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导者与管理者区分开已成为时兴的做法。这两者的区别在于,领导者做正确的事,应对莫测的变化;管理者正确地做事,处理烦琐的事务。如此一来,请告诉我:在前面提及的例子中,哪些人是领导者,哪些人是管理者?英国电信公司的艾伦·惠兰只是在管理吗?布拉姆韦尔·托维仅仅是在做台上台下的指挥吗?列席旁听客户项目会议的谷瑞公司理事长雅克·本茨又在做什么呢?他是在做正确的事,还是在正确地做事呢?
坦白地说,我无法理解,在组织的日常工作中,这种区分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做法意义何在。当然,理论上我们可以将领导者和管理者区分开来。然而,实践中我们是否真能做到两者界限分明?更确切地说,我们有必要去区分管理者与领导者吗?
你怎能忍受一个发挥不了带头作用的管理者?倘若管理者如此,必定导致人人气馁、丧失斗志。同样地,你又何以能容忍一个不谙管理的领导者?这样的领导者形同虚设,这样所谓的“领导者”能够了解事情的具体进展吗? 正如吉姆·马奇(Jim March)所说:“领导既需要实干,也需要诗意。”
在加拿大皇家银行里,主席约翰·克莱格霍恩是位响当当的人物。他会在赶往机场的路上打电话回办公室,告诉下属某处的自动取款机出现了故障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要知道,这家银行可是有着几千台这样的机器啊!约翰此举属于微观管理(micromanaging)吗?或许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以身作则,让大家睁大眼睛,关注此类问题。
实际上,我们更应担心的是“宏观领导”(macroleading)的状况——那些高层管理者脱离实际,空谈“大局”,试图通过远程遥控来进行管理。现在流行的谈资是,我们的管理者管理过度(overmanaged),而领导者却领导不足(underled)。依我看, 情况恰恰是,我们的领导者领导过度,而管理者却管理不足。
松下幸之助创立了以他的姓命名的企业。他曾说:“公司的大事和小事都由我负责,而那些不大不小的事儿,就交给别人去做吧。”换句话说, 领导层不能一味把活儿统统交给管理层;我们应该将管理者视为领导者,把领导能力理解成管理层的高效管理,而不是把管理者和领导者截然分开。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新闻圈,冥想领导层的荣耀远比应对管理层的现实来得容易。显然,这么做对管理层不利,但其实也削弱了领导层。 我们对领导力越着迷,似乎越难领悟其要领。 实际上,我们越是在课程规划中强调发展领导力,就越变得狂妄自大(2007年,我在哈佛大学MBA网站上数了数,居然发现50多个“领导”和“领导力”的字眼)。要知道,获得领导力要靠自己,而不是别人的施予。
再者,如果我们把领导层与管理层区分开,对领导层顶礼膜拜,那无异于把社会的共同努力转变为一种个人功绩。尽管有大量说辞宣扬领导者增加群众的自主权,但领导力强调的仍然是个人贡献:每当我们提升领导力时,我们无疑贬低了他人,如下属的努力。团体精神作为组织内部团结协作的重要因素,也受到了轻视。我们应该推崇的是团体所有成员协调一致,共同努力,而不是只针对领导层。领导层和管理层都是团体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本书将管理放在前面,把管理和领导力一并视为团体精神中根深蒂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