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区域金融稳定性理论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区域金融是将金融置于空间范畴,分析金融在空间上的结构形态和作用机制,它还可以扩展为在大国经济条件下,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运行受区域经济运行和宏观金融政策影响而形成的若干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不同功能的金融运行区域,这些不同金融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征。对区域金融的研究离不开区域经济研究,因此,区域金融理论是以大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空间结构变动和功能转换为研究对象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金融结构的差异、现代金融生长点、金融资源配置与优化组合、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区域金融发展的动力等。

一、区域金融的含义和相关概念

(一)区域金融的含义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它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金融区域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国的金融体系。

(二)区域金融的特征

1. 时空性

区域金融表现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金融是其内容,地域是其空间表现形式,这种空间表现形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区域金融的重要特征就是要把金融运行和发展置于一定的时空范畴来加以考察,研究一国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分布的状态和特点,从而探讨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的规律。显然,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地域差异,经济地域运动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地域性。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要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征,而且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

2. 结构层次性

按照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金融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可以是国家或地区一级,地方或辖区一级,如可以将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后成立的成都分行所辖的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四省区作为一个经济、金融域。一国国内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区域金融体系也存在发达型、次发达型、欠发达型等不同水平。

3. 边界模糊性

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出发,区域金融应该有一个界限值,但现实中,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金融活动常常跨越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界限,因此以经济区域为地域依托的区域金融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发达国家的地区金融区域界限也不固定。但日前我国的金融区域相对固定,区域本身被视为处于不同发展段的过渡状态,从而以其功能的完整性取代形态的完整性。

4. 开放性发展

一个特定的区域金融是一个有限的区域体系,在市场资源、资金等要素与功能上表现为相对的不完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生存的空间不在区域内部而在区域外部,因而区域金融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物资、资金、信息的流动。

5. 非线性相互作用

在区域金融体系的运行中,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之构成一个非线性的关系系统,以适应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

(三)区域金融的结构

区域金融结构是区域现存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体系的总和,反映出各种现存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性质、种类、绝对数量、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和经营方式,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集中化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组织和金融交易的方式、范围、规则、惯例、收益分配和有效性。对区域金融结构的描述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描述上,主要侧重于区域金融结构的类型、特征、方式和程度的描述;定量描述上,主要侧重于金融结构各组成部分的绝对数量、相对重要性、与其他领域数量参数关系的描述,其主要的衡量指标有金融相关比率、金融资产总额和各种金融工具余额在主要经济部门之间的分布等。

(四)区域金融的发展

在区域金融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演出区域金融发展的概念,即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化构成区域金融发展。正如戈德史密斯所说的“研究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基础”。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化信息可直接体现在金融工具即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上,体现在金融机构的数量及类型的变化上,因此,研究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就是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区域金融存在的基础是区域经济的存在,区域经济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同样诠释了区域金融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前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究竟会发挥怎样的作用,还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二、区域金融稳定理论

(一)区域金融经济增长理论

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初,均衡发展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及区域产业布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是: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等。这些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形成了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和产业间的平衡和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平衡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同步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在于一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各种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在于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从而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于增加区域差异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地区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存在发达区域向周围地区扩散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散效应,使区际差异进一步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尽管这种均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和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很难实现,实施的结果有时会适得其反。

(二)区域不平衡增长理论

这种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其他资源,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并认为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整体的行为。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选择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冈纳·缪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以及农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该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对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有较大影响。它认为,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于不平衡成长,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阶段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增长,这种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是一种因有时间变量而不同于上述几种理论的不平衡发展论,由于在实证分析中指出,发展阶段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因此又被称为倒“U”型理论。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顺应了区域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在生产力布局的决策上对少数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地带或地点实行重点开发,逐步实现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转变。这样,与分散投资难以形成聚集效益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战略不急于追求地区间的经济平衡,而是将有限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按照回报率的高低投向对国民经济有决定意义而且有最优经济效益的地区,从而带动全局。

由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符合大多数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实际,因而这种理论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区域经济战略中广为采用,而其中的梯度推移理论应用更为广泛。对于不平衡发展理论,我国经济理论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在指导区域经济布局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区域金融差异理论

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已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践所证明。一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较大差异,虽然有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金融推动力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形成中金融有其特殊的聚合功能,还在于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这种调整产生经济结构重组的动力,同时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结构差异在客观上也为金融调整能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研究区域金融差异不仅要分析区域间金融运行和发展的差异现状,而且要深入地探讨区域间可能存在的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区域金融结构性差异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等,通过揭示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的特点,探讨区域金融合作和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区域金融的均衡发展。

(四)区域金融合作理论

区域金融合作是通过区域货币资金的流动实现的,它是区域间金融资源重新配置、区域金融成长的根本途径。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资金在区域间的流向取决于各个区域投资收益的差别,资金在投资收益的杠杆作用下从低收益区域流向高收益区域,从而通过资金流动引导着其他要素的流动与组合。货币资金流动使资金过剩或短缺状况得到缓解,与其他要素(如技术、劳动)组合比率趋于合理,最终流出、流入方的收益都有所提高。此外,区域间的互补、协调还体现在金融管理资源、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

三、区域金融稳定与整体金融稳定的关系

虽然学者们对区域金融和整体金融各自的相关理论都有研究,但是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涉及,因此这里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途径来阐述区域金融稳定对整体金融稳定的重要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外部经济冲击成为引起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以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它不仅造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还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机制迅速扩散,造成我国连续两年的经济下滑。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次之,因此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表明了区域金融稳定对整体金融稳定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受危机影响程度从东部向西部地区依次下降、时间也依次延迟,东部地区受外部金融危机冲击最直接,时间最早,程度也最深。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一般有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条途径,各地省份由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冲击,国外需求缩小,投资规模下降,带来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造成整体金融业的不稳定状况。

其次,如果进一步细化金融危机传播途径和机制,将区域层面(即东、中、西部)拓展到省份层面(31个省级单位),省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不仅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还会受到国内金融危机二次传播的冲击。由于省份之间的相互贸易和相互投资,各省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金融传染性的特征,金融危机在带来各省份经济衰退的同时,进一步引起相关省份内需、投资规模的相应变化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经济的再次衰退或下滑,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危机国内二级传导。其中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外部需求和投资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的其他省份,金融危机国内二级传导造成的影响较之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或影响往往更甚。这也体现了区域金融稳定对整体金融稳定的重要影响。

最后,资源型、旅游型地区由于对外需依赖性更大,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同样更早,程度更深。对于国内各省份,这些地区的经济衰退既会导致本省地区居民投资预期水平的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同时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省份的金融状况。

显然,区域各自的金融稳定、区域之间的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区域对整体金融稳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和评估,分析金融危机的传播渠道、传播机制以及影响特点,结合我国各区域产业发展特点,通过适当的方法弱化其金融稳定相互影响的程度,缩短其相互影响的时间,从而有效促进中国整体金融的稳定持续发展。 dn3CWuYES9nGMKeLPlfJ2OUgS0WX+9qjt3D0PXXEIss0I0dYoiMJjX7BE3mIJv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