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日本列岛的形成和日本人的起源

地球的历史按照地质年代被划分为始生代、原生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今天的日本列岛在距今约6亿至2.3亿年前的古生代仍卧于海底。至古生代末期,海底开始隆起,在经历了地球在距今约2.3亿年至6500万年后发生的剧烈的“造山运动”后,当今日本列岛的弧状骨架开始形成。

中生代后的新生代分为两部分:第三纪、第四纪。第三纪自距今6500万年至200万年前,是高等哺乳类动物和类人猿出现的世纪。自距今约200万年前至今天,按照地质年代划分属新生代第四纪。自距今约200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第四纪,由两个时期构成:更新世(洪积世)和完新世(冲积世)。更新世自距今约200万年至距今1万年,完新世自1万年前延续至今。在数以亿年计的地球史中,堪称“现代”的新生代第四纪,也是今天我们能够在地表上能够以肉眼看到的各种事物,如火山、湖泊、河流、丘陵、盆地、平原开始出现的世纪。特别在更新世,地球上反复发生着对以后诞生的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变动。例如,在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经过激烈的地壳变动,呈弧状南北走向的日本列岛的基本构架开始形成,并在更新世几经变化,而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冰川的消长。更新世一般被称为“冰川时代”,但是在长达200万年的更新世,地球并非始终被封冻在冰床底下。事实上,在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中,因极地和高山的冰川显著扩大导致地球寒冷化的冰冻期,同冰川消融引起大地回暖的温暖期,曾有多次交替。科学家通过分析花粉等科技手段获知,当时至少经历了两个冰冻期和两个温暖期。

更新期诞生的人类,在寒冷的气候和温暖的气候,即如非洲大陆般湿润多雨的气候,同广袤无垠的寒冷的沙漠般干燥的气候交替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的变动中,依靠自己的劳动,不断适应着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的自然环境,创造出了延续至今的人类历史和文化。

在冰川时代即更新世,不仅在今天依然冰雪封冻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以及阿拉斯加,而且在其他大陆也覆盖着如南极地区那样的厚厚的大陆冰床。在冰川时代的极盛时期(距今约2万年前),自包括英格兰在内的西欧、北欧和东欧整个地区、西伯利亚大部分,至中国北部、五大湖附近以北的美洲大陆以及各地区的高山地带和周边地区,在占北半球整个陆地面积约三分之一的广阔地域范围,覆盖着厚达2000多米的冰床。

大量冰雪覆盖大陆,海水必然相应减少,海水减少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地球上整个海面的下降。于是,在距今约13万至12万年前的间冰期,随着冰川的消融,海面开始隆起。间冰期持续达1万至15000年。在极盛时期,海面下降达100至200米左右。

在日本列岛周边海面,延伸着离海面200多米的大陆架;阻隔大陆和九州的对马海峡,则水深不足140米;北海道和本州之间的津轻海峡,水深约140米;横亘于日本和俄罗斯的宗谷海峡,水深为40米;连接北海道北部和库页岛的间宫海峡,水深更是仅40米左右。在海面下降达100多米的冰川期,日本列岛南北两端,均由大陆架和大陆断续相连。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还不是“列岛”。从日本各地更新世的地层处,通过考古,发掘出了长毛象等20多种象的化石,以及虎、犀牛、鹿等大型动物的化石。在今天的日本列岛,还发掘出了很多兽类动物的化石。那些现已灭绝的动物,是在日本依然由大陆架和大陆相连的各个时代从亚洲大陆到达日本的。

根据上述古生物学的化石资料,以及地质学研究的证据,科学家推断大陆架形成的年代,最近的可以追溯至距今约2、3万年前,在此之前是5、6万年前,最久远的则可以追溯至10多万年前。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冰川后期,由于海底地壳隆起、海面上升,日本列岛最终形成。

有关日本人的起源的科学性研究,是由1823年赴日的德国人西博尔德(P. F. von Siebold)开创的,即距今已有190多年历史。在明治初期,即19世纪70、80年代,西博尔德的儿子希尔德(H. von Sield)、莫斯(E. S. Morse)、巴尔兹(E. von Bälz)、米尔内(J. Milne)等外国研究者,对日本人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之后,日本本国的研究者也开始了对日本人起源的研究。西方学者和日本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被归纳为三种理论:一、人种交替论;二、混血论;三、演变论(又称连续论)。

一、人种交替论。按照这种理论,在日本列岛曾经出现过一次或两次人种交替。简而言之,即在很久以前,土著的绳文人的祖先被现代日本人的祖先驱逐出了日本,外来民族是日本人的祖先。例如,平井正五郎即持这种观点,其依据是根据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当年的陶器,阿伊努人是不使用陶器的。这种理论能够比较简单地解释日本列岛上的绳文人和现代日本人,以及阿伊努人和本土人的差别。但是,仍存在许多按照这种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例如,如何解释日本东西部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二、混血论。和人种交替论相比,这种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按照这种理论,绳文时代的土著居民,在进入弥生时代以后和日本周边族群的人融合,逐渐形成了现代日本人。例如,京都大学医学部的清野谦次通过对1000多个人体遗骨的收集、测量,指出石器时代的人不仅和现代的阿伊努人类似,而且和现代日本人也类似。因此,不是继阿伊努人之后日本人的祖先登上了列岛,而是石器时代的人是两者共同的祖先。 但是,这种理论也有缺陷,即难以解释阿伊努人、冲绳人和本土人之间的差异。换言之,难以用这种理论对作为整体的日本人的形成进行解释。

三、演变论(又称连续论)。按照这种理论,现代日本人是土著的绳文人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形成的。早在19世纪80年代,解剖学家小金井良精即通过将绳文时代人骨和北海道现代阿伊努人的体格进行了比较,指出两者存在相似处,如头骨缝合、眉间突出、上膊骨、胫骨扁平等。 但是,这种理论也有缺陷,即难以解释日本人所存在的地域性差异,如东西部日本人的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理论最大的分歧,是对现代日本人和土著的“绳文人”关系的认识,即要么认为两者完全无关,要么认为两者密切相关。而上述理论共同的缺陷,就是都无法说明日本人地域性的差异,以及具有独特的身体和文化特征的阿伊努人(虾夷人)、冲绳人和本土人的关系。要澄清上述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首先必须通过考古发现,对日本人形成的历史进行概要性追溯。

尽管在日本发现了10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但日本更新世人类化石仅有少量发现,不满10处,主要有以下几例:

1931年,直良信夫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崩塌的土层中,发现了一块人类腰骨化石,有学者根据对其石膏模型推断,认为当属更新世猿人,但未被学术界所接受。1948年,日本人类学家长谷部言人在《人类学杂志》60卷1号上发表了《论明石附近西八木前期堆积层出土人类(石膏模型)的原始性》一文,对此作了明确否定。战后,学术界对此再次进行了探讨,但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对其原始性再度表示怀疑,认为“明石猿人”化石可能是绳文时代以后的人类化石。

1950年,吉泽兵卫等人在枥木县安苏郡葛生町,发现了一块“葛生人”腕骨;

1957年,石川一美等人在爱知县丰桥市牛川町发现了所谓“牛川人”的左上腕骨和右大腿骨化石。经推断,这一化石当属10万年前,即更新世的猿人的化石。根据对其遗骨的复原,发现其身材很矮,较好地显示了原始特性。

同年,即1957年,高桥佑吉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发现了“三日人”的大腿骨、头骨的一部分等7块遗骨。根据炭14同位素测定,将遗骨和鹿等动物的遗骨的比较,以及对氟含有量的检测,科学家认定其为新人阶段的人类化石。

1961年,在静冈县浜北市根坚,即“三日人”出土的附近地区,浜北市教育委员会发现了“浜北人”遗骨;在冲绳发现了“山下洞人”、“港川人”等。

1962年,日本洞穴遗址调查委员会的八幡一郎等人在大分县南海部郡木匠村宇津圣岳石灰岩洞穴第三层,发现了成年人头盖骨片和尖锐石器。这是迄今为止日本人类化石和石器一并出土的唯一遗址。

不能不指出的是,仅依据上述考古材料,我们仍难以理清日本人起源的端绪。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日本人的起源呢?为了澄清这一问题,似有必要按照年鉴学派的方法,对日本人形成的历史,从古至今作一长时段的鸟瞰和梳理。

(一)石器时代(200万年前至1万年前)

众所周知,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是在亚洲发现的古人类的代表。但是他们如何变为现代亚洲人的进化过程,目前还不明了。因为在猿人和新人之间,还存在旧人阶段。但目前关于旧人阶段的考古发现还相当少,因此只能从新人阶段开始追溯。

在新人阶段,即大约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时代,亚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其出发点是今天的东南亚。当时,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因此人口密度较高,呈饱和状态。这次迁徙是人类为了赡养大量增加的人口的一种对应战略或无奈之举。根据考古发现,迁徙人群最初至少有两支,一支沿着中国大陆北上,并至少到达了今天的中国河北省。另一支则从东南亚沿着东海大陆架或者说从中国大陆东进,登上了日本列岛,这批人被认为是日本绳文人的祖先。也就是说,当时形成了两类亚洲人:东南亚人和东北亚人。

根据考古发现,目前发现的被认为是日本人直系祖先的最早的遗骨,是距今约18000年的人类遗骨。这种遗骨以冲绳县那霸市近郊的具志头村港川发现的“港川人”为代表。这一遗迹由大山盛保发现,由东京大学铃木尚为中心的科研小组进行调查。当时发现的是一男性遗骨,身材矮小,据推断约155厘米,因此被认为属东南亚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考古发现。总之,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都属于东南亚系人。但他们是如何到达日本列岛的,目前尚不明了。

(二)绳文时代(约为1万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

绳文人遍布从北海道至冲绳的整个日本列岛。虽然绳文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和现代日本人相比,其差异的幅度还是比较小的,因此可以认为绳文人属于同一支人。

绳文时代处于冰川后期。如前面所述,当时日本列岛由于海面上升而和大陆分离。这一地理条件使得大陆人口的流入,以及日本列岛和大陆的文化交流非常困难。事实上,绳文人的骨骼形态和中国同时期人的骨骼形态存在很大差异,而和港川人等则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绳文时代早、中期,日本列岛和大陆之间几乎不可能进行交流,包括遗传基因的交流,即绳文人是在和大陆不同的生态环境、食物资源的影响下,沿着独特的方向进化的。1989年,宝来聪等研究人员将约5800年前的绳文人的遗骨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人的DNA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两者基本一致,但是和东北亚人的DNA则不同。这一结论使人们有理由可以认为,绳文人和东南亚人存在血缘关系。

(三)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对于日本人和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来说,弥生时代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政治上,弥生时代后日本进入了大和时期,在文化方面弥生时代引入了中国大陆的水稻种植技术。在人口方面,弥生时代日本列岛的人口激增——这是本部分要谈的主要内容。

弥生时代人口激增的原因在考古发现中可以找到答案:亚洲大陆人口往日本列岛的迁徙始于绳文时代晚期,至弥生时代急剧增加。根据上田正昭的研究,一波又一波源自东北亚的迁徙浪潮从绳文时代晚期、弥生时代初期持续至公元7世纪,即持续了约1000年。金关丈夫、牛岛阳一等根据山口、佐贺等地的出土遗骨判断,认为这些先民当来自朝鲜半岛北部,他们和土著的绳文人逐渐融合。另据考古发现,来自朝鲜半岛的不仅仅是朝鲜半岛人,其中有不少人原先居住在东北亚其他地区。也就是说,他们属于东北亚系亚洲人。这一发现否定了“演变论”即“连续论”。

从日本全国来看,居住在九州北部和本州南部的弥生人和居住在其他地方的弥生人存在很大差异。前者具有较明显的东北亚人的特征,而后者则具有较明显的土著冲绳人的特征。总之,从人类学角度看,在弥生时代,日本列岛已经存在“渡来系”、“绳文系”两大集团。前者主要居住在北九州,后者则分布于其他地区。也就是说,日本人的“二重结构”,产生于弥生时代。

(四)古坟·大和时代(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

古坟时代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近畿地区出现了“朝廷”,即大和朝廷。大和朝廷为了吸收大陆的先进文化,大量接受登陆日本列岛的外来人,从而使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根据考古资料判断,古坟时代踏上日本列岛的人也具有东北亚人的特征,他们大都居住在日本西部,从而使东西日本人的差异比弥生时代更加明显。另据考古发现,还有大量介于两者之间,既兼具“绳文系”和“渡来系”两方面特征的遗骨。因此可以判断,当时必然存在“绳文系”和“渡来系”两个族群的融合(混血)。

需要强调的是,在古坟时代,日本人口有很大增加。造成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是“渡来人”的大量涌入:据估计,在这一时期,大约有数十万至100万人迁入日本。他们在各方面给予了日本列岛土著的绳文人很大影响。

那么,对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该如何理解呢?在很长一段时期,阿伊努人的起源一直是个谜。但是现经考古发现,自绳文时代早期,北海道便居住着和本土的绳文人相同的人类。后来,由于当地和日本本土受到外来的影响不同,因此其进化过程也就必然不同。根据三泽章吾、尾本惠市等人进行的遗传学研究,阿伊努人也属亚洲裔族群,特别是尾本惠市还进一步证明了阿伊努人和菲律宾人的类似性。这一研究成果否定了阿伊努人“白人起源说”和“澳大利亚人起源说”,支持了“东南亚起源说”。

阿伊努人和本土人的这种关系,在冲绳人和本土人之间也同样存在。早在明治时期,西方学者贝尔茨就指出了阿伊努人和冲绳人明显的相似性,认为两者系源于同样的祖先。日本学者池田次郎也通过头盖骨研究,显示了阿伊努人、冲绳人和东南亚人的相似性。研究日本人起源的权威学者安田喜宪将池田次郎的研究数据和其他许多人类集团进行了比较,将阿伊努人、冲绳人归为绳文人一类,将本土人同中国人和朝鲜半岛人归为一类。也就是说,前者属于东南亚系,后者属于东北亚系。

至少至17世纪,冲绳诸岛的居民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地理上都和本土(九州)隔绝。冲绳诸岛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居住着绳文人,并且至中世纪几乎没有和朝廷存在政治联系并受其影响。这一点和北海道类似。两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与这一历史背景不无关系。也就是说,冲绳人和阿伊努人一样,直接承继了绳文人的很多特征。

(五)现代日本人

今天,人们不难发现日本东西部在语言、风俗习惯、食物偏好、考虑问题的方式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不仅如此,东西部日本人的身高、头和面部形态、指纹、掌纹、血型、DNA分布频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考古发现中也能够找到答案:特别在弥生时代以后,东西部的差异日趋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东西部的差异以中部为界,而且大多数特征自西向东呈渐进性变化。根据小山修三的研究,在绳文时代,日本列岛东部的人口远比西部的人口多,但是从弥生时代开始,西部的人口急速增加,并在弥生时代晚期,至迟在古坟时代初期超过了东部日本。所以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渡来人”传入了以水稻种植技术为主的大陆文化。也就是说,今天日本人和日本文化存在的东西部差异,主要起源于弥生时代。

上述结论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者长谷部言人经过研究提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历经弥生时代、古坟时代,演变成了当今日本人。他对现代亚洲各民族的体质作了详尽比较和调查,于1951年在《日本人的祖先》中提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中国南部的主张,是迄今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主张。”也就是说,战后的主张注重体质的变化,但是并不忽略和否认由于新人种的到来而引起的混血。近年安田喜宪在日本各大学、博物馆30位人类学者和解剖学者的配合下,对自北海道至九州13个地区的711个男性遗骨标本和537个女性遗骨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自日本西部至日本东部呈明显的“斜坡”即渐进性变化。在九州北部和本州西部,存在东北亚系(即渡来系)集团的明显特征,在日本列岛其他地区,即北海道、本州东北部、四国、九州南部,则残留着东南亚系(绳文系)集团的明显特征。冲绳诸岛也残留着绳文系的浓郁特征。这一研究结果和遗传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耐人寻味的是,残留着绳文特征的地区,都是古代朝廷的影响较弱的地区。日本人常被称为单一民族,但是安田喜宪认为,考虑到日本人中并存着东南亚系和东北亚系两大集团、他们之间的融合迄今仍在进行这一事实,或许将日本人称为“混合民族”更为恰当。

综合上述内容,似可以用“二重结构模式”表示日本人的形成,即本州西南部和九州北部的日本人,显示出东北亚系人的特征,而北海道、本州东北部、四国和九州南部以及西南诸岛,则具有东南亚系人的特征。由于亚洲大陆各形态的分布和日本列岛(九州南部和西南诸岛除外)的各种形态的特征呈相反的状态,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日本人中的南北逆转现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弥生时代产生的日本人的“二重结构”,直到今天依然得以维持。这种“二重结构模式”可用以解释日本地域性的差异,以及解释本土系、阿伊努系、冲绳系日本人的相互关系、日本人和周边民族的关系,以及日本列岛的南北逆转现象。这种理论,也可用以对方兴未艾的日本文化的基层结构进行研究。 TYzF6PwOGYVEQJfJTiI/jgAPTMYw0QPTUMfZl5j/W/e+vKHSnoRRzr8WMmP38x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