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篇

衡量互联网商业模式

如何衡量一门生意的价值,可能是互联网商业世界里最有意思的话题之一。在工业经济时代,商业模式相对简单,通过市盈率(P/E)、市净率(P/B)、现金流贴现(DCF)等简单的方式即可衡量出企业相对公允的估值。但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变成了万花筒,传统估值方法不再有效,企业真正的价值似乎只能雾里看花。

于是,每个企业家都变成了“故事大王”,甚至好多互联网创业者反复主张“市梦率”,也导致了无数“追风口”的投资机构踩进了无数的坑里。

一个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上市(IPO)之前,就好比一个花轿里的新娘,很难被人一窥真容。于是,我们只有通过有限的线索去推算她的魅力值。这不是瞎猜,当然需要逻辑。一个互联网商业模式也是从0到1长出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估值一日千里再正常不过。所以这种估值逻辑也一定不是固定的,而是依据项目的发展阶段而不同。这有点像是在开一个“动态密码锁”,每个时间使用的密码都是不同的。金融的逻辑告诉我们,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正因为早期创业风险如此之大,这里才会成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流连忘返的战场。

真正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掌握了那套“动态密码”,他们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暗号”(关注点),创业者基于这些“暗号”创造了项目的真正价值,而投资者感受到这些“暗号”,给出了认可的估值。双方因为这些共同的“暗号”走到了一起,成就了彼此。

在接下来的“上篇”中,我们对于每个阶段的商业模式都给出了评估方法:

·在种子期或天使期,一要看创业者设想的流量池故事是否成立,二要看驾驭故事的创始人是否合格。

·在商业模式跑出基本原型,拉出增长趋势时,需要甄别这种增长的真实性。

·当商业模式开始构建时,要依次评估流量资产(需求)、生态资产(供给)和转化能力(撮合能力)。

·当商业模式搭建完成,需要分析其财务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的效能数据。 9T2QVhavHKABHpCQqlaxOQ82XHKxsxS9vTqkuM/1fgvKGIAOB6i65x6F0OhEZw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