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剔除有污染的增长

假如我们筛选出了北极星指标并建立了增长公式,至少可以确保的是,我们衡量到的增长是有效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却不得不警惕另一类陷阱——换取增长的代价太大,导致了增长不可能持续。这时我需要引入“增长效能”(growth efficiency)概念,即企业在增长上的“投产比”。我的假设是,这种投产比必须是逐步提升的,即小投入带来大回报,否则就不是“增长黑客”达成的效果,而有可能是资源投入引发的“海市蜃楼”。

这里,我给出常见的几种“有污染的增长”。

第一种是用销售费用堆出来的增长。 增长效能指标的计算逻辑是:

销售费用投产比=北极星指标增长/销售费用

这里投入部分的销售费用是广义的,也包括产品降价的变相补贴(有的会计处理会体现在营收和成本而非销售费用上)。当销售费用投产比出现负增长时,意味着企业每投入1元销售费用产生的增长越来越少,这是典型的“买(流)量模式”。这里,我倒不是说企业不应该“买量”,在最初产品几乎无人知晓时,“买量”是一种“热启动”的办法,尽管这种办法并不是“增长黑客”所欣赏的。但如果产品提供的体验场景足够优秀,买量的效果至少不会出现衰减。当然,有的企业可能会将这种衰减“甩锅”到流量成本上涨上。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得更加精细一点,考虑流量价格上涨的影响,将公式的分母部分修正为“真实销售费用”,而得到销售费用投产比的修正值。

第二种是用人头数堆出来的增长。 增长效能指标的计算逻辑是:

人均创造增长=北极星指标增长/增长团队人数

这里的人数是剔除了企业公摊人员(与增长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人员)后的增长团队人员数量。当人均创造增长出现负增长时,意味着企业每个人带来的增长越来越少,这是典型的“人海战术”,尤其会出现在某些通过地面拓展来实现增长的商业模式中。通过地面拓展也可以形成“增长黑客”效果,但问题是,如果产品提供的体验场景足够优秀,在学习效应(初期摸索学习之后的成果猛增)、规模经济(初期投入之后的成果猛增)等机制下,人均创造的增长至少不会出现衰减。

第三种是用资产堆出来的增长。 增长效能指标的计算逻辑是:

投入资本投产比=北极星指标增长/投入资本

这个指标实际上是把财务中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中的产出替换成了北极星指标增长。这种效能增长指标专门用于衡量那种依靠硬件扩张的互联网项目,其扩张过程依靠资本投入形成资产(而非仅仅是大量发生销售费用)。例如,摩拜、ofo这类项目就是典型。这类项目大可以主张自己的注册用户数、日活、GMV等指标,但庞大的固定资产锁死了资金,带来了巨额的当期折旧,可能形成亏损的“巨坑”,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其北极星指标应该是“订单数”之类“盈利相关”的指标,此外,更应该关注其“每车使用率”。事实上,将“每车使用率”中的“车”变成“钱”,就是投入资本投产比。抛开那些炫目的指标,如果投资者和创业者们关注到这个本质,又怎么会陷入那种疯狂?

第四种是流量流失严重的增长。 这里需要关注的是流量(用户或商户)的留存率,大量的企业在庞大“新增率”背后是逐步上升的“流失率”,但前者的欣欣向荣掩盖了后者的风雨飘摇。增长的形成可能有多种原因,如买量、堆人头、堆固定资产等,但流失却只有可能是一个原因,使用者体验感的不足。仅仅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也应该想到这种增长的危险性。道理很简单,单位流量成本在上升,还用发展新流量来支撑增长而不管“跑冒滴漏”,相当于不断把原来便宜的流量换掉买贵的,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第五种是行业大势引发的增长。 这是最不容易注意到的一种增长污染。国内互联网已经多次出现一个行业涌入大量竞争者的局面,千团局、千播局、千车局……都是一阵风。在所有入围者共同的发力教育下,的确将消费者原有的线下消费习惯转移到了线上,几乎形成了一片商业的处女地。所以,此时所有的入围者都会有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是企业自己的本事,而是行业的“势”。但大量的创业者并未意识到这点,把“势”当作“本事”,把行业的“风口”当作自己的“翅膀”。此时一定不能仅仅观察“增长总量”,而要观察“超额增长”。说直白点,高于行业一般水平,才是自己的本事。 168Vlx3vrLFWiMsJBTgVhaXIUezqfbPSpyzSYVmUswVtH8QfIiG9fYvx4B+N9F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