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团里“瞎忙”的日子

大学生吐槽

升入大学的小安打算一雪前耻,想要证明给暗恋七年而最终将她果断而无情拒绝的“男神”看看。她,小安,绝对不是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在那个充斥着“逆袭”和“翻身”的年代里,小安要让那个对她嗤之以鼻的人看到她光芒万丈的样子。于是,来到大学的小安将自己投身于那个被外界视作光鲜无比的学生社团。

对于小安这样的人来说,“成功”的意义非同小可。从小到大,一路从普小升普中,又从普中升普高,再加上寡言少语、相貌平平,很容易就成了班级里最容易让人忘记的女同学。而当小安满面羞红地嘟囔出那句“我喜欢你”时,“男神”眼中惊讶转至不屑的眼神,彻彻底底将小安打入无间地狱。故而,上了大学的小安,一定要“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如果说,当四年学霸的传奇故事在小安这里发生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在校园社团中谋得一官半职,看着自己一身西装革履的照片贴在宣传栏里似乎更有说服力。

记得刚开学时,小安就像是开足了马力的SUV,手捧着一张又一张社团简介,仔仔细细地分析每一个社团的优劣,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宣传单里挑出最适合自己,而又能有朝一日跟她的“男神”耀武扬威的几个,但天生具有悲观主义倾向的小安,还是担心自己马失前蹄——万一自己投出的申请表石沉大海怎么办?万一自己面试没通过怎么办?万一我选择的社团不适合自己怎么办?于是,小安选择了“全面撒网,重点捞鱼”的战略,一天之内,投递的申请表就有十几份。

不知道是不是小安最近的运气爆表,申请的社团竟无一例外地向小安伸出了橄榄枝,最终,小安将目光锁定在学生会、广播站和记者团这三大组织。从此,开启了小安“拼命三娘”的生活。

小安是个文科生,虽然言辞稍有木讷,但文笔还是不错的。于是,三个社团的文字工作就落在了小安的头上。策划案、宣传稿、演讲词、播音稿……一份又一份文档占据了小安电脑屏幕的半壁江山。每至寝室熄灯,总会看见小安端坐在铺上,架起一个小桌子,点上台灯,继续加班加点、指速如飞地在键盘上敲击。同时,为了扩大自己在记者团的影响力并显示出自己的积极与热情,小安还时不时地在校报上投稿并尝试着写一些新闻报道。渐渐崭露头角的小安被老师发现,在完成社团任务之余还协助老师整理资料、编撰书稿,虽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小安却乐此不疲。

自从进入大学,小安就像变了一个人。就如她曾经说得那样,她要证明给她的“男神”看看,她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她有能力,也有天赋。

然而,就如长春短冬长的天气,随着季节的推移,小安的“雄心壮志”也从“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融融秋日迅速跌到了冰寒刺骨的皑皑寒冬。

小安渐渐发现,她似乎并不想在那个所谓的“男神”面前“显摆”些什么,渣男终将离开自己逝去的青春,而越来越多的社团活动却折磨得自己身心俱疲。每天写不完的稿子、开不完的大小会议、摆脱不掉的各类聚餐……半学期下来,小安甚至没完整地看过一本书。曾经一节课都不敢落下的乖乖女,为了应对各类活动,请了一回又一回的假。以至于有一次,一位任课老师非常严肃地问她:“作为一名学生,你把什么放在了第一位?”

眼看着就要到期末了,英语四级考试又迫在眉睫。小安翻着日程表:14号组织演讲比赛、15号策划爱心活动、16号英语四级考试……顿时,小安感觉眼前一片漆黑,她甚至连复习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此刻的小安多想把这一切活动都推掉,潜下心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但所有人都在说“小安好能干噢”“这项任务非小安莫属!”“小安,看好你哦!”甚至连社团中的各部门部长都有意让小安在下一届接任他们的职位。在所有人眼中,小安在大学过得风生水起。

校园冬季的夜晚总是安静得让人心慌,除了偶尔勤工俭学的同学骑着一辆送快餐的自行车在雪地中穿行,大多数人都选择躲进寝室温暖的被窝抑或是供暖良好的图书馆。厚厚的积雪尚未消融,新一轮的大雪又覆了上去。不久前,学校组织全体大一新生扫雪,小安还为此写了不少稿子。主楼的灯光明亮依旧,小安可以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社团都处于哪一个楼层。还记得刚入学时,小安站在主楼楼下,望着这座全校最高的建筑,下定决心要走进去,在那里争得一席之地。曾经的信誓旦旦而如今却变成了言不由衷。小安对待社团活动的态度越来越消极,频繁的聚餐也让小安疲惫不堪。眼看着下学期各大组织即将换届,曾经打着因兴趣和梦想旗号聚在一起的人突然变得满腹心机,疲于应付各类关系的小安对这样的社团心灰意冷。然而每次小安想拒绝甚至想提出退出时,总会被那些或羡慕、或期许、或赞扬的目光搞得晕头转向、犹豫不决。“如果我不接受这个任务,老师和同学会不会对我有所看法?他们会不会认为我居功自傲、自以为是?万一因此而导致我在大家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万一我与竞选下届干部的机会失之交臂,我这半年的努力岂不是付之东流?”

“但是,这些社团占用了我大部分时间,如果我不选择适当的放弃,那么我的学业又该怎么办?我还有各种证书要考,还有各类书籍要读。而且这些小团体间的‘内部矛盾’也让人焦头烂额、身心俱疲!”

这一刻,小安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并不是超人也不是天才,她既没有能力代表月亮消灭那些烦人的任务,也没有机会拥有一个像大白一样温暖贴心又能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的“护卫”。她没有办法一面在各类社团活动中游刃有余,一面又能以优异的成绩霸占全校各大奖学金。

要学业还是要社团?要成绩还是要“仕途”?大学社团,令人充满幻想也让人难舍难分,是否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调节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小安已经傻傻分不清……

东子说法

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莘莘学子揣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心理走进象牙塔。

一种认为自己苦拼多年就是为了考大学,而今目标实现了,也该歇歇脚了。于是,开始懈怠,不思进取,想一觉醒来捧个毕业证和学位证了事;另一种则是想用激情点燃梦想,刻苦学习,积极参与,准备继高考之后再展宏图。

抱有第一种思想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于是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我接触过这样的同学,在中学时积极性很高,可考上大学后就判若两人了。他们想自己苦过累过,现在也该好好玩玩。于是,今天结伴游名山,明天相约观奇景,后天去谈情说爱,乐不思学。结果荒废了学业,考试挂科,拿不到毕业证……

小安同学显然不是这种学生,那她就该被归结到第二种里面。可这第二种想法的同学也分两类:一类主攻学业,像高中一样,依然是“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型;另一类就是像小安一样的疯狂参与型。

请注意我使用的“疯狂”,积极参与是好事,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物极必反嘛,如果到了疯狂的程度,也只能是事与愿违。小安之惑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抱有第一种不思进取思想的同学,肯定是不可取的,最终他们必然会为自己的惰行纵乐买单。而勤奋学习的“书呆子”也是东子所不赞成的,正如前文我说的,熟知上下五千年却不会与人打交道,考出高分却自理能力低下,这样的大学生将来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

那么,是不是像小安这样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并且做得风生水起的大学生就会成为时代的宠儿呢?

非也。

说到这,让我想起女儿在上大学临走时,我告诉她的话:“大学你要学的东西有很多,绝不仅仅是专业课,要适当参加社团活动,多听一些校园讲座,多到图书馆看书……但是专业课是第一位的,这一切都应在不影响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进行。”

女儿入学后加入记者团成了校报编辑和记者,加入广播台做了栏目策划和主持人。仅仅是这两个社团组织,她就不停地开会、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忙得不亦乐乎,专业课学习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了挂科的情况,要知道她曾是该校当年在吉林省录取的56位文科生的第一名啊。

对此,我严肃地批评了她,孩子也作了深刻的反思,推掉了相关社团工作,专心投入学习。最后,她以全优的专业课成绩结束了大学学业。

大一和大二期间,参加社团活动,对开阔视野、培养锻炼各种能力都有好处,但千万不可贪多。一般情况下,参加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即可,而到大三以后就该全身而退,专心投入学习。

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即便是硕士、博士生,学生自然是以学习为主。如果因为参加社团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影响了专业课学习,那完全是本末倒置的。

健康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学”“活”结合,把专业课放在首位,在不影响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身有余力,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也丰富自己的校园文化生活。

如此,多姿多彩的象牙塔才会成为你起飞的助力器。 nQ/TGdRK/evx/GyOP6nop/5evyGrfGEgn2GDstFuMqhjIfbYyTcTs4txtZdYFQ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