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讲究“讲究”

什么是“讲究”?它是怎么来的呢?于人类社会而言,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以前读到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觉得孔夫子真是地主阶级代言人,瞧着腐败得很!孔夫子除了讲究吃,尤其讲究“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中国便是礼仪之邦。

“文房四宝”都是写字的东西,其实要写字,哪需要这样的讲究呢?不用湖笔用竹棍也能写字,不用宣纸用马粪纸也能写字,但是有了讲究之后,写字就成了艺术,那讲究的方面已经写成了厚厚的著作,与之相关的东西也成了中国文化的特色。西方人因为不怎么讲究这方面,所以书法也就没有能够单独成为一门艺术。

从这里不难看出,讲究是对形式的挑剔,或可谓之文化。进一步说,文化就是超越功能之外的东西。当然,我们还需要理解,文化本身具有功能性的一面,但它不限于功能,如斧子可以用来砍伐,但其形制可谓千奇百怪。这丰富多彩的形式就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斧子的实际功能。相对于形式多样性而言,功能上的意义相对简单。当然,纯粹的形式并不存在,不同形式之间也存在着功能效率上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我们究竟是在讲究形式,还是在讲究功能呢?

我们先来看看讲究是怎么起源的。动物是否讲究呢?花亭鸟的巢穴五颜六色,十分好看,还有雄孔雀的尾羽、雄马鹿的大角。它们堪称大自然的艺术,但并非没有作用,在择偶过程中作用巨大。从另一个角度说,又不是实用的东西,对动物个体来说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当捕猎者来袭时更容易被发现,不容易逃走。当然,它也有相应的好处,那就是增加繁衍的机会。这是自然选择的机制,唯有那些有能力与机会逃过捕猎的个体才可能繁衍下去。我们不会把花亭鸟的巢穴、孔雀的羽毛等看作动物文化的表现。我们也不难发现,人类文化与这些动物华丽的表征之间的区别是,人类的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它们之于人类的适应多是有利的(当然,也有有害的东西,这些则证明人仍然有很强的动物性)。

人类什么时候发展有利的“文化”呢?或者说究竟什么时候人类拥有了从相害到相助的“文化”呢?对于人类学家而言,定义文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它必须是人身体之外的东西。关于这一点,人文学科的学者之间大体能够达成共识。作为身体之外的东西,就可以迅速更新,不像生理上的改变,需要经过代际的更替。文化使得人类适应的进化大大加速,而不必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当然,文化也会经历社会选择过程,部分文化消失,部分得以绵延。总体来说,其节奏更快。

文化最重要的意义也许不是更快的进化速率,而是它可以同时具有多样的形式,其变异的成本远低于生理上的改变,其形式的多样性也多于生理上的变化。这就使得人类在生理适应能力之外,还有一套更有弹性的策略备用。解决同一难题,人类有许多种选择,文化多样性代表人类适应策略上储备。一条路走不通,还有另外的路。所谓讲究者,就是穷究某一策略的人,竭尽这一策略的效能。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正的能工巧匠鲜有不挑剔其工具的。

不过,我们很快就会注意到人类社会中所谓的讲究还有许多是仪式化的,并没有明显的功能,比如穿衣和言谈举止上的讲究。这些仪式化的东西大多与社交相关。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经常需要交流大量的信息,部分信息通过语言来表达,还有许多信息要通过仪式化的形式表达。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很容易识别这样的信息,而相异的社会群体成员可能就不懂得。仪式化的过程就是增强社会认同的过程,也是确定有关个体成员社会信息的过程。好比一群人站在一起合影,通过每个参与者的站位、姿势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我们很容易确定这是在什么场合,哪些成员属于“重要人物”。人类社会发展出无数的仪式化过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社会认同。

中国传统社会极其“讲礼”。记得小时候,南方农村遇到婚宴场合,堂屋通常要摆上两溜儿八仙桌。如何安排座席可是讲究很多,拉拉扯扯,没有十多分钟绝对是坐不好的。谁该坐正席就需要乡亲们仔细议论,该坐正席的人一定要谦让,有时不免谦让过头,让不该坐正席的人坐上了,于是这顿饭就很难吃好了。司礼的人要受责备,坐错了位置的人也要受责备。我看到过有人气得不吃饭,怒气冲冲地离开的。农村这一类拉拉扯扯的事非常有意思,可惜那个时候没有录像机,否则是极好的民俗资料。我家邻居老太太留客,客人也是个老太太,那一通拉扯长达个把小时。小时候只是觉得好玩,到底也没弄清,她究竟是真要留客,还是客套而已。从前农村亲戚见面并不频繁,来一次不这么拉扯一番,难以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所谓讲礼,就是讲求社会秩序。社会有稳定的秩序,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否则人人自危,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呢?孔夫子了不起,何以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呢?因为他强调人们应该自发地遵守社会规范,每个人都能各安其位,难怪历代统治者那么喜欢他。当一个社会失去了规范,尤其是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许多让人难以接受的东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一点是不会陌生的。

仪式化的讲究的确是人类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个特征的起源似乎要与解剖学上现代人的出现联系起来。有研究表明,距今20万年前后,人类曾经濒临灭绝。绝处逢生之后,人类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占领了全世界,如今俨然已经是地球的主人了。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相关研究者大多相信语言上的突破影响巨大,似乎可以称之为第一次“信息革命”。具体到物质层面上,那就是人类真正学会了讲究,个人装饰品逐渐开始出现,人开始爱美了!工具技术也开始讲究了,不仅讲究原料精致,还讲究技术复杂。就像现在的户外发烧友,为了得到更轻便、更有效的工具而斤斤计较,多那么几克也是不可以接受的。于是有了细石器与细石叶技术。工具上的讲究自然也提高了效率。社交上的讲究除了个人装饰品(以及身体上装饰),还有语言,这是仪式化(符号化)的巅峰。现代人之前的人类交流可能相当不讲究,谈情说爱自然算不上,后来现代人将之演绎成永恒的经典话题,创作出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讴歌。

讲究创造了人类。所有伟大的发明、思想、艺术都来自在某些方面决不凑合的人们。讲究是人类的属性,这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创造的,需要人们运用理性与意志来践行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讲究都必定是有益的。比如说杀人的武器,千百年来,人类从冷兵器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的核武器时代,人类要毁灭自己已易如反掌。

说到讲究,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是受欲望驱动的。但是我们很少会把生理本能的东西称为讲究,就像我们不会把孔雀漂亮的尾羽、鹿的大角视为讲究一般。讲究,究其含义是有点主观的东西,或者称之为主观能动性,这是讲究的根本特点。主观能动性代表精神的存在。它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从考古学来说,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人与物之关系的改变。什么意思呢?此前人视外物为需要适应的对象,或者将它用作工具;而主观能动性起源之后,人把物也视为人,用物去代表自己,用物去影响他人。具体在考古材料上的表现就是象征之物(比如装饰品)的出现。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精神观念的历史。 0YN5Ub76CNwW3nl/VtEYwJnZ+HFce/fZAkgacWn1TGr73HaHuYlCUXKKMFdD6Ky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