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机制及路径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作用于人的活动,其本质属性在于传递性。通过教育,可以传递文化,传递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换言之,教育既可以改变人的思维观念,也可以改善人的可行能力。我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普遍存在思维固化、可行能力弱等特点,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与民族贫困人口脱贫对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需求内在契合

“生计”是人谋生的方法,生计能力决定谋生方式,影响生存状态。人们由于不同的生计能力,选择不同的谋生方式,最后导致不同的生存状态,出现贫富差距。20世纪末,一种以“生计”为核心概念,围绕贫困问题展开的新的研究方式诞生,即可持续生计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贫困产生的多维原因,而且能从多个维度提出解决方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生计资产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以及物质资本。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历史、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交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涵盖的5个生计资本的各个方面的拥有情况都较其他地区差,导致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在现实生活生产中各种可行能力弱,且脆弱性极高,在面临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或者家庭变故时,应对能力较弱,从而陷入更深的贫困。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能有效缓解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生计能力低下问题,从而提高其各种可行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

1. 教育能改善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这是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功能

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程度、知识技能、劳动能力、健康状况等方面,人力资本低下或缺失,会导致能力贫困,这是民族地区人口致贫的重要因素。早在1960年,舒尔茨就提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数量或资本的存量,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在于人力资本匮乏。加强教育事业能改善人力资本,有效地增加劳动者的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其后,阿玛蒂亚·森提出“能力贫困理论”,强调能力不足是贫困的真实根源。可见,人力资本在民族地区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整体来看,我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普遍较低。他们掌握的知识较少,尤其是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远远跟不上时代步伐;劳动技能低,表现在在生产关系上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新技术、新发明运用少;生活方式落后,加上较低的医疗水平,健康状况堪忧。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一方面能丰富民族贫困人口的知识积累,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能提高少数民族运用新技术、新发明的能力,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此外,由于知识水平的提高,民族贫困人口的生活方式和对医学的认识会大大改善,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2. 教育能提高民族贫困人口对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使用率

我国少数民族一般生活在地理位置偏远的边际地带,当地自然资本丰富,尤其是水资源、矿产、动植物资源等十分丰富。由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其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单一、程度较低,加上技能水平低、创新能力弱,对自然资本的利用多是基于传统生产模式,导致其对自然资本的利用效率和程度大打折扣。民族地区对教育的投入可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从而拓展自然资本使用的深度和广度。在物质资本方面,随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民族地区物质资本尤其是各类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然而由于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其对各项物质资本的使用远远低于非贫困人口,从而致使两者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加强民族贫困人口教育,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可加大民族贫困人口对物质资本的使用程度和频率,从外部条件上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

3. 教育能扩大民族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包括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社会资本蕴含于社会团体、社会网络之中,个人不能直接占有和运用它,只有成为该网络的成员或建立起网络连带,才能接近与使用该资本。一般而言,民族贫困人口处于较低的社会网络中,可帮助其发展的社会资本较少或者较低。加强对民族贫困人口的教育力度,提高其知识技能,不仅能提升其所处的社会网络层次,还可加强其对社会资本的获取能力。民族贫困人口的金融资本,不仅包括显性的储蓄、工资收入,还包括隐性的贷款或借债。随着民族地区扶贫力度的加大,银行贷款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与非贫困人口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贷款数额有限的情况下,富人对穷人的挤出效应,使得受教育程度高的富人更容易获得贷款机会。提高民族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可以增加其获得贷款的概率,扩大其金融资本。

(二)教育与民族贫困人口脱贫对文化变革的需求内在契合

文化观念体现了劳动者整合自身和各种资源的能动性。美国学者博厄斯认为,每个民族或地区由其特定的发展历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文化之间只存在差异。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存在思想保守,听天由命,自信心差,缺乏效率与个人效能感等传统文化观念。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各种习惯和习俗精准固化,形成路径依赖,无法内生出可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力量;并且,这种贫困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人产生强大的辐射并影响到下一代,导致代际传递。总而言之,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自身构建的“内卷化”,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社会关系和互动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贫困的再生产。

1. 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可以防止一部分人对少数民族的“污名化”

在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及人口的流动,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日益广泛,民族间的差异在自观和他观中逐渐凸显,尤其是文化上的差异十分突出。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可以使各民族之间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辩证地看待文化间的差异,厘清文化差异与文化差距的不同,在深度了解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尊重民族文化。

2. 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可以使少数民族重塑文化自信,并适时变革文化理念

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的推动,更离不开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实践证明,外源式扶贫虽然能在较短时间内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是暂时的。只有从根本上调动少数民族人口的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才能长期有效地保证精准脱贫的实现。少数民族内生动力的激发,首先源于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识。一方面,教育可以激发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其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保证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保持平等地位,不卑不亢;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学习,少数民族能够基于自身文化网络系统适时吸纳先进的文化元素,植入先进的思维观念,提升个人效能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xDpk0pQxgSLiRe5V72+/cnFGlrXs8BNQ4nOJZd8sNLR6hY183VIeIi9pBnpVsM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