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子鱼论战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解题 《春秋左传集解》第六《僖公中》:“二十二年春,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礼也。三月,郑伯如楚。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按“子鱼”又作“子反”。《春秋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宋公与楚人战于泓水之上,司马子反曰:‘楚众我少,鼓险而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须其出,既出,旌乱于上,陈乱于下。子反曰:‘楚众我少,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不鼓不成列。’须其成列而后击之,则众败而身伤焉,七月而死。”

楚人伐宋以救郑。 以宋襄公伐郑故。 宋公将战,大司马固 即子鱼。 谏曰:“天之弃商久矣, 宋,商之后。 君将兴之, 公将图霸兴复。 弗可赦也已。 获罪于天,不可赦宥。 〇言不可与楚战。 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 弘。 〇泓,水名。 〇总一句。 宋人既成列, 宋兵列阵已定。 楚人未既济。 楚人尚未尽渡泓水。 〇是绝好机会。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 何意? 既济而未成列, 机会犹未失。 又以告。 省句法。 公曰:“未可。” 又何意? 既陈 阵。 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大崩曰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 尖。 焉。 门官,守门之官,师行则从。歼,尽杀也。〇二句,写败绩不堪。

国人皆咎公。 归咎襄公不用子鱼之言。 公曰:“君子不重 去声。 伤,不禽 同擒。 二毛。 重,再也。二毛,头黑白色者。言君子于敌人被伤者,不忍再伤;头黑白色者,不忍擒之。 〇二句引起。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阻,迫也。隘,险也。言不迫人于险。 〇释上“不可”意。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亡国之余,根“弃商”句来。鼓,鸣鼓进兵也。言不进兵以击未成阵者。 〇释上“未可”意。 〇寡固不可以敌众。宋公既不量力以致丧师,又为迂腐之说以自解,可发一笑。

子鱼曰:“君未知战。 一句断尽。 擎。 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勍,强也。强敌厄于险隘,而不成阵,是天助我以取胜机会。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迫而鼓进之,何不可之有? 犹有惧焉。 犹恐未必能胜也。 〇加一句,更透。 〇辨“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 苟。 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胡耇,元老之称。言与我争强者,皆吾之仇敌,虽及元老,犹将擒之,何有于二毛之人。 〇辨“不禽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明设刑戮之耻,以教战斗,原求其杀人至死。若伤而未死,何可不再伤以死之。 〇辨“不重伤”。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若不忍再伤人,则不如不伤之;不忍禽二毛,则不如早服从之。 〇再辨“不重伤,不禽二毛”,更加痛快。 三军以利用也, 凡行三军,以利而动。 金鼓以声气也。 兵以金退,以鼓进,以声佐士众之气。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若以利而动,则虽迫敌于险,无不可也。 声盛致志,鼓儳 谗。 可也。” 儳,参错不齐之貌。指未整阵而言。声士气之盛,以致其志,则鼓敌之儳,勇气百倍,无不可也。 〇再辨“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更加痛快。 〇篇中几个“可”字相呼应,妙。

汇评

[宋] 苏轼: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败国衄,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人能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齐桓、晋文得管仲、子犯而兴,襄公有一子鱼不能用,岂可同日而语哉?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苏轼文集》卷三《宋襄公论》)

[明] 茅坤:尖刻快利与战国类矣,但彼率此炼,彼薄此浓,风气胜之耳。“爱其二毛”以下,申前三意,分合法变,笔锋变峭为宕。(引自《山晓阁左传选》卷二)

[明] 陈懿典:子鱼之论战当矣。然予意宋君或者自料其非楚敌也,而托于“不鼓不成列”之说以自解。不然,违礼而战,战又不克,名实两丧,其何说之辞!(《读左漫笔》)

[清] 金圣叹:笔快却如剪刀快相似,愈剪愈疾,愈疾愈剪。胸中无数关隔噎咳之病,读此文便一时顿消。(《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一)

[清] 林云铭:宋襄以不阻不鼓取败。公羊过褒,胡氏过贬,均失其实。总是继霸之初,不知度德量力,欲以假仁假义笼络诸侯,故但用正兵,不肯诈胜,是其愚处。与前此以乘车会楚被执,同一好笑。及败后,受通国咎责,因引及“不重伤,不禽二毛”门面话头,虚张掩护,更觉不情。独不思敌之伤可恤,敌之老可矜,而己之师、己之股、己之门官皆可不必计乎?子鱼此论,从不阻不鼓,倒说到不重不禽;复从不重不禽,顺说到不阻不鼓。一句一驳,总见其未知战,所以深惜其愚也。文之精练斩截,如短兵接战,转斗无前。(《古文析义》卷一)

[清] 吴楚材、吴调侯:宋襄欲以假仁假义笼络诸侯以继霸,而不知适成其愚。篇中只重阻险鼓进意,“重伤”、“二毛”带说。子鱼之论,从不阻不鼓,说到不重不禽;复从不重不禽,说到不阻不鼓。层层辨驳,句句斩截,殊为痛快。(《古文观止》卷一)

[清] 唐介轩:“不可”、“未可”,宛然曹刿从战,疑宋公亦大有把捉,乃一败涂地。只子鱼“君未知战”四字了之。后逐层抉进,却用两“可也”收住,恰好照应,妙极!(《古文翼》卷一)

[清] 冯李骅、陆浩:此是左氏开手第一篇驳难文字。看其层层抉摘,一转一紧,临了却作宕漾之笔,于紧处得松,尤能令意味悠然有余也。(《春秋左绣》卷六)

[清] 林纾:凡驳难文字,取其遒紧。宋公满腔迂腐,子鱼满腹牢骚,君臣对答之言,针锋极难。通篇用五“可”字。公曰“不可”,又曰“未可”。子鱼则曰:“不亦可乎?”此犹作商量语。至末段用两“可也”,则直出兵谋,为教导襄公语矣。一步紧似一步,词锋之便利,令读者动色。(《左传撷华》) TfDK4thKDiV9dyNDBCFBMUtyQbkaKVen8q377ACgblLu3e6yCuuRTTppl3QXzx9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