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哪种互联网商业模式,都是以流量作为基础的。基于流量的需求,引入各类在线供给,形成交易,获取收益,这是普遍的逻辑。
但早早期项目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两头抓流量”。这样会导致创业者在商业逻辑中摇摆,两头都无法聚焦,商业模式越来越散,最后,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失去竞争力。
例如,做B2C商业模式的,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流量池究竟是B还是C。如果流量池是B,就应该基于B类流量的需求,引入匹配的C类用户;反之,如果流量池是C,就应该基于C类流量的需求,引入匹配的B类商户。前者典型的是阿里巴巴,他们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显然,他们在早期最关注的流量池是B类商户,只要有B类商户在,C类用户一定跟着过来;后者典型的是小红书,其通过社交形成了大量的C类流量池,只要C类用户在交互,一定有需求产生,自然可以精准引入B类商户。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商业模式在早早期主张既关注B端又关注C端,就可能无法形成赛道的聚焦。因为,两端必然都有自己对于另一端的要求,自然引入平台的两端不可能无缝匹配,创业者必然为了满足现有的B端商户去引入匹配的C端用户,反之,也会为了满足现有的C端用户去引入匹配的B端商户。这样一来,两头越长越大,相应的导流成本越来越高,运营难度更是越来越大,留存数据难看到吓人,又进一步增加了导流成本。最后,不赚钱的商业模式变成了大杂烩,毫无竞争力可言。即使用钱把体量烧到庞大,稍微一个精准聚焦的商业模式就可以从大杂烩里撕扯走一块蛋糕。
早年看到的一个垂直电商项目,在B端用加盟与直营之间的模式拓客(这个模式很巧妙,实际上是一种金融玩法),大量拓展商户,在C端则希望通过打造垂直社交平台来拓展用户。你想想,这种玩法不是要把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小红书、蘑菇街杂交到一起吗?如果真有这种可能,马云还不通吃天下?马化腾还不跳起来?结果,那个垂直电商项目最终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最后还得乖乖地回去经营B端流量池,这是他们的基因。现实是,不可能让鱼长出翅膀,也不可能让鸟长出鱼鳃,两者基因不同,无法杂交。
无数例子可以证明企业的“既要,又要”纯属妄念。典型的一个现象就是,互联网创业者把野心体现在移动端的App上。一个App无数的次级界面、无数的按钮,比PC端的应用还复杂烦琐,体验糟糕,跳出率极高。另外,大量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建立流量池的运营部门,导入的流量自动流失甚至加速流失,最后又只能用高价导流,将过去的工作再做一次。
其实,确定流量池的另一层含义是让创业者们认识到自己能力、资源、时间的限制,意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将有限的林林总总投入到聚焦的赛道,力图打穿打透!对于流量池的选择,决定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因。
反过来说,如果资本碰到一个口若悬河的创业者,描述了一个大到不能再大的蛋糕,认为自己这也可以做,那也可以做,供给侧是优势,需求侧也是优势,B端是优势,C端也是优势,那多半就可以笑笑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