我们更能看清楚,梦是如何通过激发感觉强化生活方式的。这个女生从未丢过钱包,但她却会梦见自己这样做,而那种感觉也会一直留下来。她还有一个更长的梦,这个梦更能让我们看清她的态度。“我去泳池游泳,那边有好多人,有人注意到我站在别人的头顶上。我感觉有人看见我就尖叫起来,好像我马上快掉下来了一样。”要是我会雕刻,肯定会按照她刚才讲述的样子把那种情景雕刻下来:她站在别人的头顶,把其他人当做垫脚石。这就是她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她想激起的感觉。然而,她觉得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而且她认为别人也能体会到自己的危险,所以其他人都应该关注她,照顾她,这样她才能继续站在别人头上。游泳对她来说是不安全的事。这就是她的全部人生,她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虽然是个女孩,但还是要当男人。”这个女孩非常有野心——毕竟大多数家庭里最小的孩子都是这样。但她要的不是让自己的处境更为舒适,而是让自己看上去很优越——她一直生活在失败的恐惧之中。如果我们想帮助她,就必须找到让她妥协的方式,让她能安心认同自己身为女性的角色,带走她的恐惧,消除她对男性的过高评价,之后以友好且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人。
有另一个女孩,她十三岁时,弟弟意外身亡。她最早期的记忆是:“我弟弟当时还是个婴儿,刚开始学走路,他抓住了一把椅子想稳住自己,结果椅子倒了,压在了弟弟身上。”她描述的是另一场意外,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来,“周围很危险”这种印象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我最经常做的梦非常奇怪:我通常会走在街上,但街上总有看不见的洞,我继续往前走,结果就会掉进洞里。洞里都是水,我刚一碰到水,就会一下惊醒,心跳得特别快。”虽然她觉得这个梦很奇怪,但我们并不会这么认为,但如果她继续让自己这么想,她肯定还会觉得自己的梦非常神秘,无法解释。这个梦告诉她:“小心。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你不知道的危险。”然而,梦的含义并不知这些。如果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已经很低,那他就不可能摔倒。如果她害怕掉落,那在她的想象中,自己总是高人一等。因此,在最后这个梦境中,她似乎还在说:“我凌驾于他人之上,但我必须非常小心,千万不能掉下来。”
在接下来的案例中,我们将会发现,最初记忆中的生活方式和睡梦的一样。一个女孩告诉我们:“我很喜欢看别人建造房子的过程。”我们由此推测,这个女孩非常有合作精神。一个小女孩不可能会参与房屋的建造,但她的兴趣告诉我们,她很喜欢分担别人的工作。“当时,我还是个小女孩,我站在非常高的窗户前,那些窗格非常干净透明,这些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在这个梦中,她注意到窗户很高,那在她的脑海中肯定有高与低的对比。这个小女孩要表达的意思是:“窗户很高,但我很矮。”如果谁告诉我她个子不高,那我肯定不会惊讶。此外,这也正是她喜欢对比高低的原因。她提到了自己记得非常清楚,仿佛昨天发生的一样,这肯定是夸大其词。我们现在来谈一下这个女孩的梦境。“我和几个男人坐在一辆车里。”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她很配合,喜欢和别人在一起。“我们开到一片树林的时候才停下。大家都下车了,跑进树林中。他们大多数都比我高。”她再次提到了高低的区别。“但我成功地跟他们同时进了电梯,电梯往下走,到了大概地下十英尺的矿区。我们想,如果走出电梯,肯定会被毒死。”她现在已经想象到了危险。大多数人都会害怕某种危险,人类并不是那么勇敢。“后来,我们毫发无伤地出去了。”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小女孩非常乐观。如果一个人很有合作意识,那他通常是勇敢而乐观的。“我们在那待了一分钟,之后回到了地面上,最后我们都赶紧跑到了车里。”我很确定,这个女孩非常愿意合作,但她总会希望自己能长得更高更壮一些。我们会发现,她可能有些紧张,如履薄冰。但她对别人很有兴趣,对大家共同获得的成就很有兴趣,于是这种紧张感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