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凉山州的全方位教育扶贫计划及其效果

(一)常规教育扶贫手段在“直过民族”地区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国家提出“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四川省特设教育扶贫专项,教育经费均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旨在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降低贫困户因学致贫风险。这些常规教育扶贫手段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辍学率,稳步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通过常规教育扶贫政策帮扶,凉山“直过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保障,但仍有历史遗留问题未得到解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凉山州已基本保障基础教育,但办学条件亟待提高。截至2017年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78.79万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72%、97.39%。2018年拟退出贫困人口中,义务教育保障达标率为100%,但“班额大,住不下,均衡难,缺口大”问题严峻。全州义务教育学校56人及以上大班级达2969个,占比11.6%;66人以上超大班级1179个,占9.7%;班级规模最高达90人/班,远超正规40人/班的标准规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每个床位睡1.27个学生,最多睡2~3个。针对凉山普遍存在的办学条件落后及教学资源拥挤现象,应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二是40岁以上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低、文盲率高。这个年龄段的贫困户是常规教育扶贫最容易忽略的人群,却也是凉山脱贫攻坚的关键。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缺失是孩子文化认知落后的根源;其次,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不会讲普通话,外出务工受限,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再次,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主体,文化认知落后将直接导致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如认为超生属于正常现象,对恶劣的居住环境与卫生状况感到满意,放弃外出追求美好生活等;最后,凉山州彝区村民与外界沟通困难、对扶贫政策一知半解、缺乏种养殖技术、陈规陋习尚存等问题,阻碍了当地推动扶贫工作。

三是学龄前儿童未接受教育,未来学业成绩受限于普通话水平。“直过民族”儿童输在当地教育的“起跑线”上,由于只有入学才可以学习普通话,普通话基础薄弱、教学语言障碍严重,使其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水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升学率低、辍学率高。

四是义务教育阶段后续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后,初中辍学率大幅度降低,而高中升学率却未得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完成后辍学率明显提高、升学率变低,后续教育无保障。首先,“普九”为初中教育提供保障,但升学压力的消失导致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成绩差。随着升学后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大,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丧失学习动机,甚至萌生厌学情绪,高中升学率无法保证,辍学率高。其次,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导致辍学。凉山彝区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读书无用论”盛行,对他们而言,教育的意义仅体现在是否可以顺利找到高薪稳定的工作,忽视教育带给孩子的长远利益。目前国家包分配的政策已被自主就业替代,就业竞争激烈,毕业就业无法保障。社会底层劳动力短缺、个别文化层次低者发财致富的现象,加剧了这种思想意识,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便外出务工成为凉山彝区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简单劳动力逐渐被高新技术替代已成为目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推动凉山地区长远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后续教育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是“直过民族”育龄妇女文化认知水平低、生活习惯差,不利于孩子初期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凉山彝区女性相夫教子,母亲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首先,彝族历史遗留的陈规陋习,导致他们卫生习惯差,除居住环境脏乱差外,个人卫生也有待提高。大人小孩穿的衣服普遍比较脏,由于缺水、农忙或者习惯等,基本上没有勤洗衣服的习惯。其次,彝族育龄妇女受教育水平低,普遍不会讲普通话。1~3岁是小孩语言能力及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孩成长初期教育问题并未引起重视,不利于孩子后期成长。因此,除常规教育扶贫外,还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育龄妇女进行培训。

(二)全方位教育计划是破解“直过民族”深度贫困难题的有效手段

针对凉山州彝族“直过民族”,应制订全面教育扶贫计划。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贫困人口的不同层次需求,并充分考虑凉山州彝族“直过民族”的特殊历史遗留问题,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是推动“直过民族”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一是教育扶贫对象实现3岁以上贫困群体全覆盖。改革开放以前,凉山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水平低,彝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目前40岁以上的彝族贫困群体文化程度低下,大部分女性不会说普通话、识字率低。改革开放以后,凉山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教学水平和彝族同胞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上学晚、不会说普通话的问题仍然突出。凉山州教育扶贫行动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实施“一村一幼”、“9+3”计划和基于“农民夜校”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一村一幼”针对学龄前儿童,主要任务是教学龄前儿童普通话;“9+3”计划主要是针对非义务教育的中职或高职学生,主要任务是提升贫困儿童的就业技能;基于“农民夜校”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主要针对农民,尤其是40岁以上在家务农的贫困农民,主要任务是学普通话、学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思想素质等。通过以上教育扶贫措施,凉山州实现3岁以上贫困人口教育的全覆盖,提升了“直过民族”的思想意识、就业技能和现代化水平。

二是通过教育扶贫手段的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时、因地、因材施教。针对学龄前儿童,采用辅导员制度,主要通过玩游戏、唱歌等集体活动激发小朋友讲普通话;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孩,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多的知识;针对中职或高职学生,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实训”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已经脱离学生时代的农民,则避开农忙的白天,在夜间开展教学,并采取“菜单式”教学模式,让农民“点菜”、教师“下厨”,运用“一周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采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基地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双语教学、移风易俗、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就业技能等培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升了贫困人口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就业技能。

三是开展“小手牵大手”行动,提升“直过民族”贫困家庭的现代化水平。凉山州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好习惯带回家里,并推动家长养成好习惯。学生们把老师教会的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和洗衣等卫生好习惯,学到的“防艾”知识,上了嘴的普通话带回家里,并在家里践行,“小手拉大手”,逐步推动家长也养成好习惯、讲普通话。

四是针对凉山州育龄妇女进行教育。凉山州彝族贫困代际传递及超生问题严峻,为从根源消除贫困,让贫困户子女接受教育、提升思想尤为重要。除教育扶贫外,还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育龄妇女进行培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凉山州彝区女性相夫教子,母亲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育龄妇女进行培训,包括普通话、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利于其培养孩子学会普通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全面彻底摆脱贫困。

(三)凉山州彝区已采取的教育扶贫措施及成果

1. 针对文化差异问题,开展“教育扶贫专项”和“‘四好’村创建专项”工程,阻隔贫困代际传递

(1)在保障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实施“一村一幼”和“9+3”计划,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提升就业技能,带动家庭脱贫

凉山州出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一方案三办法十制度”,截至2017年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78.79万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72%、97.39%。2018年拟退出贫困人口中,义务教育保障达标率为100%。精准优先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十五年免费教育惠及113万名中小学生,2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各贫困县均设立了不低于300万元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

(2)儿童学前学会普通话:“一村一幼”计划

据了解,少数民族(特别是有民族语言系统的民族,如彝族等)儿童普通话基础薄弱、教学语言障碍严重,导致升学率低、辍学率高。为推动民族地区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2015年8月,四川省在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多村一幼”或“一村多幼”,组织开展以双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3~6周岁的幼儿都可免费就近接受学前教育。

为大力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凉山州组织召开“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启动仪式和工作协调会。建立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协调小组;充分发挥“学前学会普通话”在“控辍保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纳入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意见》,周密制定“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实施方案,先试点再推广,全员轮训“一村一幼”双语辅导员,所需经费纳入教育扶贫资金安排。率先在昭觉、布托2个县进行教学试点,然后在其余的9个深度贫困县实现幼教点覆盖开展。

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利用村级活动场、闲置村小等开办村级幼教点3096个,制定《凉山州村级幼教点辅导员聘用条件和程序》,对“一村一幼”辅导员的学历、普通话、年龄等条件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同时,制定了《凉山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辅导员培训方案(试行)》,采取州级培训骨干、县级全员培训方式,提升师德师风修养水平,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83.4%,500个拟退出村学前教育设施达标481个,占目标任务的96.2%。

专栏1-1 凉山州喜德县“一村一幼”开办情况

喜德县已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141个,实现入园人数4734人,配备幼教点辅导员320名。喜德县秉承严谨办学的态度,高标准、高要求聘用幼教点辅导员。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公开考试聘用了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甚至本科学历的320名辅导员,每名辅导员都具有教师资格证、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等级证书。每名辅导员都进行了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到县机关幼儿园、光明镇中心幼儿园跟岗学习。根据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凉委发〔2015〕19号)文件精神,给予“一村一幼”辅导员每人每月2000元的劳务报酬补助,全州所有“一村一幼”辅导员劳务报酬统一执行一个标准,即每月2000元。

3~6岁适龄儿童均可免费入园接受教育。2018年,县政府按照每生700元标准减免10510名在院幼儿园保教费;辅导员采用彝语与普通话双语教学,从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等方面设置课程,旨在实现儿童学前学会普通话。

喜德县尼波镇尼觉村幼教点招聘辅导员2名,招收学生12名。在走访农户过程中,小孩可以用普通话交流,并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担任翻译,部分家长能够听懂普通话,还有家长可以简单使用普通话交流,孩子教大人说普通话初见效果。另外,通过电视节目学会普通话也是学前学会普通话的一种常见方式。

(3)职业教育“9+3”计划

201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为了促进彝区发展、帮助彝区老百姓脱贫致富,实行了“9+3”彝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职业教育“9+3”计划即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彝区孩子再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2018年招录4390名彝区、藏区“9+3”学生到内地优质中职学校(“内地班”)就读。目前州内中职学校18所,在校学生3万人。为扩大“9+3”计划的影响力,推动该政策有效实施,凉山州作出了多方努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凉山州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9+3”驻成都联络组、各县初(高)级中学召开专题会议,利用公共信息平台、新闻媒体、“9+3”在校生演讲等多种形式,对大小凉山民族地区11个县(包括木里县,安宁河沿线6个县市不在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二是有序组织生源。采取“六长”(即县长、局长、乡长、校长、村主任、家长)负责制,召开专题会议,签订责任书,与干部考核任免挂钩,确保招生任务和控辍保学。

三是加大补助力度。免除每生每年2000元学费;补助一、二年级每生每年3000元,三年级1500元生活费;补助学生交通、住宿、书本每生每年1500元杂费等共7项。

四是适当帮助就业。按照《四川省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9+3”高职单招相关宣传和报名工作的通知》,四川省2018年继续开展高职院校面向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毕业生单独招生工作,面向应往届毕业生安排500名计划毕业生,免费定向培养3年,取得专科学历。毕业后到深度贫困县企事业单位和基层一线定向就业,服务期不得少于6年。

五是加强教育管理。选派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干部和双语教师到内地有关学校参与管理教学工作;加强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严格执行中职学校学生行为“十不准”纪律和“三禁两不”规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遵纪守法、文明行为、感恩励志教育为主要内容的5项教育。

专栏1-2 凉山州的“9+3”计划

近年来,凉山州深入实施彝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在彝区10县和木里县招录4800余名初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中职学校就读。对这些中职生,四川省给予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和杂费的资助。组织彝族、藏族学生到内地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家庭摆脱贫困。目前,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共有9444名学生就读于成都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内地32所省属重点职业学校。为了这近万名学生上好学,凉山州还派出了“9+3”驻成都联络组成员和各校驻校干部共84名,帮助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做好“9+3”毕业生升学和就业工作等。盐源县博大乡彝族小伙子则阿色是四川省商务学校2014级烹饪专业学生,2017年毕业后就被成都市的一家火锅店“抢走了”,现在月收入已经有六七千元。据了解,2014级和2015级凉山“9+3”毕业生共计升学1660名,将从本质上让1660个家庭从思想上脱贫,从而带动物质脱贫。

(4)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

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川省在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的51个县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和免费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四川省将进一步免除民族自治地区的幼儿园学费和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截至2017年年底,减免24万名学前教育幼儿每生每年700元保教费,免除7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6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学费、书本费,补助28.2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2. 以农民夜校、文化坝子为依托,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移风易俗,大幅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劳动力收益

(1)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民夜校

为了有效解决凉山州彝区村民与外界语言沟通困难、对扶贫政策一知半解、缺乏种植养殖技术、陈规陋习尚存等问题,克服群众白天忙于农事难以集中学习的困难,凉山州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上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四好”目标,组建“农民夜校”,采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基地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双语教学、移风易俗、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就业技能等培训。实现“培训1人、改变1家、脱贫1户”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18年,凉山州已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统筹整合场地资源和师资力量,开办“农民夜校”3745所,开设培训专题651个,落实师资17030人次,发放教材168406套册,开展规模不一的各类集中教学、现场培训、送教上门、田间地头辅导等活动103.8万场次,参训人数达195.4万人次。

专栏1-3 冕山镇小山村“农民夜校”

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村“两委”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和反复商量,从2015年7月开始组建“农民夜校”,以村党支部活动室为主阵地,采取田坎会、院坝会、田园座谈和现场操作等方式,组织村民学习政策法律、文化知识和种植养殖技术。

小山村“农民夜校”以脱贫攻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原则,将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纳入“农民夜校”组织管理架构,有效吸纳“土专家”、“田秀才”、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为教员,采取“菜单式”教学模式,让农民“点菜”、教师“下厨”,运用“一周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参加“农民夜校”的村民在思想意识、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普通话水平、就业技能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其中,皮特伍呷,一个先天聋哑的彝族小伙,通过“农民夜校”的技能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过上了他梦想的“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2)开展“六进彝家”行动

围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计生、文明等6项重点内容,大力开展“六进彝家”扶贫行动,培育“造血”功能。组建专家服务团18个906人,组建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89个436人,专家服务团指导服务面覆盖率100%。举办各类形式培训班5034期,培训新型农民1.58万人次,培训村“两委”负责人6658人次,培训贫困户75.5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68.2万份。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教育、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法律法规等宣传教育活动857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47万余份(册),受教育群众达187万人次。持续开展婚丧嫁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集中整治,推行“红白喜事集中办”,对全州3546个村的“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建立4272个基层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德古协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日常监督劝导,促进全州文明乡风的形成。

(3)推进文化惠民扶贫

凉山州投资1.29亿元,完成479个贫困村文化室建设、250个贫困村广播系统建设、450个贫困村阅报栏建设、28941户贫困户电视户户通建设、500个民俗文化坝子(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484个村农民健身工程,10个彝区县80个彝家新寨建设配套体育设施。举办“大凉山惠民音乐会”50场,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惠民文化活动172场次,送文艺演出下乡、下基层673场次,免费放映公益电影28908场次。协助拍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索玛花开》。新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53个,拨付运转经费539万元。以“农民夜校”为抓手,加大农民内生素质提升培训,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协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新京报》、四川卫视、东方卫视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对“悬崖村”等脱贫攻坚进行持续深入宣传。

3. 针对生活习惯脏乱差问题,开展“四好”“五洗”工程

四川省委、省政府将精准扶贫具体化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新脱贫观,由物质层面脱贫向精神心理层面脱贫循序渐进地拓展。以“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的“五洗”工程为切入点,逐步帮助他们改掉传统陋习。各县还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动员县中小学师生踊跃投入脱贫攻坚行动,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带动家长参与到“四好”创建工作中来,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截至2017年,凉山州创建省级“四好”村157个、州级“四好”村1257个,县市级“四好”村1738个,星级“四好”家庭48.8万户。

专栏1-4 “文明卫生家庭”评比,助力“四好”建设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合村阿基社开展“文明卫生家庭”评比活动,评比内容包括:

(一)每月3日、8日、18日和28日为卫生集中打扫日,村“两委”将随机抽取卫生打扫情况。

(二)各户要实行门前“三包”;污水不乱排、垃圾杂物不乱扔、杂草粪土不乱放;每2个月对住户卫生情况进行评比,卫生优秀的住户授予五星好评,每年共检查6次,得到五星5枚以上,村“两委”将给予物质奖励,卫生较差住户将每次罚款20元。

(三)必须自觉维护道路、水利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在路边搭建违章建筑,堆放粪土、乱石、杂物;不得在道路上晒农作物;不在路肩、路边上种植作物、侵占路面;不得破坏本村绿化造林工程,自觉维护道路两边的绿化植物。对于在公路上堆放杂物,影响交通的,相关部门将按照《公路法》予以重处,并每次罚款50元。

(四)各户必须自觉搞好家庭卫生,做到人畜分离。

(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应合理设置垃圾筐和包装袋,每天晚上或早上6点前将各自的生活垃圾打包后,放到指定垃圾收集处,不得在半途滴漏、抛洒、吹漂,未按规定处理垃圾的,一经发现,每次罚款10元。 gEU4UxvKpX+FcTeWwUl/XMQWljGZt5R+tNGdfiHOVOeLbBCscHYoBub2WCzoW8X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