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回顾与反思
——兼谈“教学预案”与高中语文“翻转”课堂

一、本次教学预想是如何形成的

和学生一起学习鉴赏《春江花月夜》,已历四次四届学生了,前后时间跨度已达十年之久。回顾这四次学习讨论的经历,内心颇不满意。本学期再次拾起这首著名的诗,我反复诵读文本,寻找教学灵感。诗文开篇处浩阔朦胧的美景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紧随其后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两个巨大的问号再次扣紧了我的神经;诗文中游子思妇的“扁舟”与“明月楼”这种小儿女情态与前文浩阔朦胧的美景相比,格调似乎仍然显得“娇小”!后人为什么要给予其“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端详这个熟悉的文本,回顾这些熟悉的问题,这一次,我决意要给自己一个答案。

在反复阅读文本十余遍之后,灵感终于出现了。我与文本中的“初”字和“谁家、何处”两词似乎心有灵犀,对上眼了。追溯这个“初”字,可以有明月景象形成之初、人月相望之初、情感诞生之初、境况变动之初等诸多解答,呈现出一种由个人内心情感变化到古往今来天地变迁的沧桑感,这不正是一种宇宙哲思吗?而“谁家、何处”,呈现出一种不定指的状态,传达出作者对普天之下所有具有这种情感的人们的理解与关怀,这不正是一种普世情怀吗?这样深沉的情感与纯真的情怀,使得诗的格调在我心中高扬起来。终于,诗歌那浩阔朦胧的美景与这种宇宙哲思、普世情怀协调统一起来。正是:情有多深,境就有多大;情有多纯,景就有多美。

我于是转而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习惯于从诗歌的“意象”出发,对诗歌的意象、意境做“审美分析”,几乎是用“论证”的手法探求“情”和“景”是如何做到“交融”的。具体到《春江花月夜》,则是“论证”其如何做到“情、景、理水乳交融的”。这一次,我提醒自己,诗歌有诗歌的特点,我不能用议论文那样严密的逻辑思维来证明情与景的协调统一,我需要和学生一起,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让情感在心中形成,情动于中,让学生的情感与诗歌的情愫互通共融。如何才能做到这些?“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游子思妇的千里相思,不适合我们割裂分析,适合我们反复吟咏,那就选择“诵读”做突破口吧。诵读不能只是发出声音,还需要撰写诵读脚本,就以“撰写诵读脚本”作为此次课堂鉴赏活动的切入点吧!

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此次教学活动做了以下预想。

【文本分析】

孤篇盖全唐:本诗将深具古典文学情韵的五个经典意象糅合在一起,浑然天成,圆融成境。如果单个分析,难免生硬、割裂。

这五个意象,朦胧唯美,给了读者广阔的生发空间。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文本特点决定教学方式。关照本诗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以撰写诵读脚本为手段,对诗篇进行赏析品鉴,揣摩诗情。在诵读过程中,尝试以情带声,做到声情与文情谐和,是一种适宜的教学方式。

【学情分析】

班上同学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强,在诗词鉴赏学习的课堂上经常表现出较高的诵读热情,同学的审美鉴赏品位也比较高。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品味、鉴赏本诗景、情、理谐和共融的特点;撰写诵读脚本;提升学生诵读能力。

【教学重点】

完善诵读脚本,诵读本诗。

【教学难点】

品味、鉴赏本诗景、情、理谐和共融的特点。

【预习作业】

自由诵读本诗,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撰写诵读脚本。

【教学过程】

(1)学生汇报小组合作预习成果并做诵读展示:①两个小组以对话方式展示交流预习时所做的诵读脚本并做诵读示范;②交流示范完毕后,全班同学在交流示范的基础上,对诵读活动进行改进。

(2)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脚本及诵读活动进行点评。

(3)在教师点评的基础上,全班同学进一步诵读文本。

【作业】

(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并完善本诗诵读脚本。

(2)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本诗。

二、撰写“教学预案”

为落实以上教学预想,我首先撰写了教师教学预案。

所谓“教学预案”,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展开之前,根据自己的教学设想,针对学生预习作业内容,考量课程内容与课堂呈现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所做的一个预备性方案。这个方案充分表达教师个人设想,并考虑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为老师未知的思维盲点预留可供填补的余地,以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其主要目标在于倡导以课堂为主体,立足为课堂研讨服务。

“教学预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

传统的教案凸显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一般按照教案拟定的过程“循规蹈矩”地展开,学生需要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调整自己学习的内容与思维的方向。而“教学预案”则强调关注课堂,凸显的是老师在课前的周到准备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使用“教学预案”时,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适时修正或补充自己的教学思路,在必要时给予学生某些指点,也会在受到学生思路的启发时积极跟进。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承当着导师与助手的双重角色,整个教学过程聚焦课堂研讨,呈现出一种教学相长的教学境界。

老师本人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是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一。为了让自己的备课活动与学生的预习活动步调一致,我在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同时,完成了如下“教学预案”(见表1-1)。

表1-1 《春江花月夜》教学预案

以上四句,意境朦胧阔大,静谧唯美。(诵读节奏要舒缓,但同时不乏活力)

以上四句,意境空灵毓秀,唯美多姿。(声音要空灵、柔美、纯净)

续表

以上四句,意境阔大深沉。(疑问句,诵读声音要深沉而怅然)

以上四句,意境静谧而深沉。(陈述与感叹,诵读声音要沉静)

以上十六句,愁情弥漫,深情翻涌,流露颇多人文关怀,意境朦胧缠绵。(诵读语言要注意节奏变化,深情缠绵)

续表

以上四句,情感深沉饱满,意境宁静幽远。(诵读语速要慢,语调深沉,有余韵)

“教学预案”确保我本人对文本进行了一遍仔细的梳理,并在梳理文本的同时对学生做预习作业的可能思维路径做了一次模拟或猜测。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我所做的这个教学预案起到了让自己的备课活动与学生预习成果相衔接的作用。我并不夸张地感受到,“教学预案”是老师为让自己的备课活动与学生预习成果衔接而采取的预防性教学手段。举例说来,在学生讨论分析过程中,除在以上我所关注的“初”“谁家”“何处”等处帮助学生做了有效提升之外,“愿逐月华流照君”一句中的“愿”字,学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提醒学生加以关注,他们于是发现,“愿”表达的是一种主动意愿。

三、学生完成预习作业

学生预习作业有两项内容:①自由诵读本诗;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撰写诵读脚本。第一项作业属于“软性作业”,为保证这项作业落到实处,我要求每个小组需在课堂上展示诵读成果。第二项作业以书面形式完成,两个小组在课堂上将以“打擂”的形式对诗文做切磋赏析。

以下选择高1306班杨知颖同学撰写的诵读脚本进行展示(见表1-2)。小组每位成员的个人作品都将提供给小组,做讨论之用。

表1-2 学生撰写的诵读脚本

续表

续表

四、课堂呈现——兼谈高中语文“翻转”课堂

课堂上首先进行诵读展示。学生们选择了古琴曲《平沙落雁》、竹笛曲《姑苏行》、箫曲《春江花月夜》作为朗诵配乐,同学之间互相配合编排了不同的诵读形式。诵读成果显示,同学们对文本已经较为熟悉。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诵读环节,占用了课堂近四分之一的时间。看起来,所用的时间比较长,似乎有些浪费。但这个环节不仅帮助同学们再次熟悉了文本,再次锻炼了诵读能力,而且有效营造了课堂气氛,让诗的旋律在同学们脑海中回旋,为后面的诵读脚本阐释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堂进入第二个环节,学习小组派代表阐释本组的诵读脚本,两个小组以“打擂”的形式同步解说,相互质疑问难,并在此过程中做局部诵读示范。作为老师,我在一旁观摩并粗略记录整个阐释与质疑过程,对某些问题进行一些追问。意料之中的有,我之前对“初”“谁家”“何处”等处所做的思考,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思考与理解。而让我惊喜的有,学生们对诗歌音乐性与某些词句的解读也超出了我的预料。比如,学生们汇报:

(1)开篇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海”“海”“潮”循环往复出现,读起来有回环之美。“潮”为动,“海”为静,有动静之美……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处“望”字较另一版本“只”字为好,因为“望”字有人的神态与表情,“只”字缺少这样的神态与表情。

(3)“可怜楼上月徘徊”一句中,“徘徊”的并不是月亮,而是人的心情,思念之情挥之不去。

(4)老师认为“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句中“潭”通“浔”,是“水边”的意思。我们研究后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从下一句“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句看,江边落月的景象也应该像诗的开篇处那样,有一个阔大的画面,如果读作“水潭”的“潭”,画面就显得狭小,诗句的气象也就不足了。

(5)“江潭落月复西斜”句中“复”字很有韵味。就单个人来说,“复”是“又一次”的意思,说明这个人目睹明月西斜已经多次,思念之情已在心中缠绕很久;就上文“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来说,这个“复”就像是人世无数的轮回,永久的轮回,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哀愁”的感觉。

课堂交流还有“教师点评、提问”“疑难问题辨析”“课堂小结”三个环节,兹不赘述。整个课堂40分钟,学生们讲了大约32分钟;我在“初”“谁家、何处”“愿”等处所做的追问,加上总结本堂课的内容,以及点评同学们在本堂课上的表现,总共占用了8分钟左右。最后,全班同学在箫曲《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集体诵读本诗,下课。

我们在课堂上呈现了如下板书内容(见图1-1)。

图1-1 《春江花月夜》课堂板书

总体看来,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研讨,组织了一次完整的“翻转”课堂,圆满完成了此次学习任务。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

其一,学生深度预习工作为课堂研讨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二,课堂学习任务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

其三,“教学预案”与学生预习作业有机衔接。

其四,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课程呈现形式的设计与对问题的深度引导。

其五,《春江花月夜》诗歌文体的特点在诵读与赏鉴中得以彰显。

受此次教学活动的启发,笔者对高中语文学科“翻转”课堂做了以下思考。

高中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强,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已经比较熟悉,需要做更有挑战意义的工作,他们需要研究的乐趣。高中语文课堂该如何“翻转”,更多需要考虑的,是结合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来探寻“翻转”的有效途径。

就阅读鉴赏课程来说,上课之前,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文本,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消化整理,力求对相关问题做出一定程度的研究。而对于写作课程而言,动笔写作或动笔修改,单篇文章修正或多篇文章对比修正,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基础知识、基本问题的讨论,有时需要落实在笔下,也需要做一定量的文字工作。

语文学科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也有其特殊性。语言文字与特定场合、特定情境的思想感情密不可分,比如,我们可以向学生讲明“比喻”这一概念,却无法将比喻出现的所有可能情境一一罗列区分。语文的“程序性知识”也有其天然的局限,比如,我们可以指出语文学科中最具理科特色的说明文行文的一般思维特点,却无法对不同文本语言文字的风格特点做出概括。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语文学科无法做到用一个“公式”或“定理”来涵盖一系列的系统知识,语文学科内容的个性化过于突出,每一个文本、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都有特立独行的一面,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学习。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学生或许可以并不费力地背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但却不能对其进行深度鉴赏,甚至可能对其中的某些词句也不能做出正确的解析。

同时,语文学科内容较强的情境特点,语言文字情感传达、信息传达的复杂性,也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多做“个性化”探究。这与某些学科“一般原理”的推导研究是不同的。

因此,时下“翻转”课堂所提倡的课前“视频”,在操作过程中还要认真考虑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所带来的具体要求。一般说来,资料查找与深度阅读工作、文字写作落实工作、个性化鉴赏评析工作,都不适宜通过视频的方式加以解决。在对《春江花月夜》这样的诗歌做诵读赏鉴的时候,更需要老师和学生专注于诗歌语言文字的表达,生发联想和想象,静下心来仔细探究。

基于这样的认识,放弃时下“翻转”课堂所追求的课前视频,转而借助传统预习作业的方式,加强对诗文字词句篇的深入研读,完成课堂的“翻转”,对学习《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来说,是适宜的。有必要指出的是,“预习”工作本已具备并包含课前视频的内容与功能,其方式方法本也是丰富多样的。

(2015年3月于清华园) 6SIZlk+2QcwMcBLS3g7yyVSyth82sbUY+0KFJ2xGwRar/Kd8JyQGV1SMy1bPAu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