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收官”和“新布局”等承前启后的双重历史意义,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实现之时,又是第三步走战略起始之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发展的后劲足不足,决定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得顺利不顺利。
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估,不是单纯用GDP总规模来衡量,也不是仅仅用平均数来表示,而是全体人民都能切身感受到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只有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略、政策和举措的实施,着眼于把五大发展理念实际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发展成果,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因此,正确选择小康社会的指标与目标值,对于促进各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意义。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与内涵,是可以量化与测定的,而引导与评估各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需要建立科学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对小康社会整体进程的评估可以更好地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在2016—2020年的工作重点,引导以后的市场主体行为。根据未来四年阶段性条件和国家发展的长期愿景,提出全局性的发展战略,明确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任务。因此,对小康社会整体进程的评估结果是未来四年中央和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利用公开的数据资料,总结分析“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效果,对照实际效果与规划目标的差异,进一步探究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成败得失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对科学合理制定“十三五”规划、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评估力图达到的主要目标。
测评“十二五”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情况,考察其中的机制和风险问题,可以未雨绸缪寻找对策以按预定进程实现国家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科学测评“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进展情况,可以为“十三五”经济增长打下很好的物质基础。从国家统计局和《小康》杂志社公布的“十二五”各类综合指标,可以窥见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例如,污染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是否有所改善?经济增速趋势怎样?从金融债务压力来看,风险是否仍较高?从中能够更加明晰“十三五”工作的核心,了解体制机制建设转型的着力点,有利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党的十九大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依据,适时提出未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