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寝疾
,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
。曾元、曾申坐于足
。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
!大夫之箦与
?”子春曰:“止
!”曾子闻之,瞿然
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
。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
!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
,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
,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礼记·檀弓上》)
说明
曾子轻禄重身,不苟且,不含糊,于生命弥留之际,显现为人之纯正与高贵。儒家思想中,“正”之义大矣。此则小品叙事作几次转折,文思之细,令人惊叹。
集评
林云铭曰:篇中摹写处,无不曲肖神情,自是千古奇笔。
——《古文析义》
余诚曰:易箦以得正,小中见大,一生德行,于此完全无憾。而行文之妙,则针线细密,神情宛肖,简老之中,姿态横生。
——《重评古文释义新编》
齐大饥。黔敖
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
!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礼记·檀弓下》)
说明
始则“贸贸然来”,终则“扬其目而视之”,仅写眼神,寥寥数笔,耿介之士跃然纸上,千载如生。曾子语亦是儒家中庸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