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憧憬与愿景

当前,全球增长、贸易与投资格局酝酿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各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希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倡议是全新的国际合作思路与范式,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的共同愿景,不仅有利于沿线各国贸易投资,也有利于促进全球区域之间板块的东西贯连,实现亚欧共通,也顺应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愿望,为推进全球化健康发展积聚新的力量和新的发展动能,创造跨越太平洋和越大西洋的财富流动,构建更加开放、自由、包容的全球贸易新体制,为新型全球治理框架做出创新性贡献。

(一)“一带一路”建成后的前景展望及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贯通亚欧非大陆,既连接欧洲等发达国家,也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中东欧、非洲等全球新兴市场,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一带一路”是多赢、共赢、开放、多元的合作,旨在盘活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将有望形成全球互联经济体和新型贸易网络,有望建立全球经济新循环。为此,我们做了两个情景的预测:情景一是现有“一带一路”沿线65国的发展前景预测;情景二是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发展前景预测。

1. 未来10年有望贡献全球60%的经济增长

从全球角度看,“一带一路”市场和边界的进一步开放有助于缓解资源和劳动力短缺,提高公共与私人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刺激经济增长以及增加收入,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为各国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世界创造了新的需求。

模型测算结果显示,未来10年“一带一路”65国GDP实际年均增速将达到4.7%,显著高于全球2.8%的年均增速,GDP总量将由目前的23万亿美元增加至近4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比重由目前的31.1%提升至38.2%;随着“一带一路”区域的进一步拓展,未来10年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一带一路”区域GDP总量将达到6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的60.4%。此外,随着人口规模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10年,“一带一路”65国将创造1.35亿个就业岗位,占全球新增就业的45%;如果含欧盟成员国则占全球新增就业的46%。

2. 未来10年将创造巨量投资总需求

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10%~15%的基础设施投资进入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能大规模进入发达国家以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一带一路”顺利实施,关键之一在于创造全新的、风险可控且可操作的投融资方式,使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产生较强的“外溢效应”。

按照模型测算,未来10年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加速期,用于基础设施升级、数字技术升级、人力资本投资、公共安全与医疗、气候变化与生态监测、跨区域或洲际通道建设的投资将大大拉动区域投资增长,良好的基础设施系统会大大提高各国分享繁荣和提高效率的能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预计未来10年“一带一路”65国累计资本形成总额将达到110万亿美元,到2027年占全球资本形成总额的50%;若包括欧盟成员国则累计资本形成总额接近150万亿美元,到2027年占全球资本形成总额的65.3%,带来巨量投资总需求。

3. 有望成为全球新的贸易大通道与核心枢纽

目前,中国已是近13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一带一路”将充分激发中国以及西亚、中亚、东南亚、北非、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体量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协同优势,全面促进区域内贸易创造。

在促进互联互通,降低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加速资源要素流动,以及双向贸易循环影响下,根据模型测算(不含欧盟成员国情形),未来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速将达到5%左右,到2027将达到20万亿美元左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好的贸易合作基础。2015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接近1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1/4。未来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将实现较快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1.7万亿美元左右;根据模型测算(含欧盟成员国情形),未来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将实现较快增长,到2027将达到3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将实现较快增长,到2027将达到2.5万亿美元,亚欧经贸深度融合将形成全球新的贸易通道和贸易枢纽。

4. 成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愿景让发展红利惠及包括贫困国家在内的沿线所有国家,为共享全球化红利提供机会。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6.4%,其中有27个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8.3%,面临严峻的扶贫减贫任务。同时,由于人口、土地、资源等要素并未有效整合利用,这些国家的发展潜力远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未来这些中低收入国家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可观。

“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与联合国致力于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设备等方面帮助有高度契合之处,将有助于加快区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大类和169项具体目标落实的重要支撑点。特别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与农、林、牧、渔方面的合作联系十分密切,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粮食安全,缩小发展差异,最终基本消除极端贫困。而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社会环境的投资指南、加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倡议等,将为建设高质量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2016年11月1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第A/71/9号决议,将“一带一路”上升为联合国推动的重要倡议,成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发展共同体的全球新倡议。

表0-1 2015年“一带一路”经济指标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测算。

表0-2 2027年“一带一路”经济指标预测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测算。

表0-3 “一带一路”(65国)经济指标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测算。

表0-4 “一带一路”(包含欧盟成员国)经济指标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测算。

表0-5 “一带一路”(65国)贸易指标预测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测算。

表0-6 “一带一路”(包含欧盟成员国)贸易指标预测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测算。

表0-7 “一带一路”地区及全球未来10年主要(增量)经济指标预测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测算。

图0-1 “一带一路”地区(不含欧盟成员国)与全球未来10年GDP增速预测

图0-2 “一带一路”地区(含欧盟成员国)与全球未来10年GDP增速预测

图0-3 2015年“一带一路”(含欧盟成员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

图0-4 2015年“一带一路”(含欧盟成员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

图0-5 2015年“一带一路”(65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

图0-6 2015年“一带一路”(65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

图0-7 2027年“一带一路”(含欧盟成员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

图0-8 2027年“一带一路”(含欧盟成员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

图0-9 2027年“一带一路”(65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

图0-10 2027年“一带一路”(65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

(二)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跨区域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扩大和深化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单枪匹马不如并肩作战。“一带一路”从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强烈意愿出发,将全面对接东盟、欧亚联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欧盟、非盟和阿盟六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接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生产与消费两大市场,将有助于推动新模式下区域乃至全球化繁荣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跨区域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1. “一带一路”有望形成开放市场伙伴关系

目前,中国是大多数“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最大出口市场和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将中国优势产能、欧洲发达国家关键技术与第三国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扩大开放形成连贯统一的要素市场、资本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等,将能够在“一带一路”区域容纳更大规模的分工并促进专业化水平,实现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2. “一带一路”有望形成创新伙伴关系

当前,全球创新资源过度集中,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和少数跨国公司手中,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全球创新红利。如何促进创新融资和创新科技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的流动,把创新作为“一带一路”新动力,关系到“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和可否形成核心竞争力。根据相关预测,未来10年内中国高科技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更多地通过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通过双向产业转移实现技术链接、资本链接和产业链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等区域科技创新伙伴关系提质升级,将成为全球创新驱动的新兴力量和新崛起的全球区域创新中心。基于现实和长远的共同利益构建双边、多边创新伙伴关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全球创新合作,推动全球创新环境的平等与利益共享。

(三)逐步构建“五位一体”的新型“全球互联经济体”

现今,世界正步入互联互通全球网络体系。根本而言,商品、资本、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是全球化繁荣的基础,现在全球40%以上的GDP创造都来自于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自由流动。一国或区域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国际互联的程度,互联互通程度越高,增长动力和跨境要素流动性就越强。“一带一路”作为跨区域联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制度规章融合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在硬件基础和软性制度安排上实现统一。将通过纵贯欧亚大陆的贸易大通道、产业大通道和物流大通道,把碎片化的区域经济串联起来;通过沿线国家相互贸易与投资的增加、产业转移的加速,打造“商流、物流、人流、资本流、信息流”五位一体的新的全球链接方式,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新型全球互联经济体”。

1. 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

亚欧大陆两端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从黑海沿岸到中国西部地区间的广袤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单一,成为亚欧大陆的“发展洼地”。这些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经济发展。其中,亚洲的12个内陆国,即中亚六国以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蒙古国、老挝、尼泊尔、不丹,由于地处封闭区域、缺乏海运渠道,导致其跨国或跨区域运输成本较高。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ESCAP)的研究显示,一般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拉动经济增长:一是降低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二是提高市场进入的便利程度。据世界银行测算,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每增加10%,GDP将增长1个百分点。另据东盟东亚经济研究中心(ERIA)报告,2021—2030年,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使东盟各国GDP累计增加42.08%,东亚各国(“10+6”)GDP累计增加5.87%。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点将是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开拓全球跨境基础设施市场。未来,“一带一路”的空间延伸将依托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条经济走廊,以及包括新加坡港、马来西亚巴生港和关丹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和比通港、缅甸皎漂港、孟加拉国吉大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和汉班托塔港、也门亚丁港、沙特阿拉伯达曼港和吉达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法国马赛港、德国汉堡港和不来梅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荷兰鹿特丹港等在内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形成陆地运输和海洋运输协调配合,在波罗的海、地中海、阿拉伯海、波斯湾、孟加拉湾等重要海域形成交汇,增强亚欧贸易通道连通能力。通过区域内海运水运网、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航空网、通信光缆网、信息网无缝链接,形成“海陆空”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和高效、便捷、可持续的亚欧一体化互联互通体系。

2. 形成跨区域城市群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将依托其强大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集聚能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核心和联通新节点。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超过70%的人口会居住在城市。随着人口、财富和人才向全球最重要城市的聚合,一些大城市群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望形成一批超级城市和城市群落,成为资源集聚、产业集聚和市场集聚的重要载体。

3. 形成跨区域自贸区网络

面向21世纪的经贸合作将朝着彰显规则化、跨区域、多边化和机制化等共性特征发展,坚持非约束性、开放和自愿原则,以缔结双边、多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及其所形成的跨区域自贸区网络产生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投资促进效应、产业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一体化框架下的联动效应,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方式。践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现代高标准与高质量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规则,逐步通过RECP、海合会自贸区、上合组织自贸区、亚太自贸区(FTAAP)等形成“新链条”,以“开放的诸边模式”探索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双边和区域内自贸区繁荣,不仅能够在新生的贸易、投资协定中灵活创新规则,而且由点及面地推动投资和贸易规则一体化的完善,形成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最终还将提升亚欧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亚欧大陆乃至亚欧非的经济整合。

4. 实现规则、规制和制度体系“软联通”

互联互通是一个广义联通概念,既包括基础设施物理性的硬件联通,也包括在政策与软件上的制度联通。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关税率为4.97%,而东亚与太平洋国家为8.15%,南亚和中亚地区达到14.05%和7%。政策壁垒导致的要素流动障碍同样使得“一带一路”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分割。未来,“一带一路”通过降低关税,降低交易成本、跨境物流成本以及制度成本,消除非歧视原则和贸易壁垒,加快“一带一路”区域国家标准、规则、法规对接,打造“大通关体制”,将有望实现“软联通”。据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如果全球供应链壁垒的削减能够达到最佳实践水平的一半,全球GDP预计将增长4.7%,贸易量将增加14.5%。东盟东亚经济研究中心(ERIA)报告表明,2021—2030年,供应链壁垒和非关税措施的削减将使东盟各国GDP累计增加31.19%,东亚各国GDP累计增加7.76%。

(四)参与重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

全球价值链代表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力,当今约70%的全球贸易通过全球价值链展开,世界正在步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主导下的网络体系,通过全球价值链、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实现资源、生产、服务和市场的链接。作为众多新兴经济体参与的“一带一路”倡议,依托重要节点、跨境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跨境物流集散中心等,不仅支持跨境产业布局调整、产业链条式转移、国际产能合作、构建新的区域生产网络,而且促进亚洲新兴市场与“欧盟2020创新战略”以及“德国工业4.0”计划对接,通过技术链接、产业链接和资本链接,将会形成“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促使“一带一路”沿线更多的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网络体系中,并逐步向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端升级。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代表,以智能增长和绿色增长为基本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力重组,不仅促进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重构,克服因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对传统生产方式的过度依赖,也通过重新定义生产与消费关系,克服跨境商品和服务供应链分割化问题,为全球经济开辟新的增长道路,为新型全球化发展集聚新的力量和新的发展势能。

(五)率先形成面向下一代的惠普贸易体系——E国际贸易

“一带一路”有望发挥先发优势和联通优势,积极支持和推动包括跨境电子商务、数字产品以及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电子认证、在线交易、信用体系、数字贸易等面向下一代的普惠贸易——E国际贸易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率先实现向下一代贸易方式转型。其长远目标是从物理互联、制度互联、消费互联、产业互联等方面,构建一个以互联、开放、普惠、共享(C-O-I-S)为基础的全球普惠贸易体系。当前,伴随全球新一轮数字革命加速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交叉、交融、交汇,新经济对各国增长动力、经济社会运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全局性影响,发展中经济体与中小企业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到2019年亚太地区数字消费额有望从2015年的7万亿美元增至17万亿美元。目前,在亚洲,印度和新加坡数字贸易中超过一半是跨境数字贸易,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在内的数字贸易增速更是达到了GDP增速的近4倍。随着互联互通深度展开,欧盟“数字单一市场战略”将有望推广至“一带一路”地区,改善高速网络基础设施和数字技能,帮助减少跨境电子商务的障碍,促进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贸易的融合,逐步形成亚欧数字大市场。

(六)有望创造全球多边融资市场

在全球金融体系内需要形成规模巨大的资产池,成为一种用于为包括跨境基础设施在内的区域和全球公共产品融资的“永久资本”。亚洲及亚欧区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仅亚洲储备资产规模就约占全球储备资产的2/3,“一带一路”通过将本地区储蓄和储备资金引导投入生产性领域及基础设施投资上来,有望创造规模庞大的融资市场。

根据亚开行公布的主要亚洲国家相关数据推测,2010—2020年亚洲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财政预算,投资占GDP的比例为5%左右。据此测算,亚洲国家每年在基建领域的财政投入约覆盖近6000亿美元的投资需求,每年融资需求缺口约为1800亿美元。而目前已经建立的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新型融资机构依然难以满足巨大的融资缺口。因此,主权财富基金、特别提款权融资、公共产品融资债券,以及公私合作PPP模式的联合融资方式,可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私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动员更多的私人部门资金,将本地区的大量储蓄资金引导至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来,促进跨境相互投资,推进亚洲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未来,“一带一路”将形成规模巨大的全球多边投融资市场体系,包括以亚投行为主的银行信贷支持体系、“一带一路”国际债券市场体系、PPP投融资体系等。

(七)最终形成新型全球经济治理框架

当前,经济全球化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表明,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已经处于历史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如此大规模的跨区域合作倡议,历史上鲜有先例可以遵循,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风险分担、利益协调和规则标准的对接等各类问题也会产生,客观上需要新型治理框架的构建,着力在培育制度和规则性公共产品的能力上下功夫,双管齐下推进全球治理变革。“一带一路”基于包容性的全球化和开放性的多边主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既有覆盖面广的整体性制度,也有次区域制度组织的支撑;既有约束性的硬制度,也追求坚持弹性、柔性的软制度。

“一带一路”以“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基石,以“共商共建共享”为行动原则,推动建立国家之间、区域之间、跨区域之间的新型全球治理框架。“共商共建共享”根植于三大发展理念:一是以参与国诉求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各国发展需要、参与意愿及国情差异。二是以市场机制为立足点,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合力构建和维护规则透明、良性竞争、政策稳定的营商环境。三是以互惠共赢为基本点,通过提供区域乃至全球公共产品,建立共同决策机制,互相扩大开放国内市场,公平分担风险和分享利益,奠定长远发展根基。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将重点通过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基础设施融资制度、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风险与稳定互助等方面在内的公共产品,构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复制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7mLC17YkgOJbgaMl6tWtSzTeWPnRgSnFUSHPG/HMMXqaw+7x9K0iv5CJX/rAX3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