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蒙俄三国地缘优势明显
蒙古国和俄罗斯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分别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接壤,地缘优势十分明显,在我国“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方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多个口岸城市已与俄罗斯的后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图瓦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等地区以及蒙古国的东方省、肯特省、乔巴山市等地区建立了联络关系。同时,三国在各自边境地区合作开发了一些特殊经济区域和开放城市。三国互开的边境口岸也不断增加,合作领域已从边境贸易向资源开发、生产经营、技术交流和金融服务拓展,形成了极为活跃的东北亚次区域合作地带。因此,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将巩固和加强我国与蒙俄两国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关系,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地区环境,构建地缘政治新优势。
(二)中蒙俄三国政治关系良好
目前,中俄两国交往密切,高层对话机制已经建立,在经贸合作、全球治理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突破。2008年,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东西伯利亚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两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俄方表示积极响应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有意愿将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全面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蒙两国已是多年的战略伙伴关系,随着蒙古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以及双边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入,双方政治互信逐年增进,2014年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得到了蒙古国高层的一致认可和积极响应。蒙古国方面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将实现三国跨境运输的互联互通水平,对蒙古国实现“第三邻国”计划十分有利。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与“草原之路”倡议的对接也将对蒙古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蒙俄三国经贸往来不断升级
进入21世纪,中国与蒙古国及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升级,贸易、投资、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的交往全面展开。这是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源动力。同时,我国与蒙俄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一方面,这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扩大与蒙俄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蒙古国和俄罗斯为保持其经济较快发展,也有进一步扩大与中国之间经贸往来的合作意愿。因此,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符合三方的经济发展需要,可为三方提供更为广阔的经贸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在中蒙贸易往来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中蒙贸易额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见表1-1)。2016年双边贸易额为49.6亿美元,虽较2014年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较2000年的3.2亿美元增长了近15倍。在中俄贸易往来方面,中俄贸易额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见表1-2)。2016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661.1亿美元,虽较2014年的高点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较2000年的80亿美元仍增长了近8倍。
表1-1 2000—2016年中国对蒙古国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年鉴2017》。
表1-2 2000—2016年中国对俄罗斯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年鉴2017》。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孕育了向北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国际合作正在由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乃至自由贸易区延伸,产业的国际转移、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东北亚地区产业分工日益细化,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沿边开放开发战略、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及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力度计划、蒙古国矿业兴国战略等国家及区域层面的对外开放战略,都为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