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服用避孕药会导致乳腺癌吗?

避孕药与患癌风险

对广大女性而言,各种避孕手段是伟大的发明,因为它们让性和怀孕分开了。最简单的避孕手段就是两种:安全套和口服避孕药。很多女性会倾向口服避孕药,有的人是因为安全套影响身体快感,也有的人是因为信不过男人,觉得还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比较好。

但与安全套相比,避孕药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

首先,安全套和避孕药并不完全一样。虽然它们都可以有效避孕,但是安全套还有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就是帮助抵挡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能引起艾滋病的HIV 和引起宫颈癌的元凶HPV ,等等。这个是避孕药替代不了的。所以,如果性伙伴来历不明,菠萝还是强烈建议使用安全套,避免中招。

其次,坊间有传闻,说如果长期使用避孕药,得乳腺癌的概率会提高。这是真的吗?

在一定程度上,这句话是真的,因为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把主流的口服避孕药(混合激素型)直接列入了一类致癌物(图7)。

图7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服避孕药列为一类致癌物

真的这么吓人吗?为什么避孕药可能增加患乳腺癌风险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家首先要知道女性怀孕的必要条件以及目前主流的避孕药是怎么工作的。

女性之所以怀孕,是因为卵巢生成的卵子遇到了精子,成为受精卵。随后,受精卵移动到子宫,在内膜上着床,然后在那里吸收营养和氧气,慢慢发育成一个婴儿。

从科学上看,怀孕简直堪称奇迹,因为它实在是个非常难的事儿。从排卵到着床,任何一个过程被打破,都无法成功。

现在市面上的主流避孕药就是靠干扰上面提到的多个步骤,从而有效避免怀孕。

第一,避孕药能直接阻止身体排卵;第二,避孕药会改变宫颈黏液,从而使精子很难通过子宫颈,从而无法碰到卵子;第三,避孕药也会改变子宫内膜,从而阻止受精卵着床。

总而言之,避孕药就像《西游记》里捣蛋的神仙、妖怪,设置各种障碍,不让唐僧取经成功。

避孕药为什么有这些效果呢?

靠激素!目前的主流避孕药属于混合激素型,含有一定剂量的两种人造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正是这两种激素,起到了调节女性生理功能,进而发挥避孕的作用。也正是这两种激素,让人担心长期服用会增加乳腺癌功能。

确实,不少乳腺癌的生长都依赖雌激素和孕激素,从直觉来看,使用更多的激素确实让人担心,这不是伪科学,而是真实存在的风险。

研究数据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1万与1

欧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广泛使用避孕药,时间要远远早于中国,所以他们这方面的数据比较多。从目前欧美的研究来看,避孕药确实有风险。

通过大规模观察比较长期使用避孕药和不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发现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风险有一定程度增加。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入了一类致癌物。

咱们看一些具体的数据吧。

1996年的《柳叶刀》发表论文,通过研究15万女性的数据,发现使用过避孕药的女性乳腺癌相对风险增加了7%~24%。如果女性停止使用避孕药,风险就开始下降,如果停药超过10年,那乳腺癌风险恢复到和普通人一样。

随后,又有好几篇类似文章建立了类似的联系。

但是这个结论一直饱受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前的研究里,女性使用的是老一代避孕药,里面的激素含量比现代的更高。

那新一代激素含量更低的避孕药是否还有风险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丹麦科学家对国内180万15~49岁的女性进行了10多年的跟踪统计,结果发表在2017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新一代避孕药的女性,乳腺癌风险依然比不使用的女性平均要高20%。而且这个风险和使用了多少年的药有关,如果低于一年,风险只增加9%,如果超过10年,风险就增加38%。

所以,目前证据确实显示,无论是老一代还是新一代避孕药,都和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

但是大家也不用恐慌,就像研究者在文章末尾特别指出:虽然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但其实中招的概率依然不高。

如果1万名女性连续使用1年的避孕药,你猜其中会有多少人未来会因此得乳腺癌?

大约1个!

乳腺癌家族史会强化风险

有人可能会问,刚才说的是普通女性,但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携带遗传风险因素,比如好莱坞影星朱莉那样的具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还能使用避孕药吗?会不会增大风险呢?这是个好问题。事实上,有科学家专门研究过这个。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如果服用过避孕药,那么患乳腺癌的概率会增加11倍。

需要强调的一点,参与这项研究的多数女性都是在1975年之前服用避孕药的,当年药片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比现在的高不少。因此这个数据可能对现在没有太强指导意义。

这种风险还可能和个体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比如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服用避孕药增加了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但没有增加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患癌风险。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

总之,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避孕药中的激素对她们的影响很可能比对普通人群更强。在服用之前确实应该更加谨慎,提前与医生讨论和咨询,看是否可行,或是否有替代的办法。

利大于弊

如果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风险,那为什么医药主管部门没有禁止它的使用,我们还能继续买到它呢?

因为对于大多数女性,避孕药的整体好处大于风险。

一方面,避孕药给女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绝对不可忽视。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避孕药和癌症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虽然它有可能略微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是也同时可能降低患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风险。

什么?避孕药还能降低癌症发病率?

是的。

比如,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至少下降30%。

关于卵巢癌和结直肠癌的研究更多,显示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卵巢癌风险下降30%~50%,而且服用避孕药时间越长,似乎保护效果越好。多个研究显示,这些女性结直肠癌的风险也下降15%~20%。

这就很有趣了。

为什么含有激素的避孕药能降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结直肠癌呢?

这个并不是完全清楚,其中研究还在积极进行,目前认为的一些机制包括:

总而言之,从数据来看,并不能简单地说避孕药是致癌物。

加之一些其他益处,对于大多数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它的整体好处大于风险,依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无须因噎废食。

避孕药利大于弊

最后要强调一点,本文中的避孕药是指长期服用的药物,不包括紧急避孕药,后者成分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对女性身体可能带来额外风险,请各位男士保护女士,尽量避免使用。

小结

· 口服避孕药如果含有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风险和使用了多少年避孕药直接有关,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 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携带BRCA1/2基因突变,使用避孕药需要更加谨慎。

· 服用避孕药整体利大于弊,而且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风险降低。 0YXYQOEbePHwDtT74xYwi5ODDYAhdjP9bT8QGmrrr+M+cQJVXU4l9QIyKWV2bm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