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能源国际合作中,政府是主导,企业往往成为主体。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源国际合作的真实水平。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引下,中国能源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国际化水平,特别是近年来,为推动我国能源国际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依旧停留在较低水平。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历史不足30年,国际化经营能力相对落后。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能源市场上,中国企业与西方国家的能源企业巨头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能源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面临政策、文化、法律、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技术标准的差别、合作方履约能力、专业性人才瓶颈、融资渠道限制等一系列问题;在整体风险控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性装备、材料突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国“走出去”的能源企业要共同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形势、找到新方位、迎接新挑战、拥抱新变化。要在新时代中,持续做大、持续做强,实现规模和质量齐增。

(一)熟练利用国际规则、“协同作战”的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不少能源企业通过“摸爬滚打”,对国际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利用国际商业规则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案例开始增多。但是,能源企业总体尚未熟练掌握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和跨国经营的相关知识技能。常常因不熟悉国际规则,不了解当地情况,不懂得用国家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使得我国能源国际合作受到挑战。此外,“走出去”的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依然较多,内斗和恶性竞争的局面未完全扭转,常互相消耗而成全“外人”。

中国“走出去”的能源企业, 一要 进一步强化行业联盟的资源整合力度,形成更大的协同效应,强化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互补,推动技术融合和研发合作,以协同创新的力量,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先机。要强化产业链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链协同力度,形成会员企业彼此间的配套互补能力,发挥整体优势。 二要 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在海外布局的过程中,要深化联合、抱团作战,实现创新发展。要通过有效的机制建设,减少恶意竞争、降低重复建设、杜绝不正当经营。增强企业团结性、融通性、互补性。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耕。 三要 进一步强化市场深度合作,通过联合开拓市场、联合采购、共享实验、检测设备、共享数据库等基础设施,降低创新成本。 四要 进一步强化技术标准方面的合作,在充分合作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加强创新技术的合作力度与商业化应用能力,让综合成本更低、产品品质更优、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更强。

(二)企业现代化经营能力相对落后

我国能源企业现代经营能力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如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主要还是在对象国的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领域,较好地契合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对象国的实际需求。我国电力企业的“走出去”也由试水、开拓阶段向扩展和深入的方向发展,由建设工程类“走出去”,向资金、设备、技术复合型“走出去”发展。这些变化既体现了我国整体国力的变化、我国企业的成长,也体现了我国企业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对对象国需求的适应性。

但是,进入一个与中国国内迥异的商业环境,我国能源企业在适应东道国政治、法律、财税、融资、劳动等方面经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能源企业经营理念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开发、产业链融合、金融支持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在前期调研、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还需不断努力。在能源国际合作中,民营及中小型企业力量已不容忽视,但融资难成为难题。这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破解难题;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强经营能力,抵御金融资本短缺方面的风险,要加强金融方面的创新与合作,更好支撑企业“走出去”。能源产业应抓住对外投资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创立自身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寻求与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机构的联系及合作,加强与中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对接,突破融资瓶颈,寻求发展新路。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合作渠道、加强产能合作及产融对接。充分发挥中国在设计、咨询、投资、工程承包及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产能,积极对接境外重点国别发展战略和用能需求。同时,能源企业要积极对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产能合作战略,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中谋求发展新机遇。

(三)能源企业国际化品牌形象总体不高

近年来,我国能源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塑造公司品牌,打造中国企业名片,树立国家形象,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扎实成果。能源企业开始通过坚持“本地化”发展原则、“零伤害”安全理念、“绿色运营”环保理念及“尊重、协商”原则,成功融入社区、赢得理解、塑造形象。如在2016年新华网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和国家外文局主办的“2016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获得“2016中国能源品牌价值杰出企业”奖和“最佳海外形象企业”称号。又如在2015(第三届)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中国石油获评“2015年度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并入选能源行业“最佳海外形象”企业榜(“一带一路”版)。

但是,我国能源企业国际化品牌识别度和西方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能源企业国际化经营统一规范性不强,在投资对象国往往难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不利于维护好国家形象。越多“走出去”就意味着相互依赖的加大,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必定会给中国对外关系带来一种负附加值的外部效应,会给正常的双边关系贴上“能源”的标签,加大合作对象国对中国的“资源掠夺”猜疑。近年来,无论在缅甸、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还是拉美资源国,对中国企业的反对声音从民间到政府总是存在。

新时代,能源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要抓住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机遇,不断加强企业品牌形象塑造。 一是 要注重将提升企业海外形象作为企业核心战略对待。 二是 要明确海外形象建设的战略目标。要成为中国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传播者,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代言人。 三是 要加强海外形象建设的经验交流和学习。 四是 要拓展海外形象建设的传播渠道,多通过第三方和民间组织,巧用宣传手段,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五要 重视企业形象建设的危机公关,要加强企业海外形象的舆情监测和品牌评估,高效维护企业形象。

(四)企业“走出去”的模式相对单一和过时

能源企业投资密度大、产业链长、产业覆盖面广,能源企业“走出去”,对于中国产能和资本“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能源企业搭乘国家大外交的东风,利用自身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项目,并采用适合当地发展的经营模式,取得了巨大发展。

不过,我国能源企业从进行能源贸易、与产能国合作开发当地资源,到发展深加工业务,再到战略全面对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能源企业的海外并购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源、技术、通道、市场、储运的“组合拳”运用不够,多角度制定战略能力不强,从规模化向纵深化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更新升级。

新时代,我国能源企业要利用国家好政策好机遇积极作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蕴含了重要机遇。我国能源企业当努力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中有所作为。一是可利用多元所有制优势,进行优势组合,进行海外经营。二是可利用我国的技术和装备优势,在新能源方面利用国际竞争优势进行海外布局。在传统能源领域也可以和国际先进企业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努力实现迎头赶上、奋起直追。三是可利用我国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发挥近年来培养出来的一系列的专业人才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作用,在国际上开展能源合作。四是可利用资金方面的优势,抢夺优势资源和占据主动地位。 ZejWgpBS5u0hpQ3Y2z+U5x/xgMub4No2EU882oNEa5lI6U5G3Irl4DaEVmwsNM6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