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人不喜欢我,我自己喜欢我,我觉得我比周围的人高尚多了。可是,每当看见一群群同龄人有说有笑地走着,而我却孤身一人游荡时……我的心便如刀绞一般疼痛。

——徐牧云日记

在准备文学旅行的时候,我无意中翻出了一封信。信是北京一个名叫徐牧云的女中学生写来的,诉说她走出孤独的新鲜感受,并附了一篇过去的日记。记得我已经复信给她,却记不清说了些什么,只在她的原信上留下“严重孤独可面访”几个字。是什么惊人的事牵动过我的心?我开始重读徐牧云14岁生日的那篇日记。

她写道:

14年前的今天,上帝赐予我生命,使我降生到这纷乱的人世。我孤独地度过了14年,其间尝尽了没朋友的痛苦。我曾经努力地追寻过,可总是失败,以至于对失败的感觉由伤心变成麻木了。我曾放声痛哭:上帝啊,你既然已经赐给了我生命,为何不再赐给我幸福?别人都说你是世间最公正的,为何你对我如此不公?你既然能预知我的命运,为何还要创造我?你开了一个多么残酷的玩笑!

今天,是我14周岁的生日。人人都说生日是最快乐的,为什么在我的脸上却找不到一丝笑意。桌上摆着蛋糕,点着蜡烛,却没有人为我唱祝福歌,更没有人对我说“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连父母都到外地出差去了。桌上的蜡烛一闪一闪的,我却没有勇气把它们吹灭。我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仿佛如果把它们吹灭了,就会有灾难降临到我的头上。真的,我真的害怕,怕14岁的孤独。我宁愿永远这样坐着看蜡烛燃烧,也不愿意跨进14岁的门槛。

有人说,十三四岁是充满欢乐的年龄,但我觉得十三四岁是残忍的年龄,它扼杀了我那颗纯真的心。在13岁时,我考取了重点中学,却也因此失去了唯一的朋友。我几乎成了机器人,每天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赶写作业,除此之外便是忍受孤独和寂寞。我厌倦了这痛苦难熬的岁月,厌倦了枯燥乏味的读书生活,厌倦了那虚伪的人际关系。现在,唯有文学作品和音乐尚能给我一点慰藉,不然,我真不知还活着干吗。

我不愿乞求别人给我友谊,我要去寻找和争取。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找到。每天,看着同学们互相利用,看着他们那硬挤出来的干笑,我的心里有一种痛楚,又有一丝得意,仿佛不花钱白看戏。这也许是幸灾乐祸吧,或许还是一种变态心理。由于我长期在一旁看别人做事,我养成了对任何事都冷眼旁观,而不愿意介入的习惯。于是,我更加孤独了。

虽然如此,我渐渐地并不那么厌世了,大概是习以为常了吧,有时还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别人不喜欢我,我自己喜欢我,我觉得我比周围的人高尚多了。可是,每当看见一群群同龄人有说有笑地走着,而我却孤身一人游荡时,每当课间休息,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热热闹闹谈天说地,而我却独自站在一边时,我的心便如刀绞一般疼痛。我不知该怎么办,只感到活在世界上太累了,尽管我并未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14岁会怎么样呢?我不知道。

仔细读完徐牧云的14岁日记,我决定马上采访她。我注意到写日记的时间是三年前,这就是说,她已经17岁,该上高二了。三年多的时间,对变化迅速的中学生来说是漫长的。了解一下她的变化,不是很有价值吗?这或许可以为我的文学旅行提供一些经验。

在少男少女们的大量来信中,诉说孤独之苦的内容占了相当高的比重,可见这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海南一名男中学生来信,称自己生活在“孤独的冰山下”,“心已结了冰,厚厚的冰难以融化”。那么,这种四季不化的“冰”来自何处呢?难道它永远都四季不化吗?

我欣喜地发现,徐牧云在信中说她已开始走出孤独的迷宫,已开始进入快乐的世界。这好似严冬过后枯枝上萌发的一抹新绿,给人带来春的消息。

当天晚上,我就按照徐牧云留的电话号码,给她家打电话了。接电话的是个中年女子,显然是徐牧云的母亲。与有些母亲不同,她对我未做任何“审查”,便喊道:“牧云,你的电话。”程控电话的话筒传音十分清晰。我听见一阵走近的脚步声,还伴着口哨和响指,接着就出现一个平静的女孩声音:“喂,我是徐牧云。您是谁?”我报了姓名之后,她惊叫了起来:“噢!是孙老师啊!想不到您还真给我打电话呀!”

我简略地谈了一下想法,提出了采访的要求。她“哦”了一声,表示同意。我看看表,已经18点20分了,于是商量道:“我如果现在就去,行吗?”“行!”她完全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一口答应下来。

徐牧云的家在北京东郊,那是一座17层高的塔楼,而她家恰恰在第17层上,这使我不知怎么联想到了“高处不胜寒”。

我停好自行车,刚走进楼道,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迎了过来,迟疑地问:“您是孙老师吗?”我一愣,马上明白了,反问:“你是徐牧云吧?”我们一齐笑了起来。她晃了晃手中的《16岁的思索》,补充说:“这里有您的照片,我早就认识您啦,可又怕万一认错了人,怪难堪的。”

小姑娘带我乘电梯,比腾云驾雾还快,转眼进到了她的家。此时,她的父母早已备好了水果,还有国产的云垦咖啡,像迎接贵宾一样迎接我的到来。她的父亲40多岁的样子,宽宽的额头,戴一副宽边的黑眼镜,给人一种稳重深沉的印象。她的母亲面相和善,言谈举止随和亲切。寒暄中得知,他们都在一家新技术开发所工作。

话题自然从徐牧云开始。妈妈一张口便叹气,眉头皱得很深,说:“这丫头从小就是倔性子,本指望大一些能改一改,谁知越来越倔,真让人担心!她吃了不少苦头哇,不知到何时算一站。”说罢,瞥了女儿一眼,女儿不服地噘了噘嘴巴,把头扭向一边。爸爸提起女儿倒宽容地笑了,说:“孩子嘛,磕磕碰碰有好处,如今这竞争激烈的社会,经不起挫折怎么生存?所以,我不怎么管她,自己的路自己去闯嘛!”我发觉,一听爸爸开口,牧云的头自动转回来了。

只聊了几分钟,牧云的爸爸便站了起来,主动提议说:“我们别喧宾夺主,你们谈吧!作家的话可比家长的话有影响力啊!”这一下,牧云开心了,端起客厅的水果和咖啡向自己的王国走去。

这是一间12平方米的南屋,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写字台和两个书柜外,居然还有一张琴桌,上面放着如出土文物般的七弦古琴。那琴盖是开着的,显然,琴的主人今天还弹过它。

我饶有兴致地问:

“你会弹古琴?”

牧云自豪地回答:

“会一些,您想欣赏一下吗?”

见我点头,她正色道:

“弹古琴要保持圣洁之心,我得去洗洗手,静静心。请您稍等一会儿。”

片刻,牧云回来了。她先把古琴端详了一遍,然后稳稳地坐下,神色庄重地准备抚琴。她转过头来,轻轻地说:

“好啦,我开始弹,您用心去听,捕捉一下感觉。”

说罢,她全神贯注地抚动七弦。古琴顿时活了起来,如涓涓小溪流动,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它让我想起了去浙江绍兴参观过的越王台,想起了淡泊一生的诸葛亮……真微妙,一支古琴曲,竟让现代人发思古之幽情。牧云琴艺娴熟,一会儿像溪边漫步,一会儿势如奔马,热烈如炽,给人以难得的享受。

她演奏完毕,定了定神,微笑着问我的感觉。我把上述感觉大致说了一遍,她听得两眼发亮,兴奋地叫道:

“太棒了!孙老师,咱们是知音呀!您知道我弹的是什么曲子吗?”

见我摇头,她连声说:

“《流水》!《流水》!这是非常古老也非常有名的古琴曲。”

我也兴奋起来,想不到一曲古老的《流水》,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此巧妙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牧云告诉我说:

“《流水》是世界名曲。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们有一天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为此,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上面录有27段世界著名的乐曲,其中就有中国的《流水》。据说,这张铜唱片即便过10亿年也依然会铮亮如新呢。”

我陷入了沉思:孤独的徐牧云,为什么特别喜欢《流水》这支古琴曲呢?这是否传递出了她渴望寻求知音的心声呢?

我问道:

“牧云,在我来之前,你是否也在弹《流水》呢?”

她默默地点头,回答:“三毛死了,我是弹给她听的。”

我这才发现,写字台上摆着台湾女作家三毛的遗像,那相片上的三毛长发披肩,一脸愁容,正在亲吻一只玩具熊猫。在遗像的边上,是这位自杀身亡的女作家的一摞著作:《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千山万水走遍》等等。

三天前,即1991年1月4日清晨,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女作家三毛,用一条咖啡色长筒丝袜将自己吊死在台北荣民医院,从而结束了年仅48岁的生命。我知道,三毛自杀会对少男少女产生很强的刺激,但未料到,徐牧云会以如此深情的方式去怀念她。我意识到,我们很有必要讨论一下三毛之死,可是,今天晚上时机并不成熟。因此,我与她约定改日专谈三毛之后,便把话题转了回来。

与少男少女交往的多年经验告诉我,与他们打交道不可绕弯子,而要动真格的,以真诚换取真诚。所以,我开门见山地说:

“牧云,你的信和日记我看了多遍,很受感动。在我看来,你的困惑与痛苦实质上是这一代中学生所共有的,只是你也许更典型一些,因此很值得仔细解剖一下,做出深刻的思考。这样做的结果,对你和对广大中学生都是有益的。你愿意配合我做这件事吗?”

她静静地听完,思索了好一阵子,说:

“孙老师,我是很信任您的,也愿意配合您的采访。不过,虽然我现在已经是首都中学生通讯社的社长了,采访我的人却往往失败,就连一位名记者采访我之后,都摇头说没法写呢。您不怕白耽误工夫吗?”

“那位名记者为什么说没法写呢?”我也忍不住好奇,脱口问道。牧云告诉我:“她觉得我太怪,不符合好学生的标准呗,即便写了也难以发表,谁还去讨没趣?”

听到这里,我放下心来,说:

“我不怕你怪,就怕你不讲真话不道实情。只要你敢于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研究便成功了一半。即使不能发表,研究成果也自有其价值呀,况且,事情还不至于糟到那一步吧!”

“那好吧,咱们一言为定!”

牧云一激动,竟伸出了手。就在握手的那一刻,我感到了成功的希望:一扇神秘的心灵之门,向我打开了。

这天晚上,我们像久别重逢的知己一样,聊了许多许多。临别的时候,牧云打开了上锁的抽屉,取出一包文稿交给我,说:

“这是我走过的一段路,全是真实的记录,您带回去看吧,看后咱们再聊。” MXW8n+yT91NDgfFH2ICitl9ZW1VhQ2z+GaVRtUm047Pd2UQQKOFNlo0G3SnCoo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