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互联网时代”,新一代“数字原住民”儿童和青少年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生长环境当中:信息唾手可得、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被“数字化”、人际连接方式似乎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接触似乎越来越少。经济发展让校园和生活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但是孩子们成长的空间中“人情和时间”似乎更加稀缺。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少的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互动——环境的巨变要求我们同样迅速地 变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创建与品格培育相关的必要环境,尤其是同伴之间面对面互动合作的人际体验,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优秀品质与社会责任的培育。这是我们编写本书的最大初衷。
为了达到这种在同伴合作体验中建立品格的目标,我们以中国心理学界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军人物、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学术和实践带头人樊富珉老师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为核心指引,在四川省北川县教育局和各个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配合下,结合了国内外心理学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品格培育和同侪成长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综合编纂了这本《品格与责任:儿童和青少年学校团体辅导教师实践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希望这本书能给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教师们一个参照和出发点,帮助老师们探索出最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班级特点的规律性团体辅导方法, 从而让团体心理辅导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真实、连续、有的放矢的密集人际体验过程 。
为了丰富本书的内容,我们不仅引入了方兴未艾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同时也引入了后现代心理学的合作对话视角、整合心理学的身心一体全面发展视角、社会心理学的人际体验和关系视角、认知心理学的神经可塑性和训练视角。因而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对学生的三观有针对性地进行塑造,并且强调成年人以身作则的楷模示范作用。在大是大非和三观上出现的放任自流、相对主义,或者虚无主义——主动出击,养吾浩然之正气。
2.充分理解当代社会环境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性,在团体辅导过程中以合作对话、启发和体验式教学为主,从情绪情感的体验入手,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自发形成自己的成长体验和结论。不使用传统的灌输和认知记忆的通道进行教育。
3.充分理解社会和谐稳定和个人幸福提升的最核心要素——人际模式和体验。强调要为儿童和青少年创造持续的人际体验、凝聚力、归属感,让他们对人性和人际互动体验形成积极的假设,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成长,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生活。防止他们沉浸于虚拟或者自我的世界中,与社会生活割裂。
4.充分利用当今神经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像训练肌肉一样训练我们的神经系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塑造大脑,创造亲社会、负责任的社会主人翁意识。用一种体验去替换覆盖另一种体验,防止下一代迷失在“虚拟数字的丛林中”,让自己的大脑“只有数字接口”。
总之,本《手册》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广大教师和辅导人员能够有更多的工具为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中创造积极的人际体验、塑造积极的个人品质,并且帮助他们建立亲社会和负责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几乎一切都可以用电子设备来进行的“后互联网”时代,有针对性、有目的且科学地为孩子们创造一片“鲜活的人性体验空间”。