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把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从更长远的历史发展周期和历史长河的演化看“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塑造沿线国家平等、互助、互信大格局的重大举措,将开启新的全球化征程

人类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人类探索全球互联互通的文明史,在互联互通的道路上,中国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古代“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但是近代以来,现代全球化使得西方逐渐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于2005年出版的《世界是平的》一书指出,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标志的第一次世界地理大发现拉开了现代全球化的序幕,1492—1825年被认为是现代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或全球化的1.0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西方到东方的航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新的、直接的海上通道,使得各国从彼此隔绝、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世界也从遥不可及的庞大尺度,变成了中等尺度,从此拉开了欧洲列强在亚洲和非洲殖民扩张的序幕,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意外发现了市场和贸易的力量,使西方开始走向世界体系的中心。正如地缘政治学的创始人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所言:“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将地球翻转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包含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在内的陆半球。”此后,全球化经历了以英国和英镑为标志的全球化2.0时代与以美国和美元为标志的全球化3.0时代。

那么未来历史又会如何演变呢?我们认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为核心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会把世界市场扩大到各大陆贫困的腹地,从而形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所产生的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内陆地区经济的促进和牵引作用,将不亚于第一次地理发现后海运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曾经所起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塑造沿线国家平等、互助、互信大格局的重大举措,它将开启新的全球化征程,即全球化4.0时代。与注重开发陌生疆土和殖民扩张的第一次世界地理大发现不同,“一带一路”建设是要通过一种更加主动的智慧设计,依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把欧亚大陆的存量资源全面盘活,依托各国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对接形成顶层设计,把分散、断裂和割裂的资源、生产、服务和消费连接起来,打造沿线国家平等、共享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使现有资源和要素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流通中实现增殖。在西方主导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500年之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许多后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提供平等机会参与全球治理并在国际市场上自主销售本国产品的新机遇,这是对旧有全球化的一次大扬弃,将会推动世界从行政隔离走向互联,从民族分割走向合作,形成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全球化社会和全球人类新文明。

(二)“一带一路”建设是完善基础设施,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新革命,将有利于塑造全球互联互通的版图

美国全球战略家帕拉格·康纳在其出版的《超级版图》一书中指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品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取代分割成为全球组织新的范式。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的结合,导致了世界经济形态、经济表征与产业链接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世界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链接成一体,已经形成新的实体经济形态,世界经济呈现出网络状态,制造业不再是在原来的一条生产线、一个工厂或者某几个工厂的叠加完成制造过程,而是通过产业链的链接、价值链的链接、服务链的链接以及信息链的链接,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体系。而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链,也是因为在现代流通中,信息作为一种要素禀赋进入流通,成为流通中最大的变量,若干的制造业企业变成一种链状的存在,出现不同国家产业链的组合、不同区域服务链的组合、覆盖全球的信息链的组合。与此同时,大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的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革命,超越了自然和政治地理边界,发挥实际效用的功能连接网络线将取代名义上的政治国境线,全球基础设施系统最终会变得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那样,有动脉和静脉,有毛细血管和细胞,支撑起全球化的经济体系 。正如世界曾经从垂直整合的帝国体系走向扁平的独立民族国家体系,未来世界将逐步进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主导下的互联互通全球网络文明体系。在这样的体系和布局中,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上联通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过传统地图上的国界线,超级城市、超级合作区、超级通道、超级合作园区和超级平台的重要性将超过某一国家的重要性。

历史实践证明,互联互通、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从数十亿美元规模跃升到数万亿美元规模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人类整体可持续发展之路。世界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更庞大广阔的价值链和供应链,来服务于快速增长的人口、商品、货物、数据和资金流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是各国自身经济增长和国家之间贸易增长的必要条件,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程度和人口结构、资本市场、劳动效率和技术水平一样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源泉,并将逐步改写全球经济贸易版图,一国更好的互联互通条件将使得该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东牵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系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并连带北美经济圈,沿线涵盖了中亚、西亚、中东、东南亚、南亚、北非、东非等超过60个国家,并辐射东亚以及西欧。但欧亚大陆各区域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交通基础设施或者不连不通,或者连而不通,或者通而不畅,这已成为制约欧亚大陆合作和实现全球连通的重要障碍,以基础设施互联通为抓手的“一带一路”建设,将大大改善中国和这些地区以及全球的连接程度,从冷战、“凉战思维”,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一场布局全球基础设施引发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革命已经开启,互联互通的世界超级网络版图将会形成。

(三)“一带一路”建设会引发全球财富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重构,将塑造和提升现代流通竞争力

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全球化促进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不断深化和加强,给发达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繁荣与发展,但这是建立在不平等国际治理体系和规则下的全球化,是只有一部分人和国家才能享有的全球化繁荣,造成了南北失衡、贫富失衡和产业结构的失衡。在殖民帝国秩序下全球化1.0时代,殖民国家以极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从拉美、非洲和亚洲攫取了大量的资源运往欧美,各大洲都依附于这种大国势力范围主导的全球殖民体系;全球化的2.0时代和3.0时代强化了发达国家提供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生产消费流通体系,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性质更加突出,加剧了南北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随着全球多极化和多元化的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地扩大和加深,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交往不断拓展,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全球化大流通时代,具有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流程化、混沌化和共享化的现代流通,将逐步成为涵盖全球生产、交易和销售后循环流通的经济运行方式,并随之引发整个全球的产业革命。未来的全球化将不再是美国或者某个单一国家的全球化,全球化大流通把所有国家的资源、生产、消费等全部纳入全球化现代流通这个大体系和大平台中,为这些国家平等参与和共享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大流通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将是现代流通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生产、金融、技术、知识和人才流动的博弈,主要体现为在全球范围内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的便利化、快捷化、共享化和顺畅化,即在全球范围的现代流通能力。中国提出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适应了全球化大流通的发展趋势,为大部分都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的沿线国家平等参与共建共享全球化提供了机遇,当前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造业正在扩大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的合作。随着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在所有沿线国家之间的共享、流动和重新组合,全球财富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也将重构。同时,通过现代流通能力的打造和提升,将会出现若干个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的聚散中心和现代流通中心,逐步形成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混沌化和多维立体的大流通格局,进而通过互动和联动,形成相关各国共同发展的布局。

(四)“一带一路”建设是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将重构新型处理国际和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新视野

地缘理念,是伴随着人类实践发展史同时发生的,也是人类改造世界、发现利用各种资源的初始环节和关键环节。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类对时空的认知理念随着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社会文化的次第演进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战略目标不同、动机不同、认知视角和认知成果等不同造成认知理念的话语体系不同。造成西方地缘政治学历经百余年来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系统、权威的古典地缘政治理论,提供了一整套有关地缘政治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论框架,如德国康德的“欧洲中心论”、美国马汉的“海权论”、布尔津斯基的“大棋局”论等等,这些从总体上来看都是一些打造强权霸权的理论,并逐步演变为政治地缘和军事地缘学说理论。

应当说,古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彼时世界最早的跨国地缘经济认知活动,曾影响到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今,“一带一路”建设从古典形态演化为现代形态,成为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从批判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最突出的意义在于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将有助于推进当前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促进欧亚非大陆各国的经济发展,使“一带一路”成为欧亚经济发展的纽带和巨大的地缘经济发展传送带,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传送带。从关税同盟到自由贸易区,从单一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以及贸易投资合作,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以及相互连接形成网络格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缘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是其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其涉及的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促进欧亚非大陆之间的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世界各文化、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协同共进。“一带一路”期待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砥砺和相互发明,能够产生更具宽容精神的共同进化,这比单极世界展示的世界图景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和平”。就此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将不同文化与文明和国家的地缘政治想象视为平等的,它们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之中,非西方国家及其文化并非必然要朝西方的方向进化。“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传统的地缘政治经济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是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一种突破与创新。“一带一路”地缘理念把欧亚大陆视为一个整体,构建了一种不同国家可以共同发展、不同文化与文明可以求同存异的地缘政治想象,从而超越了主要由近代西方国家构建的现代地缘政治经济理论学说,超越了西方世界在面对域外世界的文化与文明等方面的差异时,要么进行征服、要么坚持同化的既有路径,必将会重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五)“一带一路”倡议是搭建各国和全球公民共享的“百花园”,将重塑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秩序和新规则

互联互通是当今和未来全球社会的基础,是推动给世界朝着更加复杂的全球体系演变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引发了人类的认知革命,使得全球维度成为一种新的思考基准线。在这样的体系下,各国经济会更加融合,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更加紧密,全球人口流动性更大,纯粹的民族越来越难以实现,全球公民新概念、全球通行证、新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全球性融合的人类新文明开始出现,全球秩序也不再是一个自上而下支配或控制的某种体系,而是需要一个满足人类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认知和价值观的平等、平行网络结构,不断增长的参与者在网络中相互依存。

全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西方主导的价值观和西方话语权主导的国际秩序。当前国际治理体系和大国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关系从整体上看,已经从过去的局部战争和对抗性博弈向共同协调与合作性博弈转变,全球性融合的人类新文明会激发更多群体和更多国家,以全球公民的身份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来重构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新秩序和新规则。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在国际秩序重构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反映了沿线国家“促合作、谋发展”的最大利益诉求,突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时代主题,主动与沿线国家进行开放式合作,主动去寻找和放大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群体的重叠认识和重叠价值,以共同认知、共同理念和共同行动创造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物质财富,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提供新模式、树立新标杆,将深刻影响全球化进程,形成一套有别于西方国家主导、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秩序和新规则,将有利于沿线国家携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携手共建更加和平、美好、公平、公正、开放、包容,令更多人民感到幸福的21世纪人类新文明,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共享的“百花园”。 kQq0rUpfnZ2jVWScCXax1prTlsCDKiFnEq3qZsgfOcBSPVYmw6fTzfvyi8wwYJ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