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巴西

一、国家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巴西联邦共和国,简称“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35~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与南美洲国家接壤(智利、厄瓜多尔除外),北临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接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巴西位于西三时区。

巴西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千米,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5。巴西境内有亚马孙、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巴西海岸线长约7400千米。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马孙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

截至2017年底,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共有5564个市。巴西总人口约为2.01亿,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

(二)基础设施

公路运输在巴西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承担了全国95%旅客的出行以及61.1%货物运输的重任,在巴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巴西公路网总里程达172.08万千米,其中联邦路7.64万千米,州路22.53万千米,市路126.17万千米,还有15.73万千米待建。巴西每年扩宽公路网的平均增速仅为1.5%。2016年,巴西政府完成的公路建设项目只有10.32万千米。

巴西缺乏互联互通的全国铁路网,部分城市有捷运、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目前铁路总长度为3.06万千米,遍布全国22个州和联邦区。其中67%为货运铁路,33%为客运铁路,1121千米为电气化铁路。巴西铁路运输效能比较低,2016年货运总量5.04亿吨,仅占全国运输总量的20.7%;客运总量181.74万人次,仅占全国运输总量的0.5%,且以市区铁路为主。铁路平均时速仅为25千米,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时速(75千米)。巴西曾经与阿根廷、玻利维亚、乌拉圭间有铁路互联互通,铁路总长度有3.42万千米,但由于经济危机、年久失修等原因,很多路段已经破旧甚至不复存在。

根据巴西国家运输联合会(CNT)统计数据,2015年,巴西往来货运流量为7.51亿吨,其中巴西本国航空公司承运1.8亿吨;往来国内外航空旅客1.19亿人次,其中,国内航空旅客9620万人次,国际航空旅客2160万人次。巴西境内有20多家从事客货运输的航空公司,但主要有LTAM、GOL、AZUL等三家公司,经营国际和绝大部分国内航线。全国通航城市有150个,与世界主要地区均有通航的定期航班。巴西全国共有机场2603个,其中国际机场34个,国内机场29个,小型公用机场654个,小型私人机场1886个。主要国际机场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累西腓和马瑙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有航班直飞欧洲、北美各主要城市以及南非约翰内斯堡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从中国出发可经这些城市中转抵达巴西。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开通北京经西班牙马德里至圣保罗的航线。

巴西河流纵横,为水路运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航线包括4.8万千米的内河航线和8500千米的海岸航线。水路运输约占巴西货运的13.6%(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2016年巴西港口吞吐量9.97亿吨,同比下降1.1%。其中干货6.29亿吨,液态货2.18亿吨,集装箱1亿吨,散货5040万吨。同年私人码头货流量6.55亿吨,同比下降0.4%;公共港口货流量3.43亿吨,同比下降2.5%。巴西全国共有35个公共港口(海港和河口港),122个混用私人码头和9个专用私人码头。圣保罗的SANTOS港为第一大港,2016年吞吐量为9693.51万吨;其次为里约热内卢的ITAGUAI港,2016年吞吐量为5876.32万吨;第三是帕拉纳州的港口,2016年吞吐量为4005.35万吨。2016年巴西水运客流量为54.96万人次。

2015年巴西邮政系统(ECT)拥有局所1.55万个、分拣中心59个、投递点9196个、运输车辆(货车、摩托车、自行车)20万辆、飞机13架、员工12万人、处理邮件360万件/天。巴西邮政对国内邮件可提供快递服务,称为SEDEX。巴西另有国际性邮件快递公司如DHL、FEDERAL EXPRESS等,一般而言,邮件寄送较为便捷。

巴西电信业管理和运营水平相对较高,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巴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分别约为4500万人、2.4亿人和1.68亿人。

截至2015年底,巴西全国总发电量达到5414亿千瓦时,仅为中国的9.63%。其中,水力发电占到总发电量的71.1%,火力发电占21.3%,风力发电占3.7%,核能发电占2.8%,可再生能源(水力、风力、生物能源等)发电占到了76%。巴西全国装机容量为1.42亿千瓦。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占到总容量的64.8%,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7.8%,风能达到6%,核能达到1.4%。

二、经济表现

(一)国内经济发展概况

巴西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居拉丁美洲第1,发展潜力大。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巴西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3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81位。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16》中,巴西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6位。

图5-1显示了2011—2016年巴西的美元名义GDP及环比增速。2011年以来,巴西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甚至在2012年与2015年出现了负增长。美国和欧元区经济低迷,国际原材料价格下跌,贸易需求量下降,加上巴西国内的高利率、高税收、投资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巴西经济的发展。此外,反腐“洗车行动”导致政坛频爆贪腐丑闻,也是巴西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的原因之一。

图5-1 巴西名义GDP及环比增速

(二)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据巴西外贸秘书处统计,2017年全年巴西货物进出口额为3684.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4.2%。其中,出口2177.4亿美元,增长17.6%;进口1507.5亿美元,增长9.6%。贸易顺差669.9亿美元,增长40.5%。

分国别(地区)看,2017年巴西对中国、美国、阿根廷和荷兰的出口额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21.8%、12.3%、8.1%和4.3%,出口额分别为474.9亿美元、268.7亿美元、176.2亿美元和92.5亿美元,对中、美、阿三国出口分别增长35.2%、16.1%、31.3%,对荷兰出口下降10.4%;自中国、美国、阿根廷和德国的进口额分别占巴西进口总额的18.1%、16.5%、6.3%和6.1%,进口额分别为273.2亿美元、248.5亿美元、94.4亿美元和92.3亿美元,分别增长16.9%、4.4%、3.9%和1.1%。巴西前5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阿根廷、荷兰、伊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顺差额分别为201.7亿美元、81.8亿美元、73.5亿美元、25.2亿美元和23.2亿美元;逆差主要来自德国、韩国和法国,分别为43.2亿美元、21.6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图5-2显示,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巴西的进出口额都呈现出波动性的增长趋势。从出口额来看,巴西的出口增长幅度较大,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波动特征,每年的2季度与3季度的出口额明显高于1季度与4季度的出口额。从进口额来看,巴西的进口增长幅度较小,除个别月份出现轻微下滑外,巴西的进口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从进出口差额来看,巴西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态势。

图5-2 巴西进出口贸易额

(三)中国与巴西的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2017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748.1亿美元,增长27.9%。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474.9亿美元,增长35.2%,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1.8%,提高2.8个百分点;巴西自中国进口273.2亿美元,增长16.9%,占巴西进口总额的18.1%,提高1.1个百分点。巴西与中国的贸易顺差为201.7亿美元,增长71.3%。中国是巴西第1大出口目的地和第1大进口来源国。

图5-3为中国—巴西进出口市场占有率的基本情况。从进口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从巴西的进口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每年的2季度进口额明显高于其他季度,并且2017年每个月份的进口额基本呈现同比增长的趋势。从出口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向巴西的出口稳中有升。从进出口市场占有率差值来看,中国从巴西的进口明显高于向巴西的出口。

图5-3 中国—巴西进出口市场占有率

图5-4显示了2017年9月中国—巴西单类产品进出口市场占有率的分布情况。从进口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所有产品中,第2类(蔬菜产品)、第10类(木浆、纸制品等)与第1类(动物产品)分列前三,依次为26%、10.04%与7.94%。从出口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向巴西出口的所有产品中,第6类(化工产品)、第7类(塑料产品)与第15类(贱金属)分列前三,依次为5.43%、1.69%与1.57%。从进出口市场占有率差值来看,进口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出口市场占有率,只有个别产品的出口市场占有率略高于进口市场占有率。

图5-4 中国—巴西单类产品进出口市场占有率的分布情况

图5-5为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相似性。从进口贸易相似性来看,发展趋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特征,中国的进口结构与巴西的出口结构互补程度较高,基本稳定在10%左右。从出口贸易相似性来看,发展趋势较为平稳,中国出口结构与巴西的进口结构互补程度较低,基本稳定在6%~8%。从进出口贸易相似性差值来看,进口贸易相似性明显高于出口贸易相似性。

图5-5 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相似性

图5-6显示了2017年9月中国—巴西单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相似性的分布情况。从进口贸易相似性来看,中国从巴西进口的所有产品中,第4类(饮料等)、第1类(动物产品)与第2类(蔬菜产品)分列前三,依次为88%、71%与62%。从出口贸易相似性来看,中国向巴西出口的所有产品中,第3类(动植物)、第5类(矿产品)与第6类(化工产品)分列前三,依次为98%、57%与35%。从进出口贸易相似性差值来看,进口贸易相似性明显高于出口贸易相似性,只有个别产品的出口贸易相似性略高于进口贸易相似性。

图5-6 中国—巴西单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相似性的分布情况

三、贸易指数分析

图5-7为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基本情况。从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中国从巴西的进口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每年的2季度指数值明显高于其他季度。从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除了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月份主要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从进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差值来看,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在多数时候要高于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

图5-7 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

图5-8为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特征指标的雷达图。从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的5个特征指标来看,在4个金砖国家中,进口市场占有率与交叉进口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均排名第1,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与交叉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排名第2,进口贸易相似性排名第3。从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的5个特征指标来看,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排名第2,其余4个特征指标均排名第3。

该结果进一步说明,中国—巴西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要强于中国—巴西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此外,要想进一步提高中国—巴西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中国进口结构与巴西出口结构的互补程度仍需提升。

图5-8 进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特征指标的雷达图(基于2017年9月数据)

注:本图基于2017年9月的数据。

图5-9为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活力指数的基本情况。从进口贸易活力指数来看,中国从巴西的进口波动性较为明显,2016年底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此后出现急剧下滑。从出口贸易活力指数来看,除了个别月份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月份主要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从进出口贸易活力指数差值来看,进口贸易活力指数在多数时候要高于出口贸易活力指数。

图5-9 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活力指数

图5-10显示了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活力指数特征指标的雷达图。从进口贸易活力指数的3个特征指标来看,在4个金砖国家中,进口增长率、进口市场占有率增长率与交叉进口市场占有率增长率三个指标均排名第2。从出口贸易活力指数的3个特征指标来看,出口增长率、出口市场占有率增长率与交叉出口市场占有率增长率三个指标均排名第1。

图5-10 进出口贸易活力指数特征指标的雷达图

注:本图基于2017年9月的数据。

四、发展建议

综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巴西国内基础设施较差,国内经济回升乏力,而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结构互补程度较高,因此中国与巴西未来贸易的成长性巨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项促进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是中国与巴西应不断加强友好合作关系,同时促进巴西自身发展。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提出以来,中国与巴西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与巴西友好交往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中国与巴西在国际事务中合作密切,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集团、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合作密切,并就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际问题保持良好沟通与协调。未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引领,中国与巴西将不断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改善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环境,减少贸易阻力。

二是基于中国与巴西两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加强各自具有优势的产品出口。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巴西的农产品、原材料,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具有一定的优势与互补性,双边贸易过程中应保持该类产品的合作与交流。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仪器在中巴双边贸易中互补性较弱,两国应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进行深度的贸易合作,从而实现两国的互利共赢。 Fl9KrlT8loNhD027AvNnCUf81XRNiRFABa/g61NULBrK2zr9KZvl5prI7aN/eJ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