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 《史记·晋世家》:“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群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人杀怀公。怀公故大臣吕省、郤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袪。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于是见之,遂以吕、郤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郤,吕、郤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为微行,会秦缪公于王城,国人莫知。三月己丑,吕、郤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文公之卫徒与战,吕、郤等引兵欲奔,秦缪公诱吕、郤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卫,以备晋乱。”
吕、郤 隙。 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吕甥、郤芮,皆惠公旧臣,恐为文公所逼害,欲焚公宫而弑之。 寺人披请见。 现。 〇寺人,内官也,名披。请见文公,欲以难告。 公使让之,且辞焉, 让,责也。公使人数其罪而责之,且辞不相见。 〇总二句。 曰:“蒲城之役, 五年,献公使寺人披伐公于蒲城。 君命一宿,女 汝。 即至。 献公命汝经宿乃至,汝不待宿,而即日至。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 其后我奔狄国,从狄君田猎于渭水之滨。 女为 去声。 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惠公命汝三宿乃至,汝不待三宿,而次宿即至。 〇就文公口中说出伐狄一事,补传所未及。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二者虽奉献公、惠公之命,何其至之太速也。 〇已上皆让之之词。 夫袪 区。 犹在,女其行乎!” 袪,衣袂也。披伐蒲,斩公袪。言所斩之袪尚在,汝其去乎! 〇二句,是辞之之词。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去声。 〇臣谓君之入晋也,庶几知君人之道矣。若犹未也,又将及于祸难。 〇含讥带诮,小人轻薄口吻。“又将及难”句,已微露其意。下就文公之言,作两层辨驳。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奉君命无二心,古之法制如此。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前此伐公,乃为君除恶,当尽吾力为之。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公在献公时,则为蒲人;在惠公时,则为狄人,于我何关,而不速杀之? 〇竟斥之为恶,复等之蒲、狄人,快语。 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今安知无有如蒲、狄而能为公害者乎?当亦有人奉命速至如披者也。意在含吐间,隽甚。 〇已上答“虽有君命,何其速也”之意。 齐桓公置射 石。 钩,而使管仲相。 去声。 〇庄公九年,鲁纳子纠,与齐战于乾时,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后桓公用管仲为相。 〇“射钩”对“斩袪”,恰好。 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君若反其所为,则我将自去,无所辱于君命。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披,阉人,故称“刑臣”。言但恐惧罪而行者甚多,宁独我刑余之人?言外见旧臣畏逼不安,必有祸难。意在含吐间,隽甚。 〇已上答“夫袪犹在,女其行乎”之意。 公见之,以难告。 公乃召见寺人披。披以吕、郤之谋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避难也。 己丑晦,公宫火。瑕甥、 即吕甥。 郤芮 瑞。 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吕郤之才,不亚狐赵,一事失计,自取戮辱,惜哉!
[清] 孙琮:子犯授璧,寺人告难,……左氏于文公初反国独叙二事,见重耳之能用人。(《山晓阁左传选》卷二)
[清] 林云铭:献公蒲城之命,乃惑于谗;惠公渭滨之命,实出于忌。寺人披奉命速至,济君之恶,以为固宠之媒。此番复借吕、郤作难,改而市德,真小人倾险反复常态也。文公让而辞之,犹从宽典,乃侃侃提出“君命无二”四字,以为己在当日必当速至加害,绝无半语掩饰引过。且以文公既立之后,必不当记念旧怨,致人惧罪以取祸难,总缘其胸中有所挟而来耳。幸文公处危疑之际,纳其言而贳其罪,若遇郑厉、卫献,将来总不免于诛死耳。《国语》所载之词,过于劫胁,不如此篇劫胁中犹带婉切,不尽伤对君之体。(《古文析义》卷一)
[清] 吴楚材、吴调侯:寺人披倾险反复,诚无足道,然持机事告人,危言迫胁,说得毛骨俱悚,人自不得不从之,可谓阉人之雄。(《古文观止》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