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型文言教学策略,是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精炼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教学策略。这套教学策略由三部分组成:①教师备课策略;②学生预习策略;③高效课堂策略。
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在上课之前做必要的精心准备,不仅能帮助教师对课程做深度审视,而且能帮助教师有效寻找搭建与学生交流平台的途径。深度备课不仅考验教师学识的多寡,更能考问教师对教与学关系的思考,甚至考查教师的敬业精神与思维品质。如果教师的学养不足,那么对课程内容的开发必然单薄而肤浅;如果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缺乏思考,那么对教学过程的设想与把握必然紊乱;如果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或者思维品质低下,那么必定不能达到或很难达到教学的目标,甚至不能确立教学的目标。教师备课策略旨在为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打下基础,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与健康的情感。
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开发与初步探究,对课程目标进行捕捉与审视,是学生预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学生对课程预习工作投入的多与少,将直接影响课程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决定了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深入程度。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根植于预习过程,不在预习过程中做出独立思考,在未来的交流活动中将可能直接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损害思考的独立性,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无法独立产生。预习工作不充分,学生就无法搭建自己探究思考的平台,在学习中无疑将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预习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能力,并着眼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教师充分备课与学生充分预习相结合,必然产生强大推动力,推动课堂高效运转。独立思考的学生群体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思维碰撞,必然产生智慧的火花,结出丰收的硕果。而高效课堂也必然不断深化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的成果,反馈出众多有价值的信息,升华着学生与老师思维的品质。高效课堂是知识创新与思维碰撞的平台,是学校教学最主要的内容。高效课堂策略根植于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两种策略,旨在知识的深度探究与学生思维的优化,并着眼于提高学习过程的效率。
这里,我将学生预习简称“预”,将教师备课简称“备”。二者交融碰撞,协同互动,产生强大动力,推动高效课堂。因此,我们称之为“预·备”型文言教学策略。
最近几年,我们在文言教学中对“预·备”型教学策略进行了积极实践。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备课过程为例,对我们的课程实践做具体说明。这个单元为“古代人物传记”,所选作品均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这些传记中的主人公,或以政绩,或以品德,或以才干,名垂青史,令后人景仰、追慕。我们首先明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①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基本能力;②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鉴赏品味,了解人物并欣赏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③通过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赏析,体味文章的风格与韵味。总而言之,就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来观照本单元课文。
教师备课是开掘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建构材料、探索师生学习探究方式、调动自身精神状态以备推动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教师备课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1.对重要作者的文化人格做详细介绍(以介绍司马迁为例)
对重要作者按朝代、生卒年月、人物生平与贡献做常规介绍,意义不大。因为学生通过课下注释自己就能基本厘清。我们认为,对重要作者的文化人格进行介绍,是老师备课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司马迁的介绍为例,我们主要准备了两项内容。
其一,介绍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成就《史记》巨作的经历,以期激励学生广博阅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有所作为。《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他以饱满的文化激情,游历大江南北。这种亲身考察、探究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除此以外,司马迁还有少时躬耕陇亩的农村生活经历。他师从大儒孔安国、董仲舒等,又在太史令任上翻阅到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一切材料,还有随帝封禅、太初改历等众人注目的经历。这种师从大儒、读万卷书、投身广阔社会生活的经历,堪称典范。
其二,介绍司马迁“重于泰山”的忍辱负重精神,以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司马迁遭受腐刑后,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生命遭遇重大挑战。他在《报任安书》中说:“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他又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是勇敢地活下来。试想,司马迁如果因为腐刑选择了死亡,那么,他的死将沦为一个悲剧。而选择坚强地活着,并且创作出《史记》这部不朽的作品,他的死重于泰山。现代中学生在面临人生的坎坷与困难时,应该向司马迁学习啊!
备课时这样来准备材料,能显出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来。
2.对重要作品做针对性必要介绍(以介绍《史记》为例)
时代需要文学创新人才。司马迁对史学体例的创新永远给予我们启迪。备课的时候,抓住了这一点,就能对学生有所启迪。
在《史记》出现之前,有人以年代编写历史,但易流于琐碎的记账簿子,有人以国别分述历史,但难以处理复杂的事件与关系,《史记》则以纪传体的形式,本纪、世家、列传构成的主体以及书、表形式的合理补充,纵横交错,经纬相缀,全面、详细、真实、形象地向我们讲述历史。《史记》之前的史书时间跨度多为断代,而《史记》则将笔触向上延伸到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时代,向下截流至作者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以三千年的大时间跨度向后人讲述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故称“通史”。《史记》体例一出,后世官修史志都以此为准则。
当代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文学领域里,也是难能可贵的。在司马迁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文学创新的精神价值。
关于《史记》的其他介绍,学生们自己开掘完成即可。
3.对相关背景知识做深入研究(以有关匈奴的历史为例)
备课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放开眼光,对课文之外的相关知识做必要研究。比如,学习《苏武传》的时候,我们曾经问“且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这正是汉朝攻击匈奴的大好时机,汉武帝为什么不攻打,反而还要“因厚赂单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回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于是,对匈奴与汉朝关系的研究势在必行。
备课的时候,我们对汉代时匈奴的情况做了研究,略述如下。
(1)崛起强盛时期。汉初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征讨,在白登被匈奴冒顿单于4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之后汉朝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2)汉匈大战时期。到汉武帝时,西汉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增强,对匈奴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发动了三次大战:河南之战(也叫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
(3)中衰时期。匈奴国的衰落时期从伊稚斜单于至呼韩邪单于,经历18任单于,从汉武帝元鼎年间到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灭郅支单于为止。伊稚斜死后,子乌维立,乌维死,子詹师庐立,詹师庐死,季父稴犁湖立(见表1-3)。在这十几年间,匈奴避居漠北休养生息。而汉朝因人力、物资损失很大,以及为了征伐朝鲜、西羌及西南夷,也暂时停止对匈奴用兵。公元前87年,汉武帝薨,汉朝暂时停止对匈奴的攻击。汉昭帝时(公元前81年),匈奴为缓和与汉的敌对关系,把扣留了19年的汉使苏武释放,以示善意。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朝汉,提出愿婿汉以自亲,娶王昭君与汉修好。此时双方相安无事,局势安定,国力得到恢复,人口增加。呼韩邪死后,其后裔遵从他的遗嘱,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达30多年,直到王莽专政为止。
表1-3 匈奴中衰时期历任单于年表
经过以上研究,苏武出使的时代背景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开头的疑问至此也迎刃而解了,学生的认知,也因之而清晰。
4.对课文中缺失的重要历史事件做必要补充(以《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关历史事件补充为例)
备课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关注相关历史事件,以期展示事件的完整面貌。做这项工作有助于老师全面看待历史事件,也有助于将来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历史事件中,秦王为什么不杀蔺相如?我们一直都有疑问,清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也没有能够对此做出有力的说明。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此加以探讨,也许能够解决这个疑惑。
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公元前283—前279年之间,我们列举出赵惠文王年序大事。
十六年(公元前283年) 廉颇伐齐,取阳晋,秦伐楚,主要力量在对付楚国。
十七年(公元前282年) 蔺相如完璧归赵当在此年。
十八年(公元前281年) 秦伐赵,拔石城。
十九年(公元前280年) 秦取楚上庸及汉水北岸。
二十年(公元前279年) 渑池之会。次年白起破郢都,主要力量都在对付楚国。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单元所选课文多为节选的内容,为全面展示人物形象,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对节选的文字及其他内容做必要的补充,对“节选”的取舍问题做深入研究。
(1)以让廉颇的形象更丰满为例。《廉颇蔺相如列传》文后一段话: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
(2)以《苏武传》课文相关内容为例。
第5段“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之间所删节部分: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第8段“与武决去”后所删节部分: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
第9段“武等实在”后所删节部分: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第10段“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之间所删节部分:诏武奉一太守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
备课时做这样的必要准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就能多一份从容,不至于因准备不足而捉襟见肘。
(3)课外知识补充示例。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全唐诗》中华书局)
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烟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全唐诗》中华书局)
注:缧囚:囚犯。//碛:沙石,沙漠;浅水中的沙石。//桔槔:井上打水用具。
6.对文中费解的文字或注释进行考证,以备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探究精神(以《苏武传》中“蹈”字的理解为例)
《苏武传》中“凿地为坎,置誰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教材注“蹈”为“踩”,非常不合情理。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对此早有异议:“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杨氏还进一步指出:“蹈当读为搯。《国语·鲁语》云:‘无搯膺。’韦注云:‘搯,叩也。’马融《长笛赋》云:‘搯膺擗詄。’搯膺谓叩胸也。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现今许多选本秉承此说,比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此说看似可通,但仍存有一些疑惑:既然轻叩苏武背部就可以使其体内瘀血流出,那么为何还要挖坑并往坑里放置“誰火”?“誰火”在抢救苏武的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作用?以上各家均未对此说明。
徐复先生《后读书杂志》独辟蹊径,从边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出发,并依据冯承钧所译《多桑蒙古史》记载的“铁木真遇泰亦赤兀十二骑,铁木真独与战,敌骑十二矢并发,伤其口喉,痛甚,昏堕马。不儿古勒燃火热石,投雪于石上,引铁木真口,以蒸气熏之,及凝血出,呼息遂通”,指出蒙古族有火熏的急救方法,与抢救苏武的情形比较相似,进而考证《苏武传》“蹈”字应是“焰”之形误。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理解,则“蹈其背以出血”意为用火微熏苏武的背部从而使其体内瘀血流出来,正好与上文“凿地为坎,置誰火,覆武其上”的语义相承。我们认为徐复先生的说法于文更为切合,有关教材及文选应予以修正。
这方面的考证工作,学生做起来难度很大,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做这项工作,有利于帮助自己明确在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下一步交流、讨论做好准备。预习工作做得越好,学生的知识建构就越有力。学生预习课文,需要做的工作在本单元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同学对《苏武传》全文情节内容做了如下分析(见表1-4)。
表1-4 《苏武传》全文情节内容
有同学将《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情节内容列表如下(见表1-5)。
表1-5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情节内容(1)
还有同学将《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情节内容列表如下(见表1-6)。
表1-6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情节内容(2)
续表
这样的分析视角,反映出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做了这样的预习,对文章整体架构的把握就比较到位了。这样的预习工作,有助于学生站在较高的起点,与教师及文本对话。如果没有这项工作,我们课堂的起点就比较低了。
本部分预习工作主要包含两项内容: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有以下注意事项:借助于课下注释、工具书;老师也可以提出重点词语要求学生定向解决;针对前几册文言词汇做必要的总结。
做这样的预习工作,能帮助学生学习文言基础知识,增强文言基本能力,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对学生文言基本功的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以我校同学对《廉颇蔺相如列传》提出的一些小问题为例。
(1)司马迁为什么将廉颇蔺相如合在一起作传?
(2)“伏斧质”与“负荆”两种请罪方式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秦王在最终饶其不死并款待蔺相如后,没有依当初所说,用十五座城来换玉呢?是觉得不值吗?
(4)蔺相如从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要撞柱子时,真的胸有成竹无所畏惧了吗?他会不会很害怕?
诸如此类的问题,涉及文中缺失的有关秦国进攻楚国无暇顾及赵国等历史背景材料,也直接涉及人物性格特点。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总结,组织学生讨论,直接进入课文探究,效果很好。
以我校同学对《廉颇蔺相如列传》提出的疑问为例。
秦王斋五日后,即使最终不想答应,但诚意已够,而蔺相如此时“完璧归赵”,是否使赵国理屈?蔺相如的做法与态度是否与他之前“曲直”论说相悖?所以我觉得蔺相如的做法,结局是成功的,然而从道义上讲是不妥的。是否这样呢?
针对这个质疑,老师可以补充清代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并对当时历史事件做补充,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预习《张衡传》,同学们对张衡的科技成就尤感兴趣,他们所寻找到的图片与视频材料相当丰富,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地动仪、记里鼓车、指南车等(见图1-2~图1-4),还有有关地动仪复原情况的录像片。
查询资料的过程,也是加深对课文、对人物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趣味,也必然充满智慧。这样的工作,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情趣。
图1-2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地动仪 |
图1-3 记里鼓车 |
图1-4 指南车 |
例如,学生对编年体和国别体史书的归纳总结(见图1-5)。
图1-5 编年体和国别体史书归纳
这样的归纳总结工作,也是一项知识系统化的工作。学生只有亲自做了,才能获取完整的印象。如果由老师代为完成,可能影响学生的认知深度。
教师备课策略与学生预习策略扫除了课程核心问题的外围障碍,为架构师生有效交流的平台打下了基础,高效课堂应运而生。
人物语言折射出人物灵魂,文学语言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对语言进行品味,是语文课堂的特质之一。同时,字里行间还能品味人物的个性。在学生对文字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以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评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文学语言进行有效品味,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几组例子。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句中“虽”如何理解?
明确:“虽”可以翻译为“即使”,也可以翻译为“虽然”。这里如果翻译成“即使”,是一种假设语气,说明自己并不“驽”,语气比较生硬,显得不谦虚;如果翻译成“虽然”,表明所说情况是实际存在,自己真的“驽”,语气显得更谦虚一些。
例:《苏武传》张胜“许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许之”,《鸿门宴》项王“许诺”。三处“许”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张胜“许之”,何其轻易也!为一己私情,不顾国家大局, 自私轻率“许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项王此时“许诺”与开篇“大怒”形成鲜明对照。这两处表现表明项羽办事情是很情绪化的,属于“跟着激情走”的人,理性不足,缺乏政治的敏感和警觉。项羽有勇无谋,缺乏智谋,寡谋轻信, 愚蠢“许诺”。
廉蔺送赵王赴渑池之会,相约“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赵王爽快许诺,显示人物性情与心胸:赵王识大体,信任廉颇,有所担当,有胸怀, 勇敢“许诺”。
司马迁以经济之笔墨,使人物形象毕现。三处“许诺”,三种个性胸襟。
例:面对李陵劝降,苏武为什么称李陵为“王”?
原文: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明确:“王”这个称呼,表明了李陵被匈奴封为“右校王”这个叛徒的身份,一下子揭去了朋友间叙旧谈心的幌子,立场鲜明地与李陵划清了界限,使谈话无以为继。而李陵也因此惭愧不已,最终痛苦而去。
只有提纲挈领解决主要问题,才能纲举目张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知识的架构,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的问题,还有助于我们还原人物的历史形象。这需要深厚的文学读解功底,之前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所做的工作,其价值将在这里得到体现。
例:廉颇“宣言辱相如”与“负荆请罪”的举动,你觉得突兀吗?
明确:
(1)廉颇“宣言辱相如”并不突兀。因为文章第一、二两段,分别介绍廉颇和蔺相如的时候,介绍廉颇的内容多:战功卓著,地位显赫,名声远播。介绍蔺相如的内容少:主人地位低下,舍人地位更低下。二人形成鲜明对比,地位高下悬殊,为后文廉颇“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的心理埋下了伏笔。
(2)廉颇“负荆请罪”也不突兀。因为在渑池会上,将相合计(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将相合力(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两个人已经有过合作的经历做基础。此外,渑池会前,“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廉颇对赵王的这番话,非忠贞耿介之人不能言,廉颇“负荆请罪”所表现出来的坦荡、率真的个性在前面已经得到过充分显露。
这个问题不仅能帮助我们厘清文章三个故事之间的结构关系,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起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较为完整的认识。这是一个能贯穿整个文章精魂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例:《张衡传》第一段说张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而第二段张衡又“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且后来还做了河间相等官职。他前后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
明确:这前后看似矛盾的举动,恰好反映了张衡的志趣所在。
我们注意到,在第二段“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之前,作者交代了张衡这样做的前提:安帝雅闻衡善术学。这就说明张衡的志趣在“术学”,不在“孝廉”等其他方面。
第三段“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更进一步强调张衡志趣在此不在彼。
所以,张衡先“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后又“造候风地动仪”,成就中国科技史上的辉煌篇章,正是因为其志趣在此!由此可见,张衡的成就源于自身对“术学”的专注与追求。
张衡后来还做了河间相,并“称为政理”,是张衡政治才干与正直品格的表现,是对他科技成就的一个补充;也是他专注“术学”,造福大众精神的延伸。张衡的形象因此更为丰满。
所以,我们能从《张衡传》中读出张衡的鲜明志趣与个性来——而不仅仅是才干。
这个例子让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作者选取的材料,一定是最能表现作者心目中人物形象的材料。《张衡传》的选材,表面上看是一个“详略”问题,而究其实质,却是人物的“志趣与人格”问题。范晔在选材上,也是别具匠心的。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是解读一篇文章的钥匙。
对课文做文化延伸,可以借助话题讨论、探究其精神价值。围绕有价值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思想交锋与碰撞,能够让语文课堂点亮智慧的明灯,获得对问题的深入认知,大大提升课堂的价值。而学生思想认知进步的效率,也在这样的课堂上突飞猛进。我们语文教学的效率(不单单是课堂效率)将因之而有效提高。
例:有人赞叹说:“苏武的忠义精神真的是空前绝后、光耀千古。”也有人认为苏武的这种忠义是一种不分黑白,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牺牲的“愚忠”。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内容示例(注:学生的讨论很丰富,这里仅举此例)。
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而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
首先,请看苏武在听闻出事后的“第一反应”。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 负国 ”(在严重关头,苏武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的重托。“重负国”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预先发现和劝阻张胜所干的错事,一负国;马上要受到敌国的审讯,给国家丢脸,二负国)。所以,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其次,请看苏武在整个事件中的两处表现。
表现一:“自杀”与“不再自杀”。原文如下:①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 归汉 !”引佩刀自刺(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白自己没有参与匈奴的谋反事件,而且也不赞成有人这样做;二是表明汉廷没有指使他们这样做;三是教育副使张胜不要贪生怕死。在说过这番话以后再引刀自刺,情况就不同了。他自杀的行动,大大增强了说话的分量。不仅足以为国雪耻,扭转外交上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赢得了敌国的尊敬)。②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苏武为什么不再自杀?这时,理屈的已经不是在苏武方面,而是在匈奴方面。苏武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投降,就能为国争光;丧失民族气节,接受投降,必然给祖国丢脸)。
表现二:“杖汉节”。原文如下: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 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的,但实际上更是对国家、人民的。
当然,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们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李陵所言有合理成分,但不能作为变节通敌的借口。大丈夫终不能因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民族,成为敌对阵营的一员。
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他是如此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活着,用心用力,纯粹而极致。他的坚守使生命有了沉甸甸的重量。他本可以对自己不那么残忍,但他用坚守一笔一笔地镌刻生命。他告诉我们,生命原来需要一种精气神,至大至刚!
获得高效率文言教学的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者是学生和老师,需要学生的有效预习和老师的深入备课;这项工程还需要选取最精髓的问题做思维的支撑,选择最闪亮的话题做思维的路标。提纲挈领的好问题,韵味深长的好语言,价值丰盈的好话题,都是我们建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好材料。本单元文言教学,学生有效预习与教师有效备课,积极推动了课程的深入研讨,为高效课堂的运转打下了基础。本单元教学,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思维状态被充分调动,我们对“预·备”型教学策略进行的全面尝试获得了积极效果,课程得到了学生精彩的反馈,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于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