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民族地区贫困状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国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贫困县数量也出现历史上的首次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民族地区基本情况

我国民族地区通常指民族八省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民族自治区,以及贵州省、云南省和青海省3个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省份。2017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展速度超过全国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不断缩小。

如表1-1所示,截至2017年年底,民族八省区常住人口达1.9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4.3%。2017年年底,民族八省区城镇化率为49.8%,比2016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但与全国58.5%的城镇化率相比,仍低了8.7个百分点。2017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万亿元,占当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3%,与2016年相比,占全国的比例略微下降了0.4个百分点。

表1-1 民族八省区基本情况及与全国的比较

资料来源:2010—2016年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摘要2018》。

从图1-1可以看出,按可比价格计算,民族八省区2017年经济增长率为7.2%。2011—2017年,民族八省区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民族八省区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全国。2011年,民族八省区经济增速比全国高3.9个百分点,但到2017年仅比全国经济增长速度高0.3个百分点,说明2010年以来,民族八省区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2017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9.8%,比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7.5%的年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

图1-1 民族八省区与全国2011—2017年生产总值指数

资料来源:同表1-1。

注:生产总值指数按照可比价格计算。

2017年,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1.3∶45.5,与2016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略微超过第二产业,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17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7.9∶40.5∶51.6,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比重显著超过第二产业,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上看,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但与全国还有较明显的差距。

如表1-2所示,2017年,民族八省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9.06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4.1%,与2016年相比略微上升了0.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为0.9万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总收入的10%,比2016年略微下降了0.4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09万亿元,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8.4%,与2016年持平。2011—2017年,民族八省区这3项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速均超明显过全国平均增速,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超出全国增速将近5个百分点。

表1-2 民族八省区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同表1-1。

注: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价格指数分别使用民族八省区和全国的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二)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情况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困难群众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2017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减贫率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高峰。

1. 贫困县分布

如表1-3所示,在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位于民族八省区的有232个,占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的39.2%,而位于民族地区的有299个,占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的50.5%。2012年国家公布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中,位于民族八省区的有332个,占总数的48.8%,位于民族地区的有421个,占总数的61.9%。

表1-3 民族地区贫困县分布

注:①上标a表示民族八省区;上标b表示民族地区,包括民族八省区,以及八省区以外其他省份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

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名单来源于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名单。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名单来源于《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13》。

民族地区内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广西和新疆5个省区,合计有209个县市,占民族地区全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70%;而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西藏、青海、新疆、广西6个省区,合计有317个县市,占全部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75%。在民族地区中,除西藏和四省藏区外,云南、贵州、广西、新疆也是贫困县集中的地区。

2. 贫困人口分布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万户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按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测算,截至2017年年底,民族八省区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032万人,2017年全年有379万人脱贫。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总人口的33.9%,比重略高于2016年。

表1-4 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数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情况》。

民族八省区2017年贫困发生率为6.9%,与2016年9.4%的贫困发生率相比,大幅下降了2.5个百分点,同期全国贫困发生率仅下降了1.4个百分点,说明在2017年,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反贫困工作再接再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全国贫困发生率相比,民族地区仍明显偏高。2017年全国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3.1%,民族地区与之相比,还高出3.8个百分点。

表1-5 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 (%)

资料来源:同表1-4。

2017年,民族八省区减贫比例为26.9%,与2016年相比,减贫比例上升了4.8个百分点。如图1-2所示,2011—2017年,民族地区减贫比例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保持同步,2011—2014年,减贫比例不断下降,但2015—2017年减贫比例大幅攀升。这表明,近3年来民族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民族地区从2015年开始,加大了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但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仍未脱贫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位于深度贫困地区,剩下的贫困群众大多属于深度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越来越重。2017年民族八省区减贫率比全国低1.8个百分点,说明民族八省区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图1-2 民族八省区和全国减贫比例

资料来源:同表1-4。

民族八省区内部,到2017年,贫困人口最多的3个省区分别是贵州、云南和广西,这3个省区的贫困人口数占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总数的79.5%。到2017年,民族八省区内部,贫困程度最深的3个省区分别是新疆、贵州和西藏。贫困人口集中和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区将是今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西藏的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从2010年近50%的贫困发生率下降为当前的7.9%,摘掉了贫困率最高的“帽子”。

3. 农村地区人均收入和支出

总体来看,2017年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增长较快,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可支配收入方面,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含牧区,下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6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6年实际增长7.7%。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10.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从表1-6中可以明显地看出,2010—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2010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2%,到2017年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1%,相对差距缩小了6.1个百分点。

表1-6 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2018》。

注:①2010—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为人均纯收入。②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价格指数为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支出方面,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899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6年实际增长8.0%。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速为11.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总体上看,2010—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呈现缓慢缩小态势,到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绝对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9%。 m1hYWv0FDptHzKk0q3omqKvpNfpEEDfNQZck+Po2doHyZ7tJnhvoEGYYp3Q6Zh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