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以国内重要城市、通道和口岸为起点,形成了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对外开放单纯依靠东部沿海地区的局面,真正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沿交通线等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中蒙俄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六大经济走廊”像中国的扇子骨架,形成对“一带一路”布局的空间支撑。同时,在我国沿边地区一批跨境合作平台陆续建立,目前已建立广西东兴、云南勐腊(磨憨)、瑞丽、二连浩特、满洲里5个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黑龙江黑河、绥芬河,云南临沧、畹町,新疆伊宁、博乐、塔城、吉木乃等边境经济合作区17个,另有已建设和在建跨境经济合作12个(已建1个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在建11个)。这些经济走廊、经济合作平台使我国的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黑龙江等重新成为开发开放的前沿高地。
自2011年重庆率先开行第一条直达欧洲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以来,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开通了通往欧洲的班列,中欧班列具有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综合优势,已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为扭转各自为战、沿途国家容易混淆的局面,国家实施了统一各地班列的行动。2016年6月8日,“渝新欧”“汉新欧”“郑新欧”“义新欧”等全部退出舞台,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目前中欧班列已覆盖中国境内3/4地区,连接境外20个国家的108个城市。中欧班列带给亚欧各国间的不仅是时空距离的缩短和物流的便捷,更打开了中国与中亚、欧洲更多国家互通有无和全面交流的新窗口和新平台,中欧班列成为亚欧经济发展的“金桥银路” 。航空方面,2015年中国民航进行了航班线路调整,增加了直飞“一带一路”国家相关的航班数量,为中国与各国间民众商务、旅游、留学等提供便利。截至2015年11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一带一路”实施意见,完成了与国家总体方案的对接 。
“一带一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互鉴。近年来,文明对话会、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丝绸之路国际议论博览会等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人文交流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扩大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为拓展和深化合作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与沿线国家先后举办19次“国家年”活动,设立了25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累计签署41个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与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方兴未艾,中国和相关国家互办各类“旅游年”9次,举办旅游活动周等各类推广宣传活动130多次。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游客,同时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中国陆续推进了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支持计划,设立了很多面向有关国家涉及语言、农业、卫生(包括中医)、法律、艺术等专门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成果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并不断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